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江街道開元中街社區:區域化“紅色”物業撐起老舊小區安居夢

涪江街道開元中街社區:區域化“紅色”物業撐起老舊小區安居夢

綿陽新聞網訊 今年以來,家住遊仙區涪江街道開元中街社區溫馨小區的廣大居民們,正一點一滴見證小區環境的巨大變遷。原本無人值守的五個小區出入口,安裝上了嶄新的門禁系統;原本雜亂無章、私拉亂接嚴重的電瓶車停車棚被清理,取而代之的是80個專業斷電保護充電樁;還有重新清理出的消防通道(如圖)、嶄新的警示牌、新建的小區活動室……

溫馨小區的新變化,源於一家“紅色”物業公司的入駐。

黨建引領物業公司具備“紅色基因”

溫馨小區是建設於1994年的開放式拆遷安置小區,因設施陳舊、老齡人口眾多等諸多原因,小區一直無物業管理,僅靠幾個社區公益崗位提供的保安、保潔勉強維持運轉。而這樣的小區在開元中街社區還有4個。前期,社區、街道也探索了引入社會化組織進行小區管理,但社會組織缺乏物業管理經驗和經費保障,各老舊小區逐漸淪為“社區沒有精力管、商業企業(物業)不願來、社會組織做不好”的尷尬境遇。

如何讓居民在儘可能少負擔物業費用的前提下,找到稱心如意的“好物業”?涪江街道將遴選的目光投向了轄區韓家脊社區成立的美舍宜居民生服務公司。

美舍宜居民生服務公司是涪江街道韓家脊社區2018年成立的一家集體資產控股的民生服務公司。公司由社區黨組織書記兼任董事長,聘任職業經理人負責公司運行,公司章程明確社區黨委的政治引領地位,確保社區黨委在決策層、監督層、執行層的作用有效發揮。

社區控股、黨組決策,決定了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保持微利運行的“紅色基因”。目前,該公司主要目標是發掘居民需求痛點和市場服務盲點,統籌利用轄區各類資源,把當前商業企業不願做,社會組織做不好的居民需求服務,運用市場手段來解決社會問題,滿足居民需求,帶動社區就業,為社區集體經濟造血。

社區主體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

“紅色物業服務中心更像是一個區域化‘大物業’,負責統籌資源,對各物業服務點(小區)進行全方位物業服務。”開元中街社區黨委書記薛燕告訴記者。該物業服務模式一改以往以單個小區為主體的物業運行模式,變為以多個小區(社區)統一差異化運行

的新模式,不僅節約了物業成本,更因有機統一的操作模式使得街道(社區)服務進一步下沉至小區。

物業工作人員從哪來?薛燕告訴記者,物業人員主要由三部分構成,一是物業公司自有專業化隊伍,如水電工、安保員;二是社區公益性崗位支持,這類崗位不僅可以解決社區弱勢群體就業,還能降低物業企業運營成本。“同時,各小區還將原本基層治理力量整合進物業管理隊伍。”薛燕介紹,各小區樓棟長、單元長等基層治理力量,按服務小區的時間、頻次等為依據,由物業服務公司發給薪酬,提高了居民參與基層治理積極性。

“新的物業服務模式,引入了志願者、樓棟長、公益性崗位、網格員等‘紅色細胞’,不僅使物業運營成本大大降低,還進一步將社區日常行政事務延伸到小區,使得居民需求能直接通過物業反饋至社區。”涪江街道辦黨工委書記袁宗聰告訴記者。

此外,記者梳理溫馨小區業主交辦事項簿發現,自入駐以來,紅色物業服務中心為小區居民解決大小問題20餘項,參與矛盾糾紛調解10餘起。

市場運作物業微利運行實現多方共贏

“我們一個月才交5元清潔費,卻享受了這麼好的物業服務,這種好事哪兒去找?”溫馨小區居民梁玉珍向記者感慨到,相比於其他小區1.5-2元/平的物業費,溫馨小區的物業服務簡直像“白送”。一邊提供著專業化物業服務公司的服務,一邊收取著幾元/月的服務費,即便是再低的人力成本,做到微利也顯然不現實。那麼,紅色物業服務中心該怎樣保持運轉?

記者瞭解到,除了針對各小區居民收取的5-10元/戶/月不等的清潔費用外,物業公司收入來源還有三部分構成:各小區公益性收入,如停車場、公共附屬設施設備收益等;區域化共建單位部分經費支持;政府、街道對老舊小區治理項目中的購買服務支出。

多渠道經費來源也離不開強有力的資金使用監管。依據規程,物業費每筆支出須得經小區居民議事會評議後進行列支,同時,每季度還將對物業收支明細進行公示。

“微利運行是我們搏擊市場的一個‘口碑之作’。”美舍宜居民生服務公司負責人鄭軍林告訴記者,正因為有了啃下老舊小區這塊“硬骨頭”的經歷,該公司得到社會認可,目前還收穫了亞東山水、教師公寓等多個高物業費小區的物業服務訂單。

“黨建引領、社區主體、分類施策、市場運作、社會參與、多元共治。”袁宗聰表示,這一物管模式,開創了社區管理有序、社會安寧穩定、集體經濟收入壯大的多方共贏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