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透】《我想》:我想和你在一起,隔着梦醒之间的距离

被淘汰的袁娅维唱火了《我想》

上周五晚湖南卫视播放的《歌手》竞演,唱着《I love you3000+我想》的袁娅维被淘汰了。这个从日本留学归来的80后湘妹子有很不错的歌喉,有很不错的歌唱技巧,尤其是在编曲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可惜《歌手》的500名抽样观众欣赏不了她,多轮下来她都未拿过好名次,最后还得提早走人,落得华晨宇都抹眼泪。

意外的是,袁娅维临走时把余佳运5年前的《我想》唱火了,唱得很欢快、很热闹,唱得她自己与许多观众都想谈恋爱了。

《我想》是余佳运大学生时的作品

《我想》是由余佳运作词、作曲并演唱的歌曲,创作于2015年3月(那时余佳运还是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大一学生),收录于2016年8月9日发行的《我想》专辑中。歌词如下:

我想要带你去所有的地方

把全部幸福都藏在你身上

我想你能就这样靠在我身旁

我想要带你去所有的地方

把所有美好都撒在你脸上

我想把你的世界全部都照亮

填满在你最灿烂美好的时光

Leo Style

一生总会遇到许多过客

错过一次就真的错过了(错过一次就错过了)

曾经你也是那人海之中的一个

我想我做了最好的选择

写过许多关于爱情的歌

谢谢你尊重了我的选择

我想着你就写了这首歌 简单的oh no..

想着想着就这样睡着了

我想要带你去所有的地方

把全部幸福都藏在你身上

我想你能就这样靠在我身旁

看着那太阳东起西落又天亮

我想要带你去所有的地方

把所有美好都撒在你脸上

我想把你的世界全部都照亮

填满在你最灿烂美好的时光

......

我想要带你去所有的地方

把全部幸福都藏在你身上

我想你能就这样靠在我身旁

看着那太阳东起西落又天亮

余佳运1994年10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从小喜爱音乐,2005年暑假偶然间参加浙江教育科技频道滚石唱片“新声夺人”歌手选拔赛,进入全国20强。13岁自学钢琴,16岁自学吉他并开始创作。2014年秋,在国外读完高中拿到伯克利音乐学院录取通知书。进入伯克利之后,余佳运连续3年都登上了学校的春晚。2016年,大学期间推出EP《幸福三部曲》(《我想》《和你》《再一起》),并在2017年8月底的大学毕业当天即推出与Jony J合作的单曲《Almost Home》。2018年1月,在网易云音乐主办的“硬地围炉夜·2017网易云音乐原创盛典”现场,余佳运和伯克利音乐学院校友JuliaWu、Panta.Q共同演绎了《依然》、《我想》、《Crazy》3首热曲。6月中旬,父母掏钱完成了他个人的第一次全国巡演——“不太火”(不仅没亏,还赚了一点点),真正走上了中国流行乐坛。

阳光而孤独的新生代

舞台上的余佳运高高瘦瘦,帅气阳光,骨子里是孤独的。他2012年去美国读高中,之后读大学,2018年回国,当了6年的“美飘”。在一次采访中他透露,当年求学时,他从机场哭到寄宿家中。

从余佳运到太一、到我们身边的许多90后、00后孩子,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孤独。

我儿子不到10岁时被我送去读寄宿学校。他小时候是出了名的调皮,一天到晚话多得很、多动得停不下来。但有一天我送他去上小学时他竟然说:“爸爸,我好孤独。”我说:“你个小屁孩,哪知道什么叫孤独!”

后来发现他的性格真的变了,不爱说话,也不爱动,可以一个人对着电脑或手机一整天。

独生子女没玩伴。加上改革开放后,许多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让孩子小小年纪就离家就学;还有一种情况是,许多家长为了养家糊口外出谋生,子女成了留守儿童。这两类孩子少了父母的陪伴与关爱,使得相当多的孩子养成了双面性格:在外人面前很阳光,内心却很孤独。他们敏感、自闭,很在乎外界的看法,患得患失,战战兢兢,犹犹豫豫,明哲保身;他们没有两肋插刀的知心朋友,不会全情投入、义无反顾去做一件事,不会轰轰烈烈要死要活去爱一个人。

这样的新生代创作出来的作品,更倾向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我怎么想,而不是表达我怎么做。如余佳运的《我想》——我想要带你去所有的地方……我想你能就这样靠在我身旁……我想把你的世界全部都照亮……

《我想》仅限于“我想”

下面来解读一下《我想》的歌词。

余佳运用他的“雾霾嗓”唱出《我想》。首尾都是一段耳机里慢悠悠的“我想要带你去所有的地方,把全部幸福都藏在你身上……”,这可以理解成梦呓,至少是自言自语。歌曲真正讲述的内容在副歌这一段:

一生总会遇到许多过客

错过一次就真的错过了(错过一次就错过了)

曾经你也是那人海之中的一个

我想我做了最好的选择

写过许多关于爱情的歌

谢谢你尊重了我的选择

我想着你就写了这首歌 简单的oh no..

想着想着就这样睡着了

“你”是茫茫人海中的一个,“我”差点错过了,幸亏“我”做了最好的选择,而“你”也尊重了“我”的选择,于是就有了“我们”的爱情。

当面不敢说,在梦里却说我想带你去哪去哪、去干什么,这是哪门子誓言?能当真吗?

歌词里面有4句值得重点讲一讲:

“谢谢你尊重了我的选择”——男女平等,尊重对方。但同时也缺少了男人的野蛮性、权威性。

“想着想着就这样睡着了”——想着想着心爱的人就睡着了,这是什么爱情?这是没兴趣做的功课吗?真正爱一个人,会激动、狂躁、失眠,恨不得天天见面、时时黏在一起。

“我想你能就这样靠在我身旁”——只是靠在我身旁?为什么不是我抱着你到天亮?你听崔健在《一无所有》里唱得多霸气: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我要抓起你的双手,你这就跟我走……

“yes,no,no,呵呵”——是的,啊不、不,呵呵:矛盾,犹豫,吊儿郎当。这样一副懦弱的模样能够获得爱情么?

95后男歌手罗之豪的声线更亮堂、温暖,他唱的《我想》比余佳运的更清晰,却少了那份忧郁、梦呓感。开头说的袁娅维更是唱得欢乐、激动,就像正跟着心爱的他“去所有的地方”。

余佳运说:“我想做出好的音乐,这并非是别人所谓的一句好听,从和弦的变换、乐器的配合、旋律的起伏到歌声的轻重,我都希望是完美的。”

有网友在“知乎”上探讨为什么余佳运不火,北京某高校学生Kkkkkhalil分析说:首先,rnb风格在华语乐坛的影响力吸引力不太够,国外也已经衰微很久了,这是音乐周期,潮流所决定的大环境背景。再者,他的个人音乐风格不算特别突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宣传不够。现在资本运作太重要了!为什么一些歌的点播率那么高?粉丝力量是一方面,但绝不能忽视背后运作团队的能力……优秀作品如何破除资本约束脱颖而出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余佳运讲的只是音乐的技巧。是的,在《我想》里,我们听出了美式的R&B曲风,听出了节奏的强烈与变化,听出了混音的创意;Kkkkkhalil说的只是造星的外部环境,《我想》等余佳运的歌为什么不火?关键在于内容不能直叩人心。

再看看网友对《我想》的评论——

只有一点甜:人有时候真是奇怪,喜欢的人得不到,得到的不珍惜,在一起的怀疑,失去的怀念,怀念的想相见,相见的恨晚,终其一生,满是遗憾。

枪亡:上天很有意思,猫喜欢吃鱼猫却不能下水,鱼喜欢吃蚯蚓鱼却不能上岸,你喜欢她她却不喜欢你。人啊总喜欢自己没有的东西,其实猫吃老鼠也很香,鱼吃虾也很快活,你不去爱她也能够很幸福,可是猫最爱吃的还是鱼,鱼最爱吃的还是蚯蚓,你最爱的还是她。

余佳运的歌跟相当多的中国流行歌曲一样是线性的,没有层次,没有纵深,没有哲理。

看来,网络时代,跨界很重要,多学科的融合很重要。玩音乐的,也要研究哲学、经济与心理,研究社会,把握时代脉搏,与社会人互动,知悉他人的需求,不做自闭者、自恋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