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三家对中国书画有何作用及影响?

启辉国画


众观历史,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就是儒释道的发展历程,从中并不难发现中国画也无不与儒释道这三家有着某种深刻的渊源。中国画的发展,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释、道两家贯穿其中,相互交融。

儒家是一种进取文化,入世的哲学;道家是一种规律文化,出世的哲学;佛家是一种奉献文化,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中国画的艺术创作就是一种敢于创新和探索的精神这也许体现出来儒家的进取精神;艺术创作的同时也是需要灵感对生活规律的体会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上升为艺术之美这就体现出来一种规律美也是形式美的一种法则;艺术创作是一种为艺术献身为艺术而艺术的奉献精神这也符合佛家的奉献文化。儒家是展现艺术才华的舞台,道家是艺术创作以完善的自我带动和谐的社会,佛家是艺术创作要在为他人献爱心、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儒释道三家合一,是不争的事实。在中国画的领域里,儒释道三家对同一真理的不同表达,既是三家各自的精髓,却又是同一个东西即无我的精神。大约从东晋开始至隋唐时期,中国文化逐渐确立了以儒家为主体,儒释道三家既各自独标旗帜,同时又合力互补以应用于社会的基本格局。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互融互补的文化。中国画的画家一般都特别重视思想、人品、学问、才情对绘画创作的影响。对文化及书法修养都很高。要达到艺术的颠峰,所处时代文化的繁盛和个人知识的积淀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中国画诠释了儒释道的文化内涵,又用儒释道来指导绘画,丝丝入扣。在中国画产生发展进程中潜伏在其中,画人的修为是高深、画理画论说、修、读、研、悟,关乎一个画人作品的走向,格调、逸趣、境界全表现在笔墨画作之中,可以说,好的画家不辩证修研传统文化,就不可能产生中国画所特有艺术风格。

总之以儒道释三教合一的文化主体。使中国文化形成了内核为“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精神,这种精神成为东方艺术的指导思想和核心内容,也将各个时期的绘画艺术串成一条璀璨的珍珠。











夜色主义绘画


古代近代,儒道释,都有书画大家。不象现在靠书画敛财,一些山头寺庙拿来低劣的作品骗香火钱。


文人也扛刀


这个问题太大了,比较空泛,不易说清。

大致分析:

儒家对书画的影响在中和,释家对书画的影响是禅意,道家对书画的影响观自在。

简言之,晋唐二王、张旭书法放逸从道家出,明徐渭大写意画相似。唐颜真卿书法以儒家中正为主,画则宋人山水有此意。宋代苏轼、黄庭坚书法多以禅意悟笔法,明董其昌书画效之。

近现代吴昌硕书画承传颜真卿气象。毛泽东、黄宾虹直接张旭、徐渭。禅意就看看林散之和潘天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