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开学家长和神兽要打起来了这样管孩子既高效又能赢得孩子尊重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绝大多数中国人不得不宅在家中。然而有些家庭,家长和孩子之间却频繁地发生着各种矛盾与摩擦,严重地影响了家庭成员的幸福感。特别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长想不通为什么原本乖巧听话的小孩突然变得如此不可理喻。


“不听话”的深层机制是青春期孩子日益提高的自主性需求。获得自主性是青春期重要的发展目标之一,也是成长为一名能对自己负责的成年人的必要条件。那么家长该如何处理特殊时期跟孩子的关系呢?

再不开学家长和神兽要打起来了这样管孩子既高效又能赢得孩子尊重


该管还得管。别看青春期的孩子总把“不用你管”挂在嘴边,其实他们内心深处还是渴望得到家长的关心和指导的。到了这个年龄段,他们开始有选择地和不同的人聊不同的话题,情感方面的话题一般会跟朋友们聊,但像学习、报考学校、专业选择方面的事情还是愿意听听父母的意见。如果真的放手不管,他们反而会觉得父母不够关心他们。


另外,虽然青春期的孩子很想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但他们的大脑(特别是负责自控力的那部分大脑)还不够成熟,最终的结果往往是“知行不合一”。


管“大”不管“小”,学会放手。所谓“管大”,指的是要为孩子设立一些必要的规则。比如,每天大概什么时间上床睡觉、要完成哪些功课、是否应承担一些家务等。有了这些大的规矩,就不担心孩子跑偏。


“不管小”指的是在不违反大规则的前提下,给予孩子更多自主权,满足他们发展自主性的需求。像什么时间做作业这件事,完全可以让孩子自己决定。这些规则一定是家长和孩子共同商讨的结果,是双方都认可的。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良好的沟通是了解孩子的前提,只有做到了解,才有可能进行引导。然而,很多家长反映,虽然自己很愿意花时间跟孩子交流,但孩子并不买账,要么敷衍,要么说谎。


如果存在这种沟通不畅的情况,家长就要反思一下原因了。常见的原因是家长经常从道德品质方面评判孩子。比如,当孩子为自己浪费了时间感到烦恼和内疚时,家长不但没有安慰或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反而给孩子扣上一顶“自律性差”的帽子。


另一个常见的原因是,家长一味地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比如,孩子不喜欢学英语,但家长却总是苦口婆心地劝他学英语,不接受孩子提出的任何相反观点。这些家长的态度可能是温和的,但立场极为坚定,这样的沟通实际上是单向的、低效的。


再不开学家长和神兽要打起来了这样管孩子既高效又能赢得孩子尊重


那么,怎样才能建立起良性沟通呢?


第一,建议家长们多用耳朵,少用嘴,也就是多听少说。


第二,多些无明确目的的闲聊。人在心情放松的时候最容易吐露心声,吐露心声后也更容易提高亲密度。所以亲子之间可以聊聊各自的经历,聊聊看过的电影,聊聊熟人和趣事。


第三,多讲故事,故事最能打动人心。假如你想劝说孩子在非常时期不能浪费时间,与其说一些空洞的道理,不如给他讲讲自己的经历或其他人的事儿。如果你讲的故事是孩子偶像的经历那就再好不过了。


第四,多共情,少评判。捕捉孩子的真实情感,做到与他共情。比如,当孩子说班里有同学不喜欢他,他很苦恼的时候,家长可以先表示同情,说“那的确挺烦人的”。不要粗暴地否定他的感受,像“这点小事儿都受不了,你真是玻璃心”,这种话会直接打消他继续跟你沟通的愿望。


以身作则,先管理好自己。家长可以放低姿态,请孩子监督自己。比如,家长和孩子一起制订在家锻炼的计划,互相监督,互相鼓励。如果希望孩子能够每天练习乐器,家长最好也找一样事情,每天坚持练习。相信等到疫情结束后,家长和孩子都能在某项技能水平上获得明显提高。


实际上,这些半大不小的青少年孩子,他们最需要的是家长的爱和尊重。家长们只要把握好这些原则,在生活中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让孩子体会到被爱和被尊重的感觉,那么他们也会用爱和尊重回报家长。


再不开学家长和神兽要打起来了这样管孩子既高效又能赢得孩子尊重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