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給古陶瓷做鑑定(11)——康熙琺琅彩花卉紋碗

我給古陶瓷做鑑定(11)——康熙琺琅彩花卉紋碗

我給古陶瓷做鑑定(11)——康熙琺琅彩花卉紋碗

這是一隻“康熙年制”四字藍料印章款紅地花卉琺琅彩碗。如果參照有關康熙琺琅彩碗的形制及其綜合特徵進行比對,是無可挑剔的。但若瞭解了它的來歷,恐怕十個人就有十個說法了。

有人說潘家園裡擺賣的東西95%都是真的;有人說,潘家園裡的東西,全是地攤貨,哪裡還有真東西?能在地攤撿漏淘寶的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在這樣的輿論背景下,這樣的康熙琺琅彩碗擺在地攤上,誰會把這個碗,當成真正康熙官窯琺琅彩買到手呢?而且買了一個之後,追問賣主是否還有,過了一段時間,還是在潘家園地攤上,從這個賣主手裡又買到了另一隻。這就是這個寫著“康熙年制”四字藍料印章款紅地花卉紋琺琅彩碗的真實來歷。

我給古陶瓷做鑑定(11)——康熙琺琅彩花卉紋碗

買碗的人是我本人,憑著什麼依據認定它就是偶爾露真容的乾隆官窯琺琅彩呢?

第一,離不開傳統經驗鑑定即通過看器型,看彩料,看畫工,看款識,看釉光,看修足工藝。不但對大清“康、雍、乾”琺琅彩有過深入的研究,而且手裡有多件“康、雍、乾”琺琅彩實物標本。可以說,“康、雍、乾”琺琅彩是我收藏的“熟客”之一。(見圖片3、4、5、6。)

我給古陶瓷做鑑定(11)——康熙琺琅彩花卉紋碗

我給古陶瓷做鑑定(11)——康熙琺琅彩花卉紋碗

我給古陶瓷做鑑定(11)——康熙琺琅彩花卉紋碗

我給古陶瓷做鑑定(11)——康熙琺琅彩花卉紋碗

但僅有經驗鑑定即主觀認定還不夠。還必須進一步求證,用證據說話。沒有證據支撐,也不能證明它就是康熙官窯琺琅彩,即使你自己堅信不疑,別人不一定認可它。那麼,也只好落得個孤芳自賞!所以用證據證明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

第二,用隨身攜帶的200倍顯微鏡,仔細觀察琺琅彩碗上的自然老化痕跡,就是不可或缺的了。痕跡鑑定是必須的,“自然老化”才是關鍵。首先排除人為做舊,再看老化痕跡。經檢測,這隻康熙琺琅彩碗的高溫釉上,有變色氣泡、破口氣泡、釉面混溶等自然老化痕跡。(見圖片7、8、9、10、11)

我給古陶瓷做鑑定(11)——康熙琺琅彩花卉紋碗

我給古陶瓷做鑑定(11)——康熙琺琅彩花卉紋碗

在檢測自然老化痕跡的同時,還檢測到低溫彩釉上有脫色、腐蝕麻坑,局部自然脫落等。(見圖片12、13、14、15、16、17)


我給古陶瓷做鑑定(11)——康熙琺琅彩花卉紋碗

我給古陶瓷做鑑定(11)——康熙琺琅彩花卉紋碗

此外,還在碗的底足,藍料印章款及器身等部位檢測到傳世品共有的特徵——使用痕跡。(見圖片18、19、20、21、22。)

我給古陶瓷做鑑定(11)——康熙琺琅彩花卉紋碗

我給古陶瓷做鑑定(11)——康熙琺琅彩花卉紋碗


我給古陶瓷做鑑定(11)——康熙琺琅彩花卉紋碗


經過上述第一經驗鑑定(主觀判斷)和第二自然老化痕跡顯微鑑定(客觀技術鑑定)有證據證明對這隻康熙官窯琺琅彩的鑑定結論是肯定的。

至於它的成交價格,可想而知。

撿漏,即使在今天的地攤上,也不是不可能。事實證明,潘家園以及其它地方的王家園,李家園,劉家園的地攤上有沒有真貨,是否有漏可撿,還不是很明瞭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