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我想起天堂的妈妈

清明节,我想起天堂的妈妈

文——王继平

清明节,我想起天堂的妈妈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快到了,我不由得想起在另一个世界的妈妈。

清明节,我想起天堂的妈妈


十三年前的阴历十月初八,妈妈她走了,是可恨的病魔夺走了她的生命。

我们的家没了,我们的天塌了。

我们大声哭泣,哀痛地呼唤着“妈妈”。

哭的最伤心的还有我的“大(父亲)”,他不是担心从此没有人给他做饭,他哭着说,“你们的妈呀,她一辈子吃的苦比谁都多,受的累比谁都大!”

大的话说得对,我们深深记得,没有妈,我们怎能长大?

清明节,我想起天堂的妈妈


记得在那艰难的岁月里,妈妈她白天下地,晚上纺纱。

为了贴补家用,她不停地劳作,常常累得腰疼腿酸,几乎快要倒下。

春天,家里没有粮食了,她去地里挖野菜,摘洋槐花回家蒸菜疙瘩。

夏季,生产队的麦子刚收割后,她带领我们兄弟几个拿起铁丝耙,从东沟到西洼,在地里捡麦穗、耧麦茬,直到我们家门前堆起了高高的麦茬集垜,开心的微笑才挂上她的脸颊。

清明节,我想起天堂的妈妈


秋天,当红灯笼般的柿子从绿叶中钻出,金黄色的谷穗在微风中摇曳,当白白的萝卜带着绿莹莹的叶子收回到院子,削柿饼、晒谷子、腌咸菜,最忙碌的又是妈妈。

冬天,在茫茫白雪、刺骨的寒风中,妈妈背着一个沉重的手工打袜子机出门了,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涯。

清明节,我想起天堂的妈妈


每逢赶集上会去采购日用品,妈妈总是带一瓶开水和几个自家做的馍,从不去饭馆里,一分钱也舍不得花。

我们家孩子多花销大,妈妈从来都是精打细算,大孩子的衣服换下来后缝缝补补又给小的穿。每次做饭,她总是最后才端起饭碗,有时候锅里就只剩下一层薄薄的锅巴。

妈妈曾是生产大队的妇女主任,她勤劳勇敢、大公无私,先人后己为大家,人人都赞不绝口地把她夸!

妈妈离开我们已经十三年了,她的音容笑貌时常在我的眼前闪现,她的谆谆教导在我在心里牢牢记下。

离别的太久了,我很想念妈。

清明节,我想起天堂的妈妈


在梦里我梦见她站在春风斜柳下,微笑着亲切地叫我“娃”,我幸福地唤她一声“妈”。

四月清明点蜡烛,坟前烧纸祭奠妈。

但愿在天堂里她生活的愉快,但愿那里没有SARS,没有新冠肺炎。如果有来世,我恳求您还来当我的妈!

作者简介:王继平,男,1954年生。陕西礼泉县建陵西北村人。吉林大学外语系日专77届毕业生。西安中电集团39所退休职工,现在深圳做日语翻译工作。业余爱好写作、照相、旅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