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歲媽媽年輕患癌:情緒不好,真的是能要命的

33歲媽媽年輕患癌:情緒不好,真的是能要命的

01 情緒不好,會要命

前段時間,看到這樣的一個消息令人心碎。

一名網友說自己的閨蜜早上去體檢,卻檢查出來了癌症,那一刻,她的天都要塌了。

曾經那個愛起來很甜,一臉陽光的閨蜜就這樣得了癌症。

她才33歲,有兩個孩子,一個2歲,一個4歲,正是孩子們最需要的時候,可是老天卻給她判了死刑。

回想如此積極樂觀的一個人怎麼會得了癌症呢?其實一切都有跡可循。

她自從和丈夫在一起後,隨著丈夫來到了丈夫生長的地方,生活習慣不同。

可是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每天都要回家做飯、洗衣、給孩子洗澡;而婆婆卻不待見她,一件件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要給她臉色看。

而丈夫在別的地方打拼,如復一日地加班,應酬,家中經常是她和婆婆。

為此婆媳矛盾越來越嚴重,為了維持生活,總是忍著婆婆的埋怨,責備和嘮叨。

可這一忍,就是整整3年。

她心中裝滿了委屈和不愉快,可是卻在朋友面前依然假裝堅強,甚至不在意地笑著說:“成年人的世界裡,早就戒掉了情緒。”

然而,是這個說著戒掉情緒的人,卻得了癌症。

曾經有調查顯示:

每個人身體裡都有癌細胞,而情緒是激發它們的主要原因;夫妻之間如果經常吵架、冷戰,死亡率會比普通人高出一倍;如果你和孩子之間經常鬧矛盾,死亡悲劇發生的可能性也會高很多……

因為你所有的焦慮、壓抑、憤怒、悲傷情緒,都會弱化你的免疫系統,變成失眠、頭痛、胃病、痛風甚至癌症來傷害你,讓你逃無可逃。

印度的迪帕克杜德曼博士曾做過一項研究。通過分析大量的病例得出這樣一個結論:

不同的情緒會導致不同的癌症。

比如:

經常憂愁和急躁的人,容易罹患食管癌。長時間處於恐懼狀態的人,容易罹患腦腫瘤。經常感到不安全的人,容易患胰腺癌。經常生氣的人,容易得乳腺癌,等等。

對一個媽媽來說,沒有情緒似乎是不可能的,因為孩子會不聽話,婆婆會埋怨你,丈夫不理解,每天都在這樣的狀態下,情緒好起來,真的很難。

這樣的一件件小事,慢慢成了摧毀媽媽們身體出現問題的罪魁禍首。

33歲媽媽年輕患癌:情緒不好,真的是能要命的

02 媽媽們總是委屈著自己

知乎上,曾看到一位網友的分享。

她說,從小自己見證了無數次奶奶欺負媽媽的場景,比如媽媽做飯慢了,奶奶要責備,媽媽起床晚了奶奶開始責罵,來親戚媽媽跑的慢了,也會遭到奶奶的責罵。

而每一次無論奶奶怎麼說,媽媽都不說話,每次都忍讓著奶奶。

可是奶奶卻不念媽媽的好,而是一次比一次厲害。

有次自己實在受不了,對媽媽說:“奶奶說你,你也說她,憑什麼她要總說你。”

然而媽媽卻說“家和萬事興”,於是每次忍讓,可奶奶動不動就開罵,絲毫不顧及媽媽的心情。

只有自己知道,媽媽的心中積攢了多少的委屈。

可是沒辦法,即便是積攢著委屈,即便是不開心,即便是很生氣,為了生活也得忍著。

就像我們每一個女孩在結婚前,父母都會這樣告誡:以後嫁出去了,就不比在自己家,勤快點,婆婆說什麼別頂嘴,聽著就是。

其實,父母告誡的目的是為了家和萬事興。

媽媽們退讓了,因此也沒有鬧起更大的矛盾,可是又有誰知道媽媽們心中的委屈,媽媽們的不易。

為了生活,她們獨自忍受著一切。

33歲媽媽年輕患癌:情緒不好,真的是能要命的

03 媽媽們一次次嚥下這些委屈

前幾天,有這樣一個新聞,令人心酸不已。

安徽省銅陵市的一名媽媽,因管教孩子和婆婆發生了爭執,連捅自己7刀。

原來,她和公婆同住,每次都因為教育孩子的問題發生爭執,彼此之間的關係非常緊張。

這天,6歲的兒子調皮搗蛋,媽媽說什麼都不聽,她氣急了,動手打了兒子,然而一邊的婆婆卻看不順眼,開始責罵她。

聽著婆婆的責備,她生氣極了,和婆婆你一言我一語的爭吵,在爭吵中,她情緒失控,看著一旁怨懟著自己哭泣的孩子,在看看婆婆的指責,她徹底崩潰了。

順手拿起桌邊的水果刀,向自己下手,連捅自己7刀。

33歲媽媽年輕患癌:情緒不好,真的是能要命的

有人笑話這位媽媽傻,可我卻看到的是一個被逼入絕境的媽媽,看著不聽話的孩子,自己不能管教。

作為第一監護人,自己連一點點權利都沒有,這樣的媽媽太悲哀。

面對不聽話的孩子,不能管,不能說,放縱會擔心對孩子造成傷害,不放縱又會引起家庭矛盾。

媽媽焦慮卻無可奈何,只能將自己的委屈一次次嚥下,她們深知這樣對孩子沒有任何好處,卻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媽媽們在這樣的生活中,痛苦著,公婆的不講理,丈夫的失職,最終將媽媽逼入絕境。

33歲媽媽年輕患癌:情緒不好,真的是能要命的

04 對媽媽來說,最好的解脫就是愛上自己

海藍博士岑分享過這樣的一個案例。

一位女高管小麗來找海藍博士,還沒說幾句委屈的淚水就奪眶而出:

“我工作收入高,承擔了大部分的支出。老公父母的房子是我幫著買的,他家人生病了也是我出錢,家務是我做,孩子也是我管……我對他付出那麼多,可他對我卻越來越冷淡,我們一說話就想吵架。

聽到這裡,海藍博士分享了情緒管理中的一種很常見的心理模式:債主模式。

海藍博士說:我們沒有人不全心全意地愛著家人。但如果每次付出時,都認為對方應該回報自己,這便是在向他人放債。

在家裡管孩子,你欠我一筆;幫你洗衣服,你欠我一筆;幫你做家務,你又欠我一筆……

久而久之,女人難免會感到分外委屈,因為她們總是覺得是“對方欠了自己”。

這樣會讓自己的情緒越積越嚴重,最終會傷害自己的身體。

最好的辦法是活出自己,也就是即便生活多麼不如意,即便婚姻多麼糟心,依然活出自我。

朋友娟子就做的非常棒。

她從不因為自己做了什麼而覺得孩子或者丈夫欠自己的,甚至也不會和婆婆對著幹,可是婆婆哦卻對她很無奈。

每次婆婆說自己的時候,她不對罵,也不受著,而是婆婆在說的時候,她會對女兒說:“閨蜜,去換個衣服,媽媽帶你去看電影。”兩人歡歡喜喜走了。

留下婆婆一人生悶氣,後來這樣的次數多了,婆婆也明白說了沒有,於是慢慢不說了。

在朋友看來,我嫁過來,是因為丈夫,我愛丈夫所以不願和你對著幹,可並代表我就要受著。

何必受這些窩囊氣讓自己不痛快。

其實人就是這樣,當生活一地雞毛,生活很不堪,也要學會愛自己,不在心中憋著委屈,不氣自己。

而是管他別人如何,我做好我自己,做好我該做的,無愧於心就好,至於他人由他們說去吧!

33歲媽媽年輕患癌:情緒不好,真的是能要命的

-END-

今日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