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話而又能幹的林沖為什麼出局?


聽話而又能幹的林沖為什麼出局?


林沖在民間的知名度很高。和電視劇裡的帥哥不同,小說裡的林沖“豹頭環眼,燕頷虎鬚”,三十四五年紀,形象大概和張飛差不多吧。說起來,林沖是一名優秀的體制內工作人員。他為什麼出局呢?

體制內的基本要求是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什麼是德?其實就是要聽話;什麼是才,其實就是能幹活。既聽話又能幹活,就是德才兼備;但在聽話和能幹活之間,聽話比能幹活往往更重要,這就叫以德為先

用這個標準,林沖實在是非常優秀的。

能幹活不用說了,三十出頭,八十萬禁軍教頭,這個業務能力,誰比得了?

聽話呢?大家可能不大注意,其實林沖特別聽話,特別尊重領導,不僅尊重領導,領導的家屬、身邊人、其他有權有勢的人,也一概尊重。頂頭上司高太尉的乾兒子高衙內幾次三番調戲林沖的老婆,我們看林沖是怎麼處理的。

第一次,高衙內光天化日下對林娘子拉拉扯扯:

林沖趕到跟前……喝道:“調戲良人妻子,當得何罪?”恰待下拳打時,認的是本管高太尉螟蛉之子高衙內……先自手軟了。

哈哈,老婆被別人騷擾,林沖一看騷擾者是自己的上司的兒子就一聲也沒敢吭,還向趕來抱打不平的魯智深解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沖不合吃著他的請受,權且讓他這一次。”怎麼樣,組織紀律性夠強了吧?

第二次,高衙內和陸虞侯把林娘子騙到一個小樓裡,要動手強姦,侍女趕回來報信。

林沖見說,吃了一驚,也不顧女使錦兒,三步做一步跑到陸虞候家,搶到胡梯上,卻關著樓門,……林沖立在胡梯上叫道:“大嫂開門。”那婦人聽的是丈夫聲音,只顧來開門,高衙內吃了一驚,斡開了樓窗,跳牆走了。林沖上的樓上,尋不見高衙內,問娘子道:“不曾被這廝點汙了?”娘子道:“不曾。”

正常男人應該如何反應?看看那個“三寸丁谷樹皮”武大郎吧,得知西門慶勾搭潘金蓮的事後,是一腳踢開房門要打西門慶。而林教頭只是在門口喊一聲,讓高衙內有從容的時間和條件離開現場,避免雙方尷尬。同時又很關心林娘子有沒有被姦汙。如果第一次林沖的表現還情有可原的話,這次次就很齷齪了。

說實話,我覺得,堂堂豹子頭林沖在強權面前,比武大郎猥瑣多了。或者說,高衙內沒能成功地憑藉自己的體力優勢玷汙林娘子這個弱女子的身體,卻成功地憑著義父的權力威勢強姦了林沖這個八十萬禁軍教頭的精神。

高衙內的義父,畢竟是當朝太尉,林沖懼怕他,諂媚他,也算合情合理。但在發配滄州的途中,兩個解差,說白了可能就是派出所的兩個協警吧,估計連正式編制都沒有,他們故意用開水把林沖的腳燙了個稀巴爛,但林沖還是一口一個“小人”地自稱,即使兩個解差把他綁在樹上想殺了他,林沖也沒想到反抗,只是流淚、哀求,要不是義薄雲天的魯智深,堂堂豹子頭就命喪兩個解差之手。


聽話而又能幹的林沖為什麼出局?


到了滄州,牢裡的差拔,也就是獄警,指著林沖一頓臭罵:

“我看這賊配軍,滿臉都是餓文,一世也不發跡!打不死,拷不殺的頑囚!你這把賊骨頭,好歹落在我手裡,教你粉骨碎身。”

林沖怎麼表現呢?

林沖那裡敢抬頭應答。等他發作過了,去取五兩銀子,陪著笑臉告道:“差撥哥哥,些小薄禮,休言輕微。”

這哪有一點好漢的影子嗎?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啊。

聽話而又能幹的林沖為什麼出局?


林沖這麼猥瑣,這麼窩囊,是不是就是個樹葉掉下來怕打破頭的膽小鬼呢?不是的,和林沖很熟悉的店夥計李小二就說過,林沖“等閒就要殺人放火”,不是什麼善茬。當對方是沒權沒勢的人,或者真正把他逼到無路可走時,或者有後臺支持時,林沖爆發起來,威力非常強大,本領端的不凡。

比如當對方無權無勢時。林沖剛上梁山,一把手王倫出難題,要他殺幾個人,作為“投名狀”。這時候的林沖,再也不講究什麼“朝廷的律法”啦:林沖把朴刀捍剪了一下,驀地跳將出來。那漢子見了林沖,叫聲:“阿也!”撇了擔子,轉身便走。林沖趕將去,那裡趕得上,那漢子閃過山坡去了。林沖道:“你看,我命苦麼!來了三日,甫能等得一個人來,又吃他走了。”人家好好一個挑著擔子的苦力,招誰惹誰了,幸好命大跑得快沒有喪身林沖刀下,林沖還感嘆自己“命苦”沒能成果殺了他。我們在替這個無辜路人慶幸時,是不是也為林沖的是非不分出一身冷汗呢。

比如真被逼到無路可走時。陸虞侯安排人燒了草料場,林沖要麼被燒死,要麼要問死罪,於是另一個林沖出現了:挺著花槍,左手拽開廟門,大喝一聲:“潑賊那裡去?”三個人都急要走時,驚得呆了,正走不動。林沖舉手,察的一槍,先撥倒差撥。陸虞候叫聲:“饒命!”嚇的慌了手腳,走不動。那富安走不到十來步,被林沖趕上,後心只一槍,又搠倒了。翻身回來,陸虞候卻才行得三四步,林沖喝聲道:“好賊,你待那裡去!”批胸只一提,丟翻在雪地上,把槍搠在地裡,用腳踏住胸脯,身邊取出那口刀來,……把尖刀向心窩裡只一剜,七竅迸出血來,將心肝提在手裡。回頭看時,差撥正爬將起來要走。林沖按住喝道:“你這廝原來也恁的歹!且吃我一刀。”又早把頭割下來,挑在槍上。怎麼樣,殺起人來很是乾淨利落吧。


聽話而又能幹的林沖為什麼出局?


再比如有後臺支持時。晁蓋等人上了梁山,梁山的權力和勢力結構發生了微妙變化,晁蓋和林沖結成了聯盟,王倫成了少數派,於是有了林沖火併王倫的場面:林沖把桌子只一腳,踢在一邊;搶起身來,衣襟底下掣出一把明晃晃刀來……拿住王倫罵道:“這梁山泊便是你的!你這嫉賢妒能的賊,不殺了,要你何用!你也無大量大才,也做不得山寨之主!”……王倫那時也要尋路走,卻被晁蓋、劉唐兩個攔住。王倫見頭勢不好,口裡叫道:“我的心腹都在那裡?”雖有幾個身邊知心腹的人,本待要來救,見了林沖這般兇猛頭勢,誰敢向前?林沖即時拿住王倫,又罵了一頓,去心窩裡只一刀,察地搠倒在亭上。可憐王倫做了多年寨主,今日死在林沖之手。為什麼這個時候,林沖又不怕王倫這個領導了呢?很簡單,有了晁蓋這個實力比王倫強大的領導了,他需要聽新領導的話了。等宋江上了山,林沖又一次沉默了。


聽話而又能幹的林沖為什麼出局?


那麼問題來了,林沖又聽話,又能幹,就是說德才兼備,怎麼就最後出局了呢?

一是林沖還有點底線。歷史一再證明,歷史還將繼續證明,有底線的,肯定搞不過沒有底線的。講義氣的項羽搞不過耍流氓的劉邦,對兄弟掏心掏腹的晁蓋搞不過拿兄弟的血染紅頂子的宋江。高太尉是什麼人,當今聖上的紅人啊。這是多少人想抱大腿都抱不上的。現在高衙內看上林娘子了,如果林沖真的沒有底線,應該立刻把林娘子洗白白搽香香送進衙內府啊,這樣林沖不就搭上多少人夢寐以求的高太尉這條“天線”了,不也就前途一片光明瞭?大宋又沒有“八項規定”,到時想泡多少妞泡不到?或者說,即使高衙內沒有偶遇林娘子,林沖也應該主動打聽衙內的喜好,把娘子梳洗打扮送上門去才對。林沖倒好,不僅不能想領導之所想,甚至人家衙內三番五次找上門了,就是不開竅,那領導不收拾你收拾誰啊?


聽話而又能幹的林沖為什麼出局?


二是林沖沒有進圈子。圈子這個東西很有意思,看不見摸不到,但身在其中的人都能感覺到。能不能進圈子,和你是不是能幹,甚至是不是聽話不一定有必然關係。陸虞侯明顯就是高太尉圈子裡的人,陸虞侯有林沖能幹嗎?有林沖聽話嗎?都不一定,但對於一個圈子來說,不一定要能幹的,不一定要聽話的,甚至不一定要既能幹又聽話的,他要的是能替領導做領導想做而又做不到的事的。比如領導的兒子要泡妞,陸虞侯就能把小妞騙過來;領導要收拾人,陸虞侯就不顧林沖是發小親自帶人千里迢迢到滄州下殺手。林沖雖然聽話,但這事估計不一定幹得出來,所以還是進不了圈子。

三是林沖有點本事。本事這個東西,其實不是什麼好東西,多少人都因為有點本事糟了糕。不信你看,在打硬仗時領導喜歡有點本事的,但領導總覺得有點本事的有那麼一點清高,那麼一點自信,覺得自己可以靠本事而不是靠領導,這讓喜歡讓人“感恩”的領導很是不爽。所以在職場,往往可以看到像陸虞侯一樣的順風順水所向無敵,而一干像林沖一樣的只能仰天嘆息:“這實在沒法玩了!”

聽話而又能幹的林沖為什麼出局?


網絡搜索公眾號《四川教育資訊》加關注,分享教育觀點,傳播教育理念,發佈教育信息,規劃教育人生,免費教你填報高考志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