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兒故事》:雖然“我們”已沒有了家,但卻到處都是家

帕姆·傑諾芙兼作家、律師、法學教授於一身,有三個女兒,與丈夫現定居於美國費城。她所著的《指揮官的女兒》,獲鵝毛筆大獎提名,成為國際暢銷小說。《孤兒故事》一經出版,便被《出版者週刊》、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圖書館雜誌》《環球郵報》等多家媒體競相報道,翻譯成十多種語言,流行歐美。

關於本書:

大屠殺紀念館檔案中,傑諾芙被兩個感人的事實觸動。作為母親,她對遺棄的嬰兒心痛不已;作為妻子,她對德國士兵反抗命令,只為保護自己的猶太妻子,感動不已。傑諾芙將這兩件事改寫成虛幻小說《孤兒故事》。

核心內容:

戰爭在我們印象中有殘忍的鮮血和死亡。流離失所,失去家人的人們,在戰爭裡成了一個個孤兒。在這本書中,你會深刻地感受到,雖然仇恨的偏見是結束幸福的鍘刀,但是珍貴的友誼卻是重新打開人們斑駁心靈大門的鑰匙。透過友誼溫暖的陽光,孤兒們彼此信賴,相依為命。在缺失的親情中,他們為自己重新建立起了一個溫暖的“家”。


《孤兒故事》:雖然“我們”已沒有了家,但卻到處都是家


正文

前言:

你好,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書是帕姆·傑諾芙的《孤兒故事》。全書約13萬字,我將為你解讀:三位孤兒在戰爭中艱難生存。他們用珍貴的友誼,建起“愛”的堡壘,打破了“孤兒”這個魔咒。

歷史的長河中,存在著這樣一個民族。他們在藝術、政治、物理、文學、音樂等領域都有著卓越的成就。畢加索以《阿爾及爾的女人》一幅畫,刷新了世界藝術品拍賣成交價的最高紀錄;馬克思和恩格斯所著的“馬克思主義”一直作為我國前行的“指南針”;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成為宇宙航行和天文學的重要參考標準;卡夫卡開創了現代派文學,是表現主義文學的先行者;門德爾松被稱為“莫扎特之後最完美的曲式大師”。

這些給我們留下巨大影響和財富的人們,卻曾一度慘遭滅絕。只因為他們身上都流著猶太民族的血。

二戰時期,猶太人一聽到飛機或敲門聲,便會迅速尋找密室躲起來。原來,當時德國納粹黨不允許自己高貴的血統,被猶太人低賤的血統浸染,於是開始血洗猶太種族。

這段伴隨著鐵鏽味的血淋淋的歷史,被記載於各種紀實或虛構的文學中,如《安妮日記》《辛德勒的名單》《索菲的抉擇》等。


《孤兒故事》:雖然“我們”已沒有了家,但卻到處都是家


第一部分

大屠殺紀念館的檔案中,記載了兩個感人的故事。

第一個是關於“不知名的孩子”的悲慘記錄。滿滿一車廂的嬰兒,都是從父母身邊被奪走運往集中營的。集中營是黑暗和死亡的代名詞。他們剛出生就要直面死亡,我們卻連他們的名字都無從得知。

第二個是關於德國馬戲團。奧爾索夫馬戲團冒著生命危險收留了同行馬戲家族艾琳·丹納。她的父親是德國士兵,為了不與猶太人的妻子分開,和家人一起走上逃亡的路。最後,艾琳·丹納和馬戲團的“小丑”有了穩定的家庭。

兩段令人寒冷而又溫暖的真實記載,深深地觸動了同時擁有妻子和母親身份的帕姆·傑諾芙。

那麼大屠殺的檔案為什麼會被帕姆·傑諾芙看到呢?原來,傑諾芙因國務院派她到波蘭擔任外交官的工作關係,曾花了數十年的時間,研究探尋二戰和大屠殺的相關資料,還處理過很多戰爭遺留下來的問題。

根據以上兩個原因,它們一個賦予作家身份的傑諾芙靈感,一個給予她素材積累。《孤兒故事》便這樣在她的手中誕生了。這本書被譽為“述說黑暗環境中友誼的拯救與救贖,譜寫納粹陰影下絢麗動人的女性之歌。”它還被稱為“圖書界的奧斯卡”。

《孤兒故事》為鵝毛筆大獎提名作家帕姆·傑諾芙的巔峰之作,在“好讀網”上收到40000+的好評。它佔據亞馬遜網中,美國猶太小說第4名的“佳座”,成為《紐約時報》裡的暢銷書。

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戲團中的‘辛德勒名單’”。書中馬戲團團主,像《辛德勒名單》的廠長,保護其手下1000多名猶太人那樣,庇護著戰爭中不幸的人們。這本書不像《安妮日記》《辛德勒的名單》《索菲的抉擇》那樣,描寫大量納粹對猶太人的壓迫,而是將大量筆墨用於戰爭下兩個小女孩的姐妹情深。

《孤兒故事》不是傳記、紀實文體,也不是寫馬戲團明星的八卦雜誌,而是一本虛構的小說。這本小說以兩位女主人公的雙視角向讀者展開敘述。“雙視角”是一章節以 “諾亞”,另一章以“阿斯特麗德”為主人公描寫,在章節中相互交替。我們可以根據一個主人公的劇情,跳章節閱讀,也可以根據相同的劇情,瞭解不同主人公的心理。這兩種閱讀方式,都不會阻礙我們閱讀的效果。

傑諾芙曾開玩笑說,《孤兒故事》是傷了她的書。為了書中描寫馬戲團的表演,她研究馬戲團和高空雜技花費了很多時間;為了深刻描寫滿滿一車的孩子,她不得不想象自己的孩子在那火車上,承受著極大的痛苦。

下面,我們將走進《孤兒故事》,為大家從兩個主題來講述殘忍戰爭帶來的孤兒。他們築造的“友誼”堡壘,打破了“孤兒”這個魔咒。第一個主題,是一種戰爭;第二個主題,是兩種友情。


《孤兒故事》:雖然“我們”已沒有了家,但卻到處都是家


第二部分

首先,我們來講述第一個主題:一種戰爭。

帶來死亡、疾病、傷痛的戰爭,被一個詞形容得恰如其分。這個詞便是“殘忍”。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發動或者是什麼形式的戰爭,當被冠名為“戰爭 ”二字,我們便彷彿看見了流血和犧牲。

二戰,德國士兵到處肆掠,無情殺害猶太民族,侵佔荷蘭海岸。戰爭打響的炮火,不僅開起了廝殺,還滋生了偏見與仇恨。

諾亞是荷蘭鄉村農夫家的寶貝女兒。她沒有經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便與一個德國士兵相愛,還有了一個孩子。荷蘭忠實粉絲父親得知女兒懷了敵人的孩子,二話不說立刻把女兒趕出了家門。

諾亞擁有純正的雅利安高貴血統。“雅利安人後裔”,這個讓別人尊敬的身份,讓諾亞的孩子藉機參與了“生命之泉計劃”。諾亞的孩子出生後,不純正的血統令他失去了保護計劃的資格,同時,諾亞也失去了擁有自己孩子的權利。

戰爭,讓本可以相親相愛的人們有了仇恨、敵對和偏見。明明有著溫馨家庭的諾亞,只因愛的是敵人,便永遠和父親劃清了界限。一個孩子的未來是否享有幸福的生活,決定於身體裡是否流著高貴的血液。現在來看的確很殘忍,但對於當時來說,可能是最為公平的事情。

諾亞的孩子到底去了哪裡?是在幸福溫馨的家庭?還是在去往集中營的車廂?因為正是在開往集中營的車廂裡,諾亞遇見了書中的第二個孤兒西奧。

書中有一句話這樣描寫道“車廂裡有很多嬰兒,小小的身體多的數不清楚,躺在鋪著乾草的地板上,一個緊挨著一個,一個緊壓著一個。他們大多數都一動不動。”諾亞不知道他們是死了還是睡著了,隱隱約約聽到了西奧有氣無力的哭聲。沒有人,甚至連作者都不知道他的父母是誰。只知道這輛車,現在正開往集中營。

集中營有很多種,有“勞動營、中途營、戰俘營、‘康復’營、人質營、滅絕營”。它們大都限制著人們的自由,或強迫人們勞動。戰爭中逃難的人們在集中營裡常常被拘留和隔離,受到不公平的虐待,生活條件也極為苛刻。我們這裡講的集中營是死亡之稱的“滅絕營”,是納粹德國對猶太種族滅絕式的屠殺。

諾亞在“虎口”中救下了西奧。因為西奧,兩人共同踏上了逃亡的路,也因此遇上書中的第三個孤兒阿斯特麗德。

阿斯特麗德遇到諾拉之前,叫英格麗德。她家出色的馬戲團在德國是眾人皆知,她自己更是馬戲團中優秀的高空雜技演員。憑藉靚麗的顏值和高超的技能,她獲得德國軍官埃裡克的青睞,並娶作妻子。新婚沒多久,突然一張離婚協議書,打碎了阿斯特麗德的幸福生活。只因為她擁有猶太人的身份,所以就要解除婚約。回家後的阿斯特麗德發現她的父母都消失了,連之前住的房子也被德國軍官霸佔。後來,阿斯特麗德被馬戲團收留,改了名字。

只因為“猶太人”的身份,阿斯特麗德就要離開自己的丈夫,甚至無法擁有自己的雙親,連那個記錄她無數幸福回憶的房子,也被德國軍官奪走。

那麼,為什麼“猶太人”的身份在當時的德國會慘遭欺凌呢?

在這裡,我們介紹一下當時的時代背景。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納粹德國作為其中一個法西斯國和反法西斯的“正義聯盟”,開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納粹黨的社會成員十分複雜,幾乎包含了德國的所有階層。納粹黨首領希特勒時常發表“種族優劣論、個人獨裁論和生存空間論”,喚起德國人們的領土意識,及對猶太人的仇恨。

《納粹黨章》第四條記錄,“只有德意志同胞,才能取得德意志公民的資格;凡屬德意志民族血統,不管其職業如何,方能為德意志國民。因此猶太人不能為德意志國民。”

猶太人毫無理由地便成了納粹黨驅趕的對象,只因為他們在德國人們眼中身份卑微,和被仇恨的意識化。

最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7000萬人的生命,其中有600多萬屍橫遍野的猶太人,用1.3億人的受傷換來了科學、航空技術及各能量領域的發展與進步。

在殘忍的戰爭中,不僅有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還有點亮人們內心光亮的友誼。它,更是讓身為猶太人的阿斯特麗德看到了“曙光”。


《孤兒故事》:雖然“我們”已沒有了家,但卻到處都是家


第三部分

接下來,我們來講第二個主題,兩種友情。

“友情”,是美好的。可我們卻總看到它的無奈和失望。從小玩到大的朋友,有一天卻要面對彼此絕交的場面。認為永遠不分開的好朋友,彼此的背影卻在時間的隧道中拉得越來越遠。這,便是我們接著要講的第一種友情:經得起考驗的友誼。

諾亞在死神手裡搶走了西奧,馬戲團也從地獄中拉回了諾亞。不隨便相信任何人的阿斯特麗德,極為小心新加入進來的諾亞。

諾亞和阿斯特麗德一起表演空中秋千,發現德國軍官一直盯著阿斯特麗德。事後,她勸阿斯特麗德停止表演。阿斯特麗德不聽,固執地繼續表演。表演是她在馬戲團唯一活著的意義,她不能放棄。無奈,諾亞去向團長打了小報告。阿斯特麗德被團長禁止表演,還知道是諾亞告的密。她雖然衝諾亞發火,卻沒有真正怪她,依然守護著對方的秘密。

德國士兵在馬戲團逮捕可疑觀眾時,諾亞用自己的生命安全轉移了他們的注意力。被逮捕的人們,趁機逃跑。阿斯特麗德深深佩服諾亞,對她充滿了擔憂和關切。諾亞主動為之前的出賣道歉,對她說:“對不起,我從沒想過要傷害你”。

為了最好朋友的生命安全考慮,諾亞揹負被出賣的罪名,承受來自最好朋友的指責,仍選擇將秘密告訴團長。阿斯特麗德知道諾亞的用心,可失去自己最喜歡做的事情,難免生諾亞的氣。可當阿斯特麗德得知諾亞的生命也受到威脅時,她便忘掉了所有的不愉快,剩下的是滿眼的擔心。

這,便是朋友。朋友,是氣你,怪你,怨你,最後還是舍不下你,關心你,擔心你,照顧你,想念你,無條件支持你。

其實阿斯特麗一直相信並守護諾亞。每次諾亞和鎮長兒子盧克偷偷約會,阿斯特麗德都守護在諾亞身邊謹慎觀察。與其說她在觀察諾亞,不如說她在觀察諾亞身邊出現的可疑人物。她清楚知道盧克所屬敵方陣營,卻不直接出面阻止他們約會,也沒有暗中破壞,只是在角落守護著她的安全。儘管阿斯特麗德擔心諾亞的戀愛給她帶來傷害,卻仍默默支持。

這份經得起考驗的友誼,是她們對彼此真誠的信任,是她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愛著對方,設身處地的為對方著想。

下面要講的第二種友情:像親情一樣的友情。

阿斯特麗德有張車票,可以逃離馬戲團,可以不用再過擔驚受怕的日子了。可她卻想把這張票讓給諾亞和西奧。諾亞不接受,這個幸福的機會是屬於阿斯特麗德。諾亞想和男朋友盧克一起離開,找尋她的幸福。她們一直爭執不下,諾亞決定去找盧克,可一直沒等到盧克的出現。

她們都想把逃生的機會留給對方,想讓對方擁有自己所奢望的幸福。這樣的友情,像一個家。它,是否讓我們想到了願意無條件付出的父母?

諾亞只好回到馬戲團繼續演出,卻遇到二戰飛機的狂轟亂炸。馬戲團崩塌、著火。一根柱子倒在諾亞身上,壓碎了她的腿和脊背。阿斯特麗德一直陪在諾亞的身邊,不肯離開。諾亞催促阿斯特麗德帶著票和西奧離開,去一個沒有人追捕的地方。阿斯特麗德這才依依不捨地離開。此刻,她們彼此更像是家人,不離不棄,把危險留給自己,把安全留給對方。

現在,阿斯特麗德已經九十多歲了,二戰也已經遠去,她不必再過著躲藏的日子了。她有了幸福的家庭,她的孩子和西奧是好兄妹,同是醫生,聲名顯著,各有溫馨的家庭。他們都很孝順她。

阿斯特麗德看著馬戲團的展覽上她的“家人”,愛人彼得,“妹妹”諾亞,“父親”團長。這些死去的人,像重新擁有了鮮活的生命,正從畫中走向她。藝術,會被愛它和懂它的人看到它真正的價值。比如孩子的畫。陌生人眼中是沒有意義的塗鴉,父母卻會在孩子的畫中看到他們的嚮往,他們所愛的家人。這幅畫對他們來說便是富有意義的藝術。此時的馬戲團展覽對阿斯特麗德來說,就是這樣的藝術。

彼此懂得,愛護、尊重,是最好的“一家人”。 阿斯特麗德、諾亞、西奧,因為戰爭,成了孤兒,可因為彼此的友誼成了家人。他們互相關心、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為了對方努力活著。他們再也不是孤兒,不再孤零零一個人。


《孤兒故事》:雖然“我們”已沒有了家,但卻到處都是家


總結:

帕姆·傑諾芙以“二戰”為背景,阿斯特麗德的幸福生活作結尾。我們似乎看到了作者對戰爭的痛恨,希望每個人都能擁有幸福的家庭。每個孤兒或是每個孩子都能被人疼愛,而不是在冰冷的車廂裡,等待死亡。這或許是作者寫這本書的初衷,及她作為一個母親的心願。

“一家人”,不只是形容存在血緣關係的至親,也可以是毫不相干的陌生人。殘忍的戰爭中,美好誠摯的感情是傷痛人們的最好良藥,也是他們在痛苦下活著的最大理由。

下面總結一下這一講的知識要點:

1.帕姆·傑諾芙通過大屠殺紀念館檔案,虛構了《孤兒故事》,讓我們看到戰爭的殘忍。它讓人們彼此疏離,產生無數的孤兒,衍生各種殘酷手段,及死亡之稱的“集中營”。

2.《孤兒故事》中,諾亞和阿斯特麗德在衝突,矛盾中,依然能堅定地相信彼此,替對方擔心、著想,是經得起考驗的友誼。

3. 《孤兒故事》中,諾亞和阿斯特麗德都願意為對方犧牲自己的生命。她們的友情,早已將她們融合為不可分開的一家人。

4.戰爭雖然殘忍,但人們擁有經得起考驗,像親情的友情。美好的感情,讓人們在冰冷中感到溫暖,在黑暗中看到曙光。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聽完此書,你有什麼感想呢?歡迎你在頁面下方留言,分享聽書的感受,或者提出你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