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銀四”翻車,請對畢業生“溫柔以待”

往年的3月、4月,是高校應屆畢業生求職的黃金期,俗稱“金三銀四”。因為一場疫情,高校延遲開學日期,企業復工復產走上正軌才能開始招新,對於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來說,今年就業有點“難”。

“金三銀四”翻車,請對畢業生“溫柔以待”

前天,今年全市層面規模最大,企業數量、崗位數量最多的求職網招會,和應屆大學畢業生等“雲上見”,畢業生們紛紛“網投”,招聘單位則打破時空限制,試將英才盡攬麾下。


就業,一頭牽著千家萬戶的心;另一頭牽著經濟發展的弦。今年的就業尤其面臨巨大的挑戰和壓力。根據相關數字顯示,2020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達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創歷史新高。


疫情當下,改變就業的物理空間,將信息從“線下”搬到“線上”,只是用人方式升級的初階版。在浩如煙海的信息中,運用大數據,實現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的精準匹配,防止“盲投”“盲審”,可以大大提高求職的成功率。

“金三銀四”翻車,請對畢業生“溫柔以待”

同時,和線下招聘容易出現“一見鍾情”“一錘定音”不同,線上招聘搭設平臺,讓企業獲得充分信息後,可以更理性地做好用人選擇。


“請問你最擅長哪個(編程)語言?”“談談你開發過什麼產品?”……近日,在位於張江科學城的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內,一場特殊的招聘會正在進行。會場內,幾位相關負責人對著“雲招聘”平臺的大屏幕提出問題;屏幕另一面,應聘軟件測試崗位的小吳在家中回答提問。半個多小時的時間裡,有3位應聘者成功完成面試。


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人力資源部部長陳鴻星表示,疫情期間研究院整個招聘流程均通過在線完成,浦東新區人社局的“雲招聘”平臺是招聘環節中重要的一塊內容。“我們對人才的要求比較高,通過平臺,能吸引更多人應聘;經過深思熟慮後,找到最適合的人才。”

“金三銀四”翻車,請對畢業生“溫柔以待”

要實現“穩就業”,關鍵是引進“源頭活水”。對於高校畢業生,特別是應屆畢業生,國家將對中小微企業招用畢業生予以補貼,明確要求國有企業連續兩年擴大招聘畢業生規模,通過擴大基層就業規模、招生入伍規模、就業見習規模、適當延遲錄用接收等多方面措施,積極創造就業崗位。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中則指出,要發揮“雙創”積極作用,更多采取市場化手段促進大學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這樣的“好聲音”要真正成為畢業生的福音,相關的配套細則亟需儘快出臺落實。


疫情當下有點“難”的就業形勢,難免造成部分畢業生無法及時就業。高校等“孃家人”面對這些“滯留”的畢業生,要多一些“溫柔以待”,提供力所能及的過渡宿舍等配套措施,為他們解除後顧之憂。


對於困難家庭、零就業家庭,更要提供集成指導和鏈式服務,確保他們實現就業。同時,不妨充分利用數字經濟、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等新經濟形態平臺,鼓勵支持畢業生以新就業形態、靈活多樣的方式,實現多元化就業。

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天,一名畢業生順利走上社會舞臺;明天,他們可能開闢出一片別樣的廣闊天地。


新民眼工作室

作者 | 宋寧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