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網絡規模部署按下加速鍵,萬物互聯時代將近

)IPv6網絡規模部署按下加速鍵。工信部日前發佈了《關於開展2020年IPv6端到端貫通能力提升專項行動的通知》,《通知》提出了三方面的具體目標:一是到2020年末,IPv6網絡性能與IPv4趨同,平均丟包率、時延、連接建立成功率等指標與IPv4相比劣化不超過10%;二是IPv6活躍連接數達到11.5 億;三是移動網絡IPv6流量佔比達到10%以上。

為實現以上目標,工信部要求,優化提升IPv6網絡接入能力。支持基礎電信企業對IPv6單棧專線開通給予九五折或更大力度資費優惠。

工信部還要求,加快提升內容分發網絡(CDN)IPv6應用加速能力。到2020年末,內容分發網絡支持IPv6的節點數達到IPv4節點數的85%以上;按地市級行政區劃,IPv6服務覆蓋能力達到IPv4服務覆蓋能力的85%以上;IPv6應用加速性能達到IPv4應用加速性能的85%以上。

IPv6網絡規模部署按下加速鍵,萬物互聯時代將近

業內人士指出,這意味著IPv6發展進入攻堅階段,很快會成為標配。

IPv6是下一代互聯網的核心協議,是下一代互聯網發展創新的起點。相較於地址資源枯竭的IPv4,IPv6網絡不但能夠提供近乎無限的地址空間,還具有協議簡化、靈活擴展、內置安全等諸多優點。在“新基建”提速的背景下,發展基於IPv6的下一代互聯網,將為5G、數據中心等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奠定基礎,加速驅動各行各業的轉型升級,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IPv6網絡規模部署按下加速鍵,萬物互聯時代將近

那麼,IPv6能否支撐起物聯網世界呢?隨著國內物聯網的普及,萬物互聯的時代已經開啟。然而,每一個設備都會採用到單一的IP地址,就IPv4的容積而言,IPv4並不足以支撐起上百億設備的市場。而IPv6能滿足萬物互聯時代巨大的IP地址需求,並且賦能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快速發展,不斷催生新技術新業態,因此IPv6被提上了日程。

IPv6網絡規模部署按下加速鍵,萬物互聯時代將近

除此之外,IPv6還有什麼優點呢?

一是具有更大的地址空間。IPv4中規定IP地址長度為32,最大地址個數為232;而IPv6中IP地址的長度為128,即最大地址個數為2128。與32位地址空間相比,其地址空間增加了2128-232個。

二是使用更小的路由表。IPv6的地址分配一開始就遵循聚類(Aggregation)的原則,這使得路由器能在路由表中用一條記錄(Entry)表示一片子網,大大減小了路由器中路由表的長度,提高了路由器轉發數據包的速度。

三是增加了增強的組播(Multicast)支持以及對流的支持(Flow Control),這使得網絡上的多媒體用有了長足發展的機會,為服務質量(QoS,Quality of Service)控制提供了良好的網絡平臺。

四是加入了對自動配置(Auto Configuration)的支持。這是對DHCP協議的改進和擴展,使得網絡(尤其是局域網)的管理更加方便和快捷。

五是IPv6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在使用IPv6網絡中用戶可以對網絡層的數據進行加密並對IP報文進行校驗,在IPV6中的加密與鑑別選項提供了分組的保密性與完整性。極大的增強了網絡的安全性。

六是允許擴充。如果新的技術或應用需要時,IPV6允許協議進行擴充。

七是更好的頭部格式。IPV6使用新的頭部格式,其選項與基本頭部分開,如果需要,可將選項插入到基本頭部與上層數據之間。這就簡化和加速了路由選擇過程,因為大多數的選項不需要由路由選擇。

八是新的選項。IPV6有一些新的選項來實現附加的功能。

下一代互聯網國家工程中心主任、全球IPv6論壇副主席劉東認為,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IPv6。對於中國來說,IPv6是一個非常好的參與全球互聯網治理的契機,應該利用這樣的機遇,掌握更多核心技術,在下一代互聯網的發展過程中增加中國的話語權。

在2017年之前,我國IPv6的發展則相對滯後,全球網絡內容服務商的IPv6支持率為25.4%,中國僅為5.0%。在應用方面,我國IPv6的產品極小,主流應用均未使用到IPv6,同時,國外由於技術限制,並未出口IPv6產品到我國,這導致我國對IPv6的需求並多。

2017年,中央發文推進IPv6規模部署行動計劃,至此,IPv6在中國迎來轉機。隨後幾年,IPv6得到快速發展。據2019《中國IPv6發展狀況》白皮書顯示,截至2019年6月,我國IPv6 活躍用戶數已達1.30 億。我國基礎電信企業已分配IPv6地址的用戶數達12.07 億。同時,我國IPv6地址資源總量達到47282塊,居全球第一位。

此外,IPv6活躍用戶量大幅提升。截至2020年1月,我國IPv6活躍用戶數達2.7億,佔互聯網網民總數的31%,相比行動計劃實施前,增長了近100倍。全國已有11.93億LTE用戶、1.99億固定網絡用戶,合計13.92億用戶獲得了IPv6地址。隨著物聯網、車聯網、工業互聯網快速發展,我國未來對IPv6的需求依然較大。

“IPv6和5G,其實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兩大支柱性技術,未來的物聯網行業將會大規模使用IPv6和5G,所以IPv6和5G將會成為萬物互聯時代最重要的基礎設施。”劉東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