傳統節日,清明節的由來及習俗你知道嗎?

清明節的由來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又變成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傷身,所以大家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盪鞦韆———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被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蹴鞠———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製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植樹———清明前後,種植樹苗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稱為“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後來規定,每年3月12日為我國的植樹節。放風箏———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光明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