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研究生靠啥來維持生活?

烽行動漫


菜鳥來談談吧,歡迎大家關注菜鳥!*^O^*

博士研究生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最高學歷,其一舉一動可是能引領大家的眼光。而看似風光無限的背後,沒有穩定收入來源的博士們在讀博的過程中也在為自己的生活發愁。那麼,他們到底有哪些收入來維持自己的生活呢?

國家獎助學金

尤其是博士研究生的國家助學金,是他們生活費用的主要來源。當然,獎學金也是,但其不具有普惠性,所以菜鳥重點說一下助學金。每所高校的助學金是不一樣的。最低的有1000出頭的,最高的菜鳥知道的是3500元每月,分為10個月發放。這是廣大博士研究生的最主要的生活費來源之一。

導師資助

這也是博士生活收入的一部分,很多博導都有一些項目和公司等等。他們會找自己的博士生幹一些活,都會給相應的費用,基本上是500元每月起步,多的不等,這個沒有固定的數目,按照導師的大方程度和收入程度來進行相應的分配,這個是導師說了算。

勤工助學

有些博士的收入還是比較緊張的,因此的話,還有不少的博士會帶一些本科生的課程,或者是幫助一些老師幹一些瑣碎的事情,也會獲得相應的生活費用,這都是一些比較常見的收入來源等等。

參加賽事

很多讀博士的同學,都有自己的項目或者是做導師的項目,都會參加一些論壇和比賽之類的活動,基本上都會獲得一些榮譽。還有一點,菜鳥也說一下,就是來自父母的資助,讀博士的同學都是成年人了,並不希望開口問父母要錢,但有時候卻不得不開口問父母要,這也是一件很無奈的事情。




菜鳥大師兄


答題/帥小西De--期待為您解惑!


2019年9月3日,小西聽了985大學一個傑青(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分享的學術報告。

報告後提問環節,有老師詢問了一個有意思的問題:為何您的團隊科研成果出得這麼快、多、好?有沒有什麼好的方法?

說出來的答案,也許出乎不少人意料。大牛的原話是"讓青年教師、博士後、博士生、碩士生沒有後顧之憂,安心搞科研"。

比如,他們團隊碩士生津貼(導師發放部分)是2-3000元/月,博士生是5-6000元/月。諸如學生家庭問題、青年教師落戶購房結婚、博士後留校或求職等都儘量幫忙解決。在給團隊成員希望的同時,並說明自己的需求、團隊的發展目標,大家一起努力前行。

小西分享今天的報告提問,就是想說導師補貼是博士生維持生活的途徑之一。

但是,各個導師給予的補貼額度差異很大,主要是看性格,不少經費充足(有勞務費預算)的導師未必會給博士生高補貼,如部分導師發放標準是5-800元/月。之前,我曾和2個雙非大學的博士生聊過,他們課題組導師發放的補貼僅有300元/月,國家補貼是1300元/月。

施一公院士曾在座談會中發言提議,繼2008年他、王小凡、饒毅三人聯合其他57人曾提議給研究生提高津貼獲得批准,物價上漲後的2017年應該再次提高研究生補助金。這個提議再次得到批准,且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

之後,就是讓博士生、碩士生激動的《教育部關於進一步提高博士生國家助學金資助標準的通知》,中央高校、地方高校博士生補助提升3000元/年。畢業的早,沒有享受到這樣的福利,不過我相信不少看到這篇內容的研究生可能有體會。

博士生除了國家補貼、導師助研津貼外,部分團隊還會根據博士生的科研成果,如發表的高水平文章給予不低的獎勵。比如,我們團隊就有根據中科院分區,對於學生為主(一作)的科研論文發一兩千到兩萬的獎勵。

換句話,就是這類文章導師能在學校獲得的科研獎勵自己不要,直接給學生,甚至還自己貼出去一部分。比如,小西有認識1個博一新生,3年碩士發了5篇SCI論文,其中4篇中科院2區、1篇3區。他說自己碩士期間團隊獎勵、各類獎學金拿了8萬左右。

不過,偶遇到部分不少的導師,尤其是助研津貼、畢業等,曾引發不少博士生和導師間的矛盾。比如,曾有媒體報道博士生持D挾持導師。

其實,聊到這裡,博士生維持生活的另外一個主要來源是家庭,尤其是老公或妻子。

讀到博士畢業,不少人均已29-30歲,未畢業之前就有成家。在我身邊,就有不少博士靠對象養家,自己完成學業,並爭取早點畢業出來養家的。最難的是2口子同時讀博,且有生小孩的,他們的壓力是他人無法想象的,我曾有在浙大讀博的本科同學就是如此。

至於,在讀博士生想要做點兼職,可能性不大。一是為畢業和多出成果好找工作,沒時間做這些,早上6點晚上12點在實驗室很常見;二是導師不會同意自己的博士生出去兼職,做一些無關的事情。這也是為何有不少碩士生放棄之前課題組,硬要出國讀博的原因之一,也是不太好意思的原因。

當然,優秀的博士生除了拿到團隊的獎勵,還有各類獎學金。比如國家獎學金、學校設立的博士生獎學金等(如某985校長拔尖獎學金特等的額度是9.6萬元/生•年)。至於學費的話,是有學業獎學金的,不用自己負擔,一等的還能結餘個一兩千。

9月1日,曾和一個做電池方向的博士生聊過導師補貼的話題,他們暑期的博士生補貼標準是200元/天,日常導師也有發3-4000元/月。相對來說,中科院體系的經費足、學生少,辛苦的同時也會發較高額度的助研津貼。

其實,高校也在嘗試改革,如限制部分經費匱乏博導的博士招生指標,甚至不給計劃。或者,有些學生要求導師在博士招生之前,將博士生的助研津貼(導師部分)提前打入學校指定賬戶,每月不低於1000元。

總之,讀博辛苦、難畢業、壓力大等的確存在,但是大部分博士生維持生活沒問題。

你熟悉的博士生,每個月拿多少補貼呢?靠什麼維持生活的啊?

小西的答題肯定有些許不到之處,歡迎各位朋友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小西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贊,這將是我答題最大的收穫!

帥小西De


一般的博士生導師俗稱老闆呢,都是有項目的。你在做課題的時候,就是幫老闆在做項目。一般的每月有兩三千塊錢嘛辛苦費。如果項目好啊,你這個專業是社會的熱門。五六千呢,也是有可能的。主要是看你的老闆,課題合作項目多不多。老闆的名氣大不大?如果是什麼長江學者啊,什麼院士,什麼特聘教援。那肯定是補貼很多。足夠你生活費用。


深思2485


你說一個沒研究過博士的人怎麼回答這個問題呢?你要是問我在中國百分之80的人怎麼養活自己…我可以回答:爸媽!是沒錯,不喜歡可以噴,實事如此何必猥瑣(~_~;)努力奮鬥吧,年輕人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