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诗人与其他人唱和,描写山中仙人老翁,中间10字至今难解其意

王维诗中有一句是这样说的:“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意思是在圣明天子的时代是不应该有什么隐士的,东山客应该是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谢家,采薇则是用夏商周时代的典故,时间的跨度很大,从另一个侧面强调了前一句议论 的真实性。

反过来说有政治理想的人被迫隐居,一般都是在政治不清明,时局动荡的时代。当一个朝代失去生气走向迟暮,政权就会从内部开始腐败,当统治阶级内部全部变成尸位素餐混吃等死的人,这里也就没办法容纳外来的救星了。统治阶级睡着了,他们不想让人叫醒他们,岳飞如是,辛弃疾如是;或者是观念固化成印度那般,阶级之间不可逾越,出于对某些人种和阶级的歧视,将文人的晋升之路全部斩断,魏晋如是,元朝如是。

有政治理想的人都正直,还没有认识到世间的灰暗和中庸,也就容易旧居高位的当权者,因为锋芒太盛,刺痛了中庸的心。


明代诗人与其他人唱和,描写山中仙人老翁,中间10字至今难解其意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就是明朝人的一首诗,作者叫张萱,也是当时的一位才子,后来中了科举走入仕途,正准备大展拳脚做出一番事业以“上致君,下泽民”,不辜负自己的十年苦学,然而后来在一些事件中得罪了顶头上司巡抚大人,也许是新人的愤然,也许是对时局的彻底失望,张萱就此隐居,再不出仕。他写下的这首诗虽然是在描写别人,但其实字里行间也充斥着自己的情感。

奉和濲师赵相公怀山八咏用韵 其七 涌雪寒翁

明代:张萱

洞辟千年秘,寒深五月天。遥闻尘是玉,曾否火生莲。

坐石看云起,披裘对鹿眠。山中无甲子,高卧不知年。


明代诗人与其他人唱和,描写山中仙人老翁,中间10字至今难解其意


从题目上来看这首诗是与其他人唱和的作品,是一共8首的组诗中的第7首,主要的内容则是在描写一位寒翁,也有人说这位寒翁其实就是诗人自己,因为这首诗的创作年代不确定,所以这件事情也无从推断,我们来看诗的内容。

第一句是在大概描写时间和地点。洞府开辟以来,已经藏满了千年的苍茫和秘密,正是人间的五月天,山间却是幽深莫测,清寒彻骨。

第二句的意象非常华丽而缥缈,尘与玉,火与莲,在最不可思议的碰撞中,撞出一片氤氲之气,体现了山中与世外的天堑之隔,也是衬托隐居生活的缥缈如仙。在山中的日子不像在尘世,千百年也就是弹指一挥间,世间过去了千载万载,隐居的生活依旧没有什么变化。


明代诗人与其他人唱和,描写山中仙人老翁,中间10字至今难解其意


第三句具体的描述山间这位寒翁的生活,用的意象同样缥缈,衬托出一片仙云茫茫。坐在大石头上,看着云彩慢慢从天边升起、聚集,飘摇在万里长空中;披着厚厚的裘袄,对着山中的鹿睡着了。

云与鹿其实都有着隐士的特征,云在天空中没有任何束缚,只是随着自己的心情恣意飘来飘去,而鹿在山间,亦是如此,跑跑跳跳,自在无忧。而且鹿也是道士及隐士常用的意象之一,其本身就带有着仙气。


明代诗人与其他人唱和,描写山中仙人老翁,中间10字至今难解其意


最后一句则是对时间的进一步感叹,山中没有天干地支,没有六十甲子这些说法,高高的卧在白云之上,不知道世间是何年月。

高卧不知年,这是一种完完全全的出世,只有当世间的一切对自己都失去了意义,隐士才能够心安理得的彻底忘记历法的存在,不再关心世外的生活如何如何,只是躺在山间的石头上,看云卷云舒,过好自己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