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之森》—这样的相遇已足够温柔


《萤火之森》—这样的相遇已足够温柔


每次读完一本书,都仿佛像是要和一个颇有好感并且相谈甚欢的朋友不得不说再见一样,而这个再见的含义,大家都心知肚明。彼此都明白,下次再见,不会再有初次认识时的感觉了,更大的可能是我们不会再有见面的机会了,即使偶尔还是会和其他人提到他的名字,或者用一些代词去代指,讲一些似乎真的存在过的他留给自己的意义,不过也只是“仅此而已”。可还是,忍不住的往后翻,生怕搁置着,就连认识的机会都给弄丢了,连甚欢的短暂交谈的机会都弄丢了。

大部分时间里我不是个合群的人,显得有些孤僻,和其他人格格不入。而又有许多时间里,我是能感觉到有朋友、有同类、有亲人的爱及惺惺相惜的,我心里住着一个冰冷的世界,可我不厌其烦地固执地寻觅着也记录着一些温暖的、温柔的、动人的瞬间,某些人,某些事物,某些存在或不存在的神秘物质。

我有关系很好的朋友,我喜欢和他们的相处模式,彼此之间,宠着,任性着,理解着,尊重着,支持着,陪伴着,最重要的一点是给足了对方空间——实实在在的空间和虚拟的却也尤为重要的对对方可见的那个空间。

我不确定他们是否也是那本总有一天会被翻到最后一页的书,但我很能确定与他们相识是我做过的为数不多的称得上有意义的事。

昨夜看了《萤火之森》,六岁的她因为迷路遇到了那个不能触碰人类的他,他用一根木棍牵引着她走出迷途。她一句明天还来,他便在那里等着,每一天都如此。

从此女孩“翘首以盼”着每一个可以去爷爷家度过暑假的夏天。她一点点长大,而他一直保持着初见时的模样。直到最后,无意碰到人类小孩的时候,他们才终于有了短暂的相拥。在此之前,他摘下自己一直戴着的面具,戴在她脸上,然后在面具上印上了自己的吻。

他消失的时候,我惊讶于自己泪点如此低的人竟然没哭,并非不感动,并非不惋惜,好像是见过、听闻过太多的生离死别,越来越能接受那些各有不同的对故事结局的安排,也包括各种命运所开的玩笑。

于我来说,他们这样的结局,也挺美好的。美好之处在于——总有一个人在老地方等着自己,总有一个人守着彼此之间的约定。想见一个人的时候,他也想见自己,想拥抱一个人的时候,他也想拥抱自己,喜欢着对方,对方也正好喜欢着自己。

这样的相遇,已经足够温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