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腐烂病菌传染果树吗?

王其升996


1、魔芋主要病害

1.1 魔芋软腐病 一种细菌性病害,为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软腐致病型。生长期及贮藏期均可形成危害,是造成魔芋倒苗和贮藏期烂种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及球茎,出苗期芋尖弯曲,或叶柄、种芋腐烂;叶片展开后染病,初生湿润状暗绿色小斑,扩大后组织腐烂;病菌沿导管浸染叶脉、叶柄,出现水渍状条斑,有汁液流出,或叶柄基部溃烂。初发时植株图1 魔芋软腐病上部分小叶黄化,以后整个复叶枯萎,并引起倒苗。球茎染病,植株一边发黄,俗称“半边风”,全株发黄,叶片枯萎,球茎表面出现水渍状暗褐色病斑,向内扩展,呈灰色或褐色黏液状腐烂,有恶臭味。病菌除危害魔芋外,还危害茄科、十字花科、葫芦科的多种作物。病菌随病残体(病枝、落叶、病根、染病球茎等)、土壤或球茎中越冬,成为初次侵染的病源,贮藏期种芋可继续发病并向健芋蔓延。此外,田间操作不当,风吹雨打,凭借雨水、灌溉水及昆虫传播蔓延,进行再次侵染。雨水反溅、病株摩擦、农具、害虫传播,带病种芋还能远距离传播。发病最适宜温度25~30℃,高温高湿条件下易流行,最适pH值为7.0。6月上旬开始发病,8月下旬至9月上旬达高峰,随后气温下降发病逐渐停止。

1.2 魔芋白绢病 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茎或叶柄基部及球茎,发病部位主要接近地面1~2 cm的叶柄基部。叶柄基部或茎基染病初期,出现水渍状呈暗褐色不规则病斑,后软化,致叶柄变褐色腐烂呈湿腐状,病株随后折断倒伏。湿度大时,发病部位附近长出白色绢丝状菌丝体和褐色球状菌核,形如黑色的油菜籽粒,病菌随后危害地下球茎,并引起球茎腐烂。

1.3 魔芋根腐病 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根部,严重时大部分根变黑腐烂,植株枯萎死亡。受害轻时,地上部叶片褪绿黄化,后期叶柄枯萎直至枯死,地下部球茎受到严重影响。一般排水不良的黏性土壤及大量施用厩肥和未腐熟堆肥的地块病害严重。

2、综合防治技术

2.1 农业防治

2.1.1 选用耐病或抗病品种。目前修文县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是从云南省富源县引进的子芽种芋(花魔芋),未经提纯和选育,造成种性退化,品质下降,抗病性降低,使产量低而不稳,所以修文县应通过选育抗病植株,培育出抗病性强、膨大性好、营养成分含量高的优良新品种。

2.1.2 种植区域。调查显示,海拨800 m以下的区域,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昼夜温差小,植株抗病性降低并易发病。海拔1 300 m以上区域气温低,生长慢,产量低。故魔芋种植的适宜区域可确定在海拨800~1 300 m的地区,而龙场镇的平均海拨约1 250 m,发展魔芋具有很大的优势;还应避开多风灾区域,以免风灾造成叶柄折断,植株停止生长。

2.1.3 建立种芋基地。长距离调运易造成种芋受伤,利于病菌交叉感染,播种后发病重,因此应严格加强种芋管理,在海拨较高区域就近建立种芋繁殖基地,保证种芋规格和质量,尽量减少种芋带菌。目前龙场镇已建成种芋繁殖基地2个,面积6.67 hm2。如在外地调运种芋,应选用硬质竹筐或木条箱包装,每层种芋间用麦草或稻草隔离,切忌使用塑料袋、编织袋、麻袋装运。

2.1.4 实行轮作倒茬。一般连作地块病害严重,应与禾谷类、豆类作物或牧草、绿肥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以减少田间病菌量。

2.1.5 推行间套作种植方式。根据魔芋属半阴性植物特性,结合实施区域的不同气候特征、种芋大小、肥力条件,其种植规格和方式各异。种植方式上采用魔芋-玉米、魔芋-果树、净种3种方式,种芋150 g以上,株行距30 cm×50 cm,种植6.6万株/hm2左右;种芋100 g左右,株行距30 cm×40 cm,种植8.3万株/hm2左右;种芋50 g左右,株行距20 cm×30 cm,种植16.65万株/hm2。采用魔芋-玉米套种,4~6行魔芋套种1~2行玉米(玉米种植为厢面一边,以便农事操作);魔芋-果树套种,所选树种应为中晚熟梨、苹果、银杏等;潮湿、日照短的地区应选择净种。以上种植方式均采取2 m开厢,厢间沟宽20 cm左右,沟深30 cm左右,以便于中耕管理、排灌和间接隔离病菌传染,通过间套作遮荫可降低魔芋发病率。

2.1.6 提倡垄作栽培。根据魔芋喜湿怕水渍的特点,为防止湿害,在旱地以及缓坡地,改魔芋平作为垄作,垄沟深12~18 cm,垄沟宽25~30 cm。

2.1.7 提高播种质量。做好冬前深耕和春季整地、除净魔芋残茬工作。春季气温稳定,通常10℃以上才播种,高厢栽培,改平作为垄作,既可避免魔芋因田间积水而发病,又增厚了土层,增大了土壤昼夜温差,促进了球茎膨大和地上部分生长。

2.1.8 合理增施钾肥。魔芋为喜钾作物,增施钾肥能提高抗病力。一般施用腐熟农家肥3万~4.5万kg/hm2、钾肥150~225 kg/hm2,采用条状带沟施入。化肥不能直接与种芋或植株接触,以免烧伤表皮而有利于发病。魔芋需肥以钾肥为主,其次为氮肥,再次为磷肥。

2.1.9 推广使用沼肥。由于沼液含有多种活性、抗性、营养性物质,利用沼液浸种具有明显的抗病、壮苗、增产作用;且由于沼液经过充分腐熟发酵,其中富含多种作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如氮、磷、钾等),因而极宜做根外追肥,其效果优于化肥,作物在生长季节均可使用,可调节作物生长代谢,补充营养,促进生长平衡,增强光合作用,特别在魔芋进入果实膨大期,喷施效果将更明显,且沼液使用方便。但使用中要严格掌握:一是取正常产气1个月以上的沼气池,浸种时间不宜过长,以种子吸足水分为好,还必须用清水洗净,晾干播种。二是在喷施时以晴天下午为宜,幼苗、嫩叶期1份沼液加1~2份清水;夏季高温,1份沼液加1份清水,气温较低,又为老叶,可不加清水。三是若发现魔芋植株健状正常,沼液使用次数不宜多,以免出现植株徒长。

2.2 化学防治

2.2.1 土壤消毒(图3)。进行土壤消毒可有效减少土壤病原菌数量,控制其发生与传播。结合春季整地,对连作地块撒施生石灰750~1 500 kg/hm2,撒匀深翻,7 d后播种,防治地下害虫可用90%的晶体敌百虫1.5~4.5 kg/hm2拌细土450 kg/hm2,均匀撒施田间,翻耕入土。

2.2.2 种芋处理。在播前选种和晒种1~2 d的基础上用多菌灵、硫酸铜、沼液等进行种子处理,然后晾干播种,可有效防治软腐病。

2.2.3 化学除草。播种后至出苗前20 d,当田间杂草密度较大时,用西玛津、草甘膦(镇草宁、农达)、百草枯(如克芜踪、对草快等)等对水喷雾,可有效防除杂草。

2.2.4 药剂灌根。大田种芋出苗后,用20%速补800倍液或百菌清1 000倍液或20%井岗霉素500倍液,以上药剂任选1种加施特灵800倍液进行灌根效果较好,使种芋和叶柄周围形成较好的保护层。

2.2.5 病株处理。魔芋出苗后,经常到田间检查,当零星发病时,应立即拨除中心病株,并焚烧,及时挖出病土,并对病穴喷施波尔多液或多菌灵或甲霜猛锌(如杀毒矾)等,控制发病中心,防止病菌传播蔓延。

2.3 连防连治 在魔芋展叶后,结合病虫测报,开展大田联防联治,要轮换使用广谱低毒、低残留保护性杀菌剂,如代森胺、代森锌、代森猛锌、甲霜灵猛锌(瑞毒霉猛锌)、可杀得、扑海印、福美双、百菌清等,用磷酸二氢钾3 kg/hm2对水750 kg/hm2混合施用可将病害控制在最低限度。


五常大米老梁水稻种植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多元化发展,魔芋种植面积开始逐渐扩大。但在发展过程中魔芋病害造成的损失也愈加引起关注,严重影响着魔芋生产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制约着魔芋产业化的发展。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魔芋主要病害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供大家参考。

1、魔芋主要病害

1.1 魔芋软腐病 一种细菌性病害,为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软腐致病型。生长期及贮藏期均可形成危害,是造成魔芋倒苗和贮藏期烂种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及球茎,出苗期芋尖弯曲,或叶柄、种芋腐烂;叶片展开后染病,初生湿润状暗绿色小斑,扩大后组织腐烂;病菌沿导管浸染叶脉、叶柄,出现水渍状条斑,有汁液流出,或叶柄基部溃烂。初发时植株图1 魔芋软腐病上部分小叶黄化,以后整个复叶枯萎,并引起倒苗。球茎染病,植株一边发黄,俗称“半边风”,全株发黄,叶片枯萎,球茎表面出现水渍状暗褐色病斑,向内扩展,呈灰色或褐色黏液状腐烂,有恶臭味。病菌除危害魔芋外,还危害茄科、十字花科、葫芦科的多种作物。病菌随病残体(病枝、落叶、病根、染病球茎等)、土壤或球茎中越冬,成为初次侵染的病源,贮藏期种芋可继续发病并向健芋蔓延。此外,田间操作不当,风吹雨打,凭借雨水、灌溉水及昆虫传播蔓延,进行再次侵染。雨水反溅、病株摩擦、农具、害虫传播,带病种芋还能远距离传播。发病最适宜温度25~30℃,高温高湿条件下易流行,最适pH值为7.0。6月上旬开始发病,8月下旬至9月上旬达高峰,随后气温下降发病逐渐停止。

1.2 魔芋白绢病 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茎或叶柄基部及球茎,发病部位主要接近地面1~2 cm的叶柄基部。叶柄基部或茎基染病初期,出现水渍状呈暗褐色不规则病斑,后软化,致叶柄变褐色腐烂呈湿腐状,病株随后折断倒伏。湿度大时,发病部位附近长出白色绢丝状菌丝体和褐色球状菌核,形如黑色的油菜籽粒,病菌随后危害地下球茎,并引起球茎腐烂。

1.3 魔芋根腐病 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根部,严重时大部分根变黑腐烂,植株枯萎死亡。受害轻时,地上部叶片褪绿黄化,后期叶柄枯萎直至枯死,地下部球茎受到严重影响。一般排水不良的黏性土壤及大量施用厩肥和未腐熟堆肥的地块病害严重。

2、综合防治技术

2.1 农业防治

2.1.1 选用耐病或抗病品种。目前修文县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是从云南省富源县引进的子芽种芋(花魔芋),未经提纯和选育,造成种性退化,品质下降,抗病性降低,使产量低而不稳,所以修文县应通过选育抗病植株,培育出抗病性强、膨大性好、营养成分含量高的优良新品种。

2.1.2 种植区域。调查显示,海拨800 m以下的区域,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昼夜温差小,植株抗病性降低并易发病。海拔1 300 m以上区域气温低,生长慢,产量低。故魔芋种植的适宜区域可确定在海拨800~1 300 m的地区,而龙场镇的平均海拨约1 250 m,发展魔芋具有很大的优势;还应避开多风灾区域,以免风灾造成叶柄折断,植株停止生长。

2.1.3 建立种芋基地。长距离调运易造成种芋受伤,利于病菌交叉感染,播种后发病重,因此应严格加强种芋管理,在海拨较高区域就近建立种芋繁殖基地,保证种芋规格和质量,尽量减少种芋带菌。目前龙场镇已建成种芋繁殖基地2个,面积6.67 hm2。如在外地调运种芋,应选用硬质竹筐或木条箱包装,每层种芋间用麦草或稻草隔离,切忌使用塑料袋、编织袋、麻袋装运。

2.1.4 实行轮作倒茬。一般连作地块病害严重,应与禾谷类、豆类作物或牧草、绿肥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以减少田间病菌量。

2.1.5 推行间套作种植方式。根据魔芋属半阴性植物特性,结合实施区域的不同气候特征、种芋大小、肥力条件,其种植规格和方式各异。种植方式上采用魔芋-玉米、魔芋-果树、净种3种方式,种芋150 g以上,株行距30 cm×50 cm,种植6.6万株/hm2左右;种芋100 g左右,株行距30 cm×40 cm,种植8.3万株/hm2左右;种芋50 g左右,株行距20 cm×30 cm,种植16.65万株/hm2。采用魔芋-玉米套种,4~6行魔芋套种1~2行玉米(玉米种植为厢面一边,以便农事操作);魔芋-果树套种,所选树种应为中晚熟梨、苹果、银杏等;潮湿、日照短的地区应选择净种。以上种植方式均采取2 m开厢,厢间沟宽20 cm左右,沟深30 cm左右,以便于中耕管理、排灌和间接隔离病菌传染,通过间套作遮荫可降低魔芋发病率。

2.1.6 提倡垄作栽培。根据魔芋喜湿怕水渍的特点,为防止湿害,在旱地以及缓坡地,改魔芋平作为垄作,垄沟深12~18 cm,垄沟宽25~30 cm。

2.1.7 提高播种质量。做好冬前深耕和春季整地、除净魔芋残茬工作。春季气温稳定,通常10℃以上才播种,高厢栽培,改平作为垄作,既可避免魔芋因田间积水而发病,又增厚了土层,增大了土壤昼夜温差,促进了球茎膨大和地上部分生长。

2.1.8 合理增施钾肥。魔芋为喜钾作物,增施钾肥能提高抗病力。一般施用腐熟农家肥3万~4.5万kg/hm2、钾肥150~225 kg/hm2,采用条状带沟施入。化肥不能直接与种芋或植株接触,以免烧伤表皮而有利于发病。魔芋需肥以钾肥为主,其次为氮肥,再次为磷肥。

2.1.9 推广使用沼肥。由于沼液含有多种活性、抗性、营养性物质,利用沼液浸种具有明显的抗病、壮苗、增产作用;且由于沼液经过充分腐熟发酵,其中富含多种作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如氮、磷、钾等),因而极宜做根外追肥,其效果优于化肥,作物在生长季节均可使用,可调节作物生长代谢,补充营养,促进生长平衡,增强光合作用,特别在魔芋进入果实膨大期,喷施效果将更明显,且沼液使用方便。但使用中要严格掌握:一是取正常产气1个月以上的沼气池,浸种时间不宜过长,以种子吸足水分为好,还必须用清水洗净,晾干播种。二是在喷施时以晴天下午为宜,幼苗、嫩叶期1份沼液加1~2份清水;夏季高温,1份沼液加1份清水,气温较低,又为老叶,可不加清水。三是若发现魔芋植株健状正常,沼液使用次数不宜多,以免出现植株徒长。

2.2 化学防治

2.2.1 土壤消毒(图3)。进行土壤消毒可有效减少土壤病原菌数量,控制其发生与传播。结合春季整地,对连作地块撒施生石灰750~1 500 kg/hm2,撒匀深翻,7 d后播种,防治地下害虫可用90%的晶体敌百虫1.5~4.5 kg/hm2拌细土450 kg/hm2,均匀撒施田间,翻耕入土。

2.2.2 种芋处理。在播前选种和晒种1~2 d的基础上用多菌灵、硫酸铜、沼液等进行种子处理,然后晾干播种,可有效防治软腐病。

2.2.3 化学除草。播种后至出苗前20 d,当田间杂草密度较大时,用西玛津、草甘膦(镇草宁、农达)、百草枯(如克芜踪、对草快等)等对水喷雾,可有效防除杂草。

2.2.4 药剂灌根。大田种芋出苗后,用20%速补800倍液或百菌清1 000倍液或20%井岗霉素500倍液,以上药剂任选1种加施特灵800倍液进行灌根效果较好,使种芋和叶柄周围形成较好的保护层。

2.2.5 病株处理。魔芋出苗后,经常到田间检查,当零星发病时,应立即拨除中心病株,并焚烧,及时挖出病土,并对病穴喷施波尔多液或多菌灵或甲霜猛锌(如杀毒矾)等,控制发病中心,防止病菌传播蔓延。

2.3 连防连治 在魔芋展叶后,结合病虫测报,开展大田联防联治,要轮换使用广谱低毒、低残留保护性杀菌剂,如代森胺、代森锌、代森猛锌、甲霜灵猛锌(瑞毒霉猛锌)、可杀得、扑海印、福美双、百菌清等,用磷酸二氢钾3 kg/hm2对水750 kg/hm2混合施用可将病害控制在最低限度。


鲁西南小宁哥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魔芋腐烂病菌对果树传染性不大,但也不是绝对的。魔芋种在果树地里,会发生抢肥现象,因为魔芋的整个发育期间,吸收钾肥最多,氮肥次之,磷肥最少,需肥比例氮:磷:钾为6:1:8。魔芋在不同生育阶段对氮、磷、钾的需求也不同,在生育前期需肥量不大,当魔芋换头后需肥量增加,块茎膨大时达到需肥的高峰期。

魔芋病害管理

一、魔芋主要病害

1、魔芋软腐病 一种细菌性病害,生长期及贮藏期均可形成危害,是造成魔芋倒苗和贮藏期烂种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及球茎,出苗期芋尖弯曲,或叶柄、种芋腐烂;叶片展开后染病,初生湿润状暗绿色小斑,扩大后组织腐烂;病菌沿导管浸染叶脉、叶柄,出现水渍状条斑,有汁液流出,或叶柄基部溃烂。初发时植株,魔芋软腐病上部分小叶黄化,以后整个复叶枯萎,并引起倒苗。球茎染病,植株一边发黄,俗称“半边风”,全株发黄,叶片枯萎,球茎表面出现水渍状暗褐色病斑,向内扩展,呈灰色或褐色黏液状腐烂,有恶臭味。病菌除危害魔芋外,还危害茄科、十字花科、葫芦科的多种作物。病菌随病残体(病枝、落叶、病根、染病球茎等)、土壤或球茎中越冬,成为初次侵染的病源,贮藏期种芋可继续发病并向健芋蔓延。此外,田间操作不当,风吹雨打,凭借雨水、灌溉水及昆虫传播蔓延,进行再次侵染。雨水反溅、病株摩擦、农具、害虫传播,带病种芋还能远距离传播。发病最适宜温度25~30℃,高温高湿条件下易流行,最适pH值为7.0。6月上旬开始发病,8月下旬至9月上旬达高峰,随后气温下降发病逐渐停止。

2、 魔芋白绢病 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茎或叶柄基部及球茎,发病部位主要接近地面1~2 cm的叶柄基部。叶柄基部或茎基染病初期,出现水渍状呈暗褐色不规则病斑,后软化,致叶柄变褐色腐烂呈湿腐状,病株随后折断倒伏。湿度大时,发病部位附近长出白色绢丝状菌丝体和褐色球状菌核,形如黑色的油菜籽粒,病菌随后危害地下球茎,并引起球茎腐烂。

3、魔芋根腐病 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根部,严重时大部分根变黑腐烂,植株枯萎死亡。受害轻时,地上部叶片褪绿黄化,后期叶柄枯萎直至枯死,地下部球茎受到严重影响。一般排水不良的黏性土壤及大量施用厩肥和未腐熟堆肥的地块病害严重。

二、综合防治技术

1、 化学防治

(1) 土壤消毒 进行土壤消毒可有效减少土壤病原菌数量,控制其发生与传播。结合春季整地,对连作地块播种栽种前喷施农爱多氯溴异氰脲酸,或者撒施生石灰每亩用25千克、2千克硫酸铜撒施土表,翻挖,也可以在栽种时候用50%氯溴800倍液喷施种植沟,对土壤和农家肥进行消毒处理。

(2)种芋处理。在播前选种和晒种1~2 d的基础上甲基硫菌或者多菌灵精甲霜灵或者氯溴异氰等进行种子处理,然后晾干播种,可有效防治软腐病。

(3) 化学除草。播种后至出苗前20 d,当田间杂草密度较大时,用草甘膦、敌草快、草铵磷等兑水喷雾,可有效防除杂草。魔芋出苗散叶后用赢禧除草,对魔芋安全,除草更彻底。

(4) 药剂灌根。种芋出苗后,用50%农爱多氯溴异氰脲酸800倍液和甲基硫菌灵800倍液恶霉灵2000倍,进行灌根效果较好,使种芋和叶柄周围形成较好的保护层。

(5)病株处理。魔芋出苗后,经常到田间检查,当零星发病时,应立即拨除中心病株,并焚烧,及时挖出病土,并对病穴喷施农爱多氯溴异氰,控制发病中心,防止病菌传播蔓延。

三、 农业防治

(1) 选用耐病或抗病品种。一般挑选一些芽眼饱满,无破损、无伤口或者病虫危害、腐烂的魔芋。

(2)长距离调运易造成种芋受伤,利于病菌交叉感染,播种后发病重。

(3) 实行轮作倒茬。一般连作地块病害严重,应与禾谷类、豆类作物或牧草、绿肥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以减少田间病菌量。

(4) 推行间套作种植方式。根据魔芋属半阴性植物特性,结合实施区域的不同气候特征、种芋大小、肥力条件,其种植规格和方式各异。种植方式上采用魔芋-玉米、魔芋-果树、净种3种方式,种芋150 g以上,株行距30 cm×50 cm,种植6.6万株/hm2左右;种芋100 g左右,株行距30 cm×40 cm,种植8.3万株/hm2左右;种芋50 g左右,株行距20 cm×30 cm,种植16.65万株/hm2。采用魔芋-玉米套种,4~6行魔芋套种1~2行玉米(玉米种植为厢面一边,以便农事操作);魔芋-果树套种,所选树种应为中晚熟梨、苹果、银杏等;潮湿、日照短的地区应选择净种。以上种植方式均采取2 m开厢,厢间沟宽20 cm左右,沟深30 cm左右,以便于中耕管理、排灌和间接隔离病菌传染,通过间套作遮荫可降低魔芋发病率。

(5)提倡垄作栽培。根据魔芋喜湿怕水渍的特点,为防止湿害,在旱地以及缓坡地,改魔芋平作为垄作,垄沟深12~18 cm,垄沟宽25~30 cm。

(6) 提高播种质量。做好冬前深耕和春季整地、除净魔芋残茬工作。春季气温稳定,通常10℃以上才播种,高厢栽培,改平作为垄作,既可避免魔芋因田间积水而发病,又增厚了土层,增大了土壤昼夜温差,促进了球茎膨大和地上部分生长。

(7)合理增施钾肥。魔芋为喜钾作物,增施钾肥能提高抗病力。采用条状带沟施入。化肥不能直接与种芋或植株接触,以免烧伤表皮而有利于发病。魔芋需肥以钾肥为主,其次为氮肥,再次为磷肥,在施肥时配合钙镁肥一起施用效果会更好,每亩加2至3公斤左右即可。

感谢您的观看和支持,希望能帮您解决问题,如有不同意见可以留言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