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9000餘件糾紛全化解!他們施妙招,巧解“案多人少”困局

2019年底,來自甘肅省的農民工安亮代表30多名農民工,將拖欠他們18萬餘元工資的臨河區某房地產公司訴至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人民法院。如果轉入常規的訴訟程序,那這些農民工可能在春節前就拿不到工資,回不了老家了。

两年9000余件纠纷全化解!他们施妙招,巧解“案多人少”困局

為讓他們節省訴訟時間及費用,臨河區法院將這個案件轉入了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指揮中心,進入訴前調解程序,通過指揮中心調解員對雙方當事人依法依規、耐心細緻的調解,僅用兩天時間他們就順利拿到了拖欠工資。

两年9000余件纠纷全化解!他们施妙招,巧解“案多人少”困局

這是臨河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指揮中心成立兩年來成功處理的9000餘件矛盾糾紛中的一個場景。

两年9000余件纠纷全化解!他们施妙招,巧解“案多人少”困局

為了緩解受案數量劇增和“案多人少”矛盾,臨河區法院開始探索多元化矛盾糾紛解決機制。2017年底,在區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臨河區法院成立了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指揮中心,這個中心定位為“社會矛盾糾紛快速化解實體化運作平臺”,整合了綜治、法院、公安、司法、信訪等部門職能,真正實現了“一個大門進來、一個窗口對接、一攬子解決問題”的“一站式”服務。

兩年來,該指揮中心共受理各類矛盾糾紛15145件,成功化解8964件;成功化解各類信訪案件191件,滿足了群眾對矛盾糾紛多元、及時、便捷的化解需求。

搭建“一個平臺”實現“四個多元化”

两年9000余件纠纷全化解!他们施妙招,巧解“案多人少”困局

指揮中心秉承“矛盾糾紛及時調處、就地化解、源頭解決”的原則,創建了“1+8”多元解紛機制,即“一個平臺”有效整合“綜治、信訪、網格化管理、訴調對接、人民調解、行政調解、行政仲裁、司法調解”八個方面的資源和功能,多種渠道化解矛盾糾紛。調解成功後進入法院司法確認,不成功轉入法院訴訟程序,實現了功能多元化;下設1個速裁審判團隊、1個司法確認團隊、13個調解工作室,採取了協商和解、調解、仲裁、裁決、訴訟等多元化方式化解糾紛;從各鄉鎮、辦事處及綜治成員單位抽調調解員36人,區法院派駐骨幹法官7人,綜合了鄉情優勢、專業優勢和法律優勢,實現了主體多元化;設置了小額速裁、司法確認、人民調解、律師諮詢、信訪會診等功能區,配套了審判法庭、仲裁庭、聽證室、醫務室等安全保障和便民服務,實現了服務多元化。

堅持“互聯網+”實現共建共治共享

两年9000余件纠纷全化解!他们施妙招,巧解“案多人少”困局两年9000余件纠纷全化解!他们施妙招,巧解“案多人少”困局

在創立之初,臨河區法院堅持“線上+線下”聯動,搭建多元主體參與的信息溝通、銜接配合的信息平臺,不僅將線下的矛盾糾紛搬到線上,而且通過大數據、雲計算等信息化手段促進線上、線下矛盾糾紛的解決,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整合融入了人民法院調解平臺、法院網、公安網、衛計網、信訪網等各種專業網絡,有效打通了信息壁壘。特別是在破解法院“送達難”方面,依託精準的衛計網和公安網,法官能夠及時、準確地查詢、查驗被送達人身份、戶籍所在地、經常居住地等信息,為送達和執行案件網上“總對總”查詢被執行人財產提供了基礎條件。

促進“一攬子解決”實現“無縫隙”對接

两年9000余件纠纷全化解!他们施妙招,巧解“案多人少”困局

臨河人齊某受僱於包工頭張某為李某的公司幹活,齊某在維修廠房時被高溫蒸汽燙傷,法院判決由李某向齊某支付42萬元治療及賠償等費用。2019年3月,齊某向法院申請執行。負責執行調解的調解員謝億萬接到該案件後,立即組織雙方進行調解,苦口婆心講法律、講道理,使李某最終轉變思想,同意按月支付賠償款。

臨河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指揮中心以及時、就地、根本解決群眾合理訴求為著眼點,不斷優化工作流程。尤其是首創了執調對接運行機制,對小標的額執行案件,由人民調解員在10個工作日內協助督促執行。兩年來,人民調解員共協助督促執結案件1282件。

两年9000余件纠纷全化解!他们施妙招,巧解“案多人少”困局

群眾只要走進指揮中心,所有的矛盾糾紛全部能夠進行“一站式”解決,實現了信訪、調解、法院訴訟執行的“無縫隙”對接,使群眾只進一個門、只跑一次腿,就能零成本、高效率地化解矛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