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书信:同命相连

2020-3-30

疫情书信:同命相连


亲爱的孙珮:

读着你的来信,深深的共鸣让我特别想告诉你这些天我也有这和你同样的经历和感受。在建霞和怡沐的帮助下,从不安、恐惧、失望、无助中走出来慢慢地平静下来。如出一辙,问题出现在自己与爱人间沟通方面,由于相互间各种不满情绪频发,正如你说的“开始进行选择性沟通,可以避免一些矛盾,但随之而来的结果是矛盾减少了,但距离也渐渐产生了”。

同处一室心却远离,在猜测和臆断中度过。爱人由于小屋热的缘故吧,情绪特别容易大起大落,我也开始躲避三分,除了简单的叫对方吃饭,督促关灯睡觉这些无关紧要的事之外,好像觉得说点什么都不合适,直到那天因为我对婆婆的一个无意识行为让他觉得非常下不来台,感觉我不尊重他们让他非常生气,但他并没有当面指责我,他把情绪压到了心里,那两天虽也说话但是那种压抑的气氛让我也透不过气来,因为不知道原因我想给他时间让他平复情绪,我也躲在屋里忙自己的事情,心里还不算太糟。

他可能实在没有出口,就去建霞家和严军说了他的委屈和愤恨,我知道原因后一种悲凉一下升上了心头,每次和她妈妈的矛盾都得不到他的支持与谅解,一家四口人现在三个人都不喜欢我,我的付出他们都看不到,一种被嫌弃,被不认可,被不尊重的感觉让我的意识马上走到最熟悉的路上-逃避,我想结束这是是非非,只有我的离开这个家才能和谐,才能幸福。和你一样,我陷入了极度的自责、恐惧和无价值感之中,“我非常让人烦”我背着这重重的标签,落入了低谷,眼泪无声无息地滑落,一遍一遍地伤害着自己。

正如你说“回避交流其实也是我的一种选择,因为交流就要撕开内心的伤痛,也因为交流就要面对指责、攻击和不满。”我恐惧交流,我一直在等着爱人来宣判离婚吧,这样都解脱了。建霞劝慰我人可以犯错,但要需求转机,不能放弃,那时我的心情就是不想再去面对这些伤痛了,分开后好像一种更轻松的生活在像我召唤,我走人了牛角尖。建霞都急了,求助了怡沐。

怡沐耐心地和我进行了2个小时多的交谈,慢慢理清了我的需要:被尊重、被看见、被认可。她帮我走出来误区:我的被嫌弃的感觉并非是事实,这样的标签是我自己加给自己的;我步入了灾难化非理性思维;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保证让所有人都舒服,每个人都要去解决自己的情绪。如何让自己摘掉标签,认识真实的自己:自己标明并清楚表达需要;看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建立在别人的眼光中;静心宁气、看清事实…

哈哈,我这“猪”一般的学员,怡沐谈了那么多我却梳理了很少一部分,可当卸下这些愧疚、绝望、恐惧后,我慢慢轻松起来,怡沐再让我谈自己的需求时,忽然发现这也是爱人的需求,他的悲伤并不比我少,他也很害怕正面冲突的感受,心里也可以承认我的行为让婆婆尴尬的场面了。这可能就是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才能去同理别人吧,爱自己重要的是要认可自己吧。第二天我怕爱人夹在中间更为难,就当着他的面和婆婆解释了一下那天的事,让她也多包涵我一下,我不是有意的。婆婆也很高兴,随着这件事的解决,大家渐渐恢复了关系。

亲爱的孙珮,共情很难,但是这周相同的经历,让我特别想去彼此拥抱一下。有些伤痛一直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会下意识地从行为中表现出来,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新的伤害,逃避只能是放弃我们自身疗愈的能力,在这么好的群体支持当中,让我们互助起来一起面对这些困扰,对自己有耐心,不畏惧剥离伤痛的过程,让更深层的感受显露出来,和自己和解,减少负荷,直到记忆还在,却不再困扰我们。实践-认知-再实践-再认知,真正地去放下。


国境

2020年3月30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