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如何讓學生更好的認識自律

疫情期間如何讓孩子更好的認識自律


01

"停學不停課"是在開學之初提出來的一個理念,旨在為中三、高三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畢竟離中考與高考的時間越來越近,如果不推遲的話,也就剩下百十天了。

很多學校對非畢業班也開展了"網課",不能說不好,但是對老師與學生來說,都會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對於老師的挑戰還好,跨界當一次"主播"而已,雖然設備等都不熟,但很多軟件的操作已經很人性化了。

就是批改作業太難,有一個老師朋友吐槽:之前是很喜歡給學生批改作業的,雖然總是生氣,但能抓住教學的不足,以及不認真學習的學生。現在對批改作業很抗拒,操作繁瑣,快"瞎"了。

對於成年人來說,這點挑戰,不算挑戰,但是對於學生來說,意義就不同了。

看另一位老師的朋友圈,發現了一段話,說的很令人擔憂:

網課第一天到網課結束後,許多孩子一定會有質的飛躍,也會有很多孩子被"甩開"距離,並持續被"甩開"。

原因就是兩個字——自律。

網課之下,有的學生是一秒又一秒地學過來的,哪怕學習的環境會很艱辛。

四川旺蒼縣的一名高一學生楊秀花,家中沒網,找遍全村發現在這個地方的網絡還好,於是這個寒風凜冽的地方,成為了她打卡學習的地方;

疫情期間如何讓學生更好的認識自律

河南南陽的一名高三學生,家裡沒裝網絡,只能在與鄰居商量之後,在屋頂蹭"網"學習,每天8點就搬個小板凳到屋頂,成了他的上課之旅。

疫情期間如何讓學生更好的認識自律

但是有的學生卻是一天又一天的混過來的。

第一天打卡在桌子上,第二天打卡在沙發上,第三天打卡在被窩裡,第四天上課桌子上已經擺滿了零食。

在網上看到了一個老師的批評:

同學們,這幾次的接龍讓重新認識到了你們,你們的不自律,你們的作息不規律,你們的沒有自主學習能力。某些人每次我打去電話都是在睡覺,中午12點還在睡。

希望你們能反思一下,生活不是得過且過,如果得過且過的話,隨著年齡的增長,你會認識一個詞——行屍走肉。

其實更讓老師無奈的是,一些家長接到老師的電話,無奈地說:他還在睡覺,我管不住他。

網課也給一些提供網課服務的軟件帶來一些麻煩,學生是一個很大的群體,當他們有組織地給某一個軟件刷差評的時候,影響是極其大的。

某軟件在網課開始之後的幾天裡,出現了很多很多的1星"好評",更有好幾頁的負面評價。搞笑的是,這個軟件在前幾天還做了個"小視頻"討饒。

在這種情況之下,自律的學生,哪怕是被迫自律的學生,都會在開學的時候有著質的飛躍。

而鬆散的學生,則會被"甩開",然後接著被"甩開"。

不僅僅是因為在這一段時間學習的知識,有人學會了,有人沒學會;自由掌控時間去學習時,對待學習的態度,對學生的影響其實更大。

某些人會認識到自律的重要性,而繼續下去,某些人卻因此而更加喜歡不自律的生活。

下面這個視頻是衡水一名高三同學在微博上的介紹,他們在疫情期間作息跟在學校一樣,每天5點40分起床早讀,上網課,做8套題。

他說2020年是新高考,沒有退路,但也不希望高考延期。

因為其他學校沒有我們準備的充分,詳細看下面視頻:

在高考大省的河北,衡水一枝獨秀,沒有對手。

在全國眾多中學裡,衡水中學被喻為神話,無法超越。

很多人曾質疑過衡水中學的成績:"他們考的好,是因為本來就比普通人更聰明;這裡升學率高,是因為好學生都去了……"

疫情期間如何讓學生更好的認識自律

衡水疫情期間的課表

然而,事實擺在眼前,他們的每一分成績裡,都付出過十分的努力。

02

自律很重要,其實不只是對於學生,對於整個人生而言,自律都是一種頂級的品質。

人生無常,自律者為王。

很多人提起"自律"就想起了彭于晏。確實,彭于晏的自律,讓他的人生開了"掛"。

其實韓雪的自律程度,對比彭于晏,不遑多讓。

《我就是演員》中得獎,章子怡那麼苛刻的一個人,都被她的演技"折服";

綜藝《三傻大戰諸葛亮》中,更是用豐富的知識與縝密的邏輯思維將對手"打敗",成為當代"女諸葛";

《聲臨其境》中,韓雪表演兩個角色,雖然全都是英文臺詞,卻毫不費力,在海綿寶寶和奶奶兩個角色裡聲音無縫切換不說,又用哮喘的方式哭了整整一分多鐘,全場的人都為韓雪的表演而歡呼。

疫情期間如何讓學生更好的認識自律

韓雪在拍片間隙學習

為什麼韓雪能這麼的"強"?

真人秀《女人有話說》中,韓雪公開了自己的作息表:

七點半起床,三分鐘洗漱,五分鐘化妝,一天吃兩頓飯,六點半以後不吃東西,睡前一個小時閱讀充電。

規律的讓人"頭皮發麻",她卻每天遵守。如果沒有這種"自律"的付出,誰又能取得一番讓人驚歎的能力?

疫情期間如何讓學生更好的認識自律

韓雪回答粉絲的提問

對於學英語,更是從小就堅持的事,哪怕是吃飯的時間,也可以抽空用英語來兩句對話。

對於上面的這個讓人"不敢相信"的作息時間,韓雪堅持了十幾年。

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在這段時間裡的生活,也足以向自己展示自己的自律性。

有人每天就是吃和睡,還自詡為"國家做貢獻",其實就是"懶"而已,就是不自律而已。

網友月亮之子說:自己每天會挑選1本十萬字左右的書,然後邊讀邊摘抄。讀完後,還會寫讀後感。

蕭伯納說:自我控制是最強者的本能。

當一個人能自律起來,並能堅持自律的時候,就會變得強大起來;當一個人對自己"夠狠",這個世界才會對自己"溫柔";當一個人想要成為強者時,自律應該是他第一個決定。

03

自律的人總會有自己的"成功",無論大小,最終他也會成為自己的強者。

說實話,自律的生活挺苦。

有一句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想要自在的話,就不可能"成人";想要"成人"的話,就不可能自在。這是無數的名人志士總結出來的鐵一般的事實。

自律說白了,其實就是控制自己的能力。

什麼時候起床?

什麼時候睡覺?

玩手機到什麼時候?

是看書還是玩遊戲?

是玩遊戲還是睡覺?

慾望與現實的衝突並不只是這些,還有更多更深層次的衝突,需要我們去了解,需要我們去解決。

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的"控制自己的能力了"。

控制自己拋開那些讓人舒服的慾望,是痛苦的;轉而卻違反身體的意志,更為痛苦。

但它卻能讓我們感受到無與倫比的"安全",沒錯,對自己身體的完全掌控,會讓你感受到"安全"。

在社會中生活,遇到的誘惑會越來越多,對自己的考驗也越來越大。隨著年齡的增長,事業的進步,對自己的要求也可能會越來越低。

或許這就是中年困惑的由來,當一個人能堅持自律,持續自律,進步就會是肉眼可見的。若在工作中因為以及熟悉現有工作,就不再砥礪前行,就坐在功勞簿上吃老本,那每一個職業,都會有中年危機。

說實話,中年危機屬於每一個人,就算如何自律的人都會遇到,可自律的人,卻有能力度過每一個危機。

告別那些讓自己舒服的慾望,是痛苦的,但痛苦卻只是"自律"的一部分。

有人給自律分了"期":自律的前期是興奮的,中期是痛苦的,後期是享受的。

我深以為然。

興奮是因為知道了自律的重要性,明白了自律能帶自己到達的高度,不可限量;

痛苦是因為我們為了自律,要放棄很多讓肉體舒服的事情,比如睡懶覺,比如玩手機;

享受是因為當我們習慣自律,讓自律成為我們身體的一部分時,我們會看到另一片與眾不同的天與地,在片天與地裡,我們可以肆意的尋求每一個問題的答案。

強者恆強,弱者恆弱。

自律是打破這個規律的有效武器,但不自律也是維護這個規律最厲害的東西。

一場災難,會讓我們明白很多東西,希望你能明白"自律"的重要性;希望你能明白"自律者為王";希望那些學生,不要等到失敗在眼前,才明白什麼叫"自律",雖然未晚,但也浪費了太多的時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繫本號管理人員。

如果喜歡我推薦的文章,請關注我!每天不定時更新教育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