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正陽縣,曾名慎陽、淮陽、真陽,傳說因為一個陰謀改了縣名

河南正陽縣,曾名慎陽、淮陽、真陽,傳說因為一個陰謀改了縣名!

趙靠裙雖靠裙帶關係上位,但丟了大印可是掉腦袋的事情,誰也保護不了他。可李貴妃畢竟有手段,設了一個陰謀,瞞過了這件事。

河南駐馬店市轄下有個正陽縣。公元前118年,漢武帝在位時,設立了慎陽縣,這是正陽設縣之始。南朝劉宋時,改縣名為“真陽”。唐朝時,武則天將真陽改名為淮陽。此後縣名多有改變,甚至一度撤縣。明朝時,恢復為真陽縣。清朝雍正皇帝繼位後將“真陽”改名為“正陽”。正陽縣這個名字便一直沿用至今。

河南正陽縣,曾名慎陽、淮陽、真陽,傳說因為一個陰謀改了縣名

正陽縣

那麼“真陽”為何改名為“正陽”呢?

相傳康熙末年,真陽縣令李秉忠為官清正,深得真陽人民的好評。他在真陽任縣官三年,兩袖清風,身無餘財,本來是件值得稱讚的事情,可是有件事卻讓他犯難。康熙皇帝去世了,雍正皇帝繼位,李秉忠的上司汝寧府知府,為了討新皇帝的歡心,讓李秉忠拿出五千兩白銀恭賀新君繼位。

李秉忠哪有銀子呢?何況雪上加霜的是,那年又洪澇頻頻,連救災的銀子都籌集不到。李知縣也是個耿直人,直接對上司說:“真陽饑民無數,只有遍地的洪水,哪有銀子上供呢?請大人免去真陽的上貢吧。”當時,汝寧府知州臉色難看極了。

說來也奇怪,李知縣回府後,當天夜裡就死了。

河南正陽縣,曾名慎陽、淮陽、真陽,傳說因為一個陰謀改了縣名

影視劇中的清朝縣令

不久之後,朝廷派了新任知縣。這個知縣姓趙名靠裙,頭往右歪,說話聲音怪怪的。雖說長相醜陋,可歪點子不少,他想盡辦法向老百姓攤派苛捐雜稅,弄得真陽縣人民怨聲載道,哀嘆老天不長眼,讓前任的好知縣暴亡,換來了這個活閻羅。

正所謂官逼民反,當地有個叫任泰的農民,俠肝義膽,最愛打抱不平,他早就對趙靠裙恨之入骨。終於有一天揭竿而起,召集了十幾個志同道合的年輕人,計劃除掉趙靠裙。

趙靠裙也知道自己遭人恨,因此戒備森嚴。處處小心,白天不單行,夜晚經常換地方。任泰他們費了好大力氣才打聽到趙靠裙住的地方。一天晚上,他們悄悄潛入,發現門外有十幾個打手護衛,沒了辦法,只能硬拼。任泰一聲令下,十幾個年輕人同那些護衛打了起來。

屋裡的趙靠裙聽到打鬥聲、喊殺聲,來不及穿衣服,就跳窗從後門逃跑了。待任泰他們收拾了那十幾個護衛,踢開房門,發現不見了趙靠裙。他們在屋裡搜索一番,發現了大量的金銀和一枚銅印。任泰看著這個銅印就來氣,順手就扔到了池塘裡。

沒了大印,趙靠裙這知縣是沒發當了,而且丟了大印是要掉腦袋的。他整天躲在家裡唉聲嘆氣。他老婆這時得意了:“還不找我妹妹去,你在這裡唉聲嘆氣有什麼用。”

原來這趙靠裙的妻妹正是雍正皇帝寵幸的李貴妃。李貴妃聽了趙靠裙的訴說,想到趙靠裙是真陽縣令便計上心頭。

本來歷朝皇帝都將自己的名字視為獨一無二的存在,要是和他的名字重了就要改。雍正皇帝名叫胤禛,真陽縣的“真”字也有點犯衝,於是李貴妃便對雍正皇帝吹枕邊風:“正陽縣令是我姐夫,在任幾年,能力很強,也該升升了。”

河南正陽縣,曾名慎陽、淮陽、真陽,傳說因為一個陰謀改了縣名

正陽縣被譽為“中國花生之都”

不久之後,趙靠裙就去別處做知府了。新任的真陽縣知縣,一上任就貼安民告示,用的印正是“正陽縣印”。就這樣趙靠裙丟印的事情就掩飾過去了,而真陽縣也改名為了“正陽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