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何圍棋熱象棋冷?

黃應秋


圍棋以出神入化般的天女下凡,令人遐想萬千,時而楚楚動人,時而無影無蹤,想我的時候不期而至,媚態百生,難捨難分。在最佳時間遇到了你,卻又不辭而去,如雲裡霧裡,只見綵衣不見汝。

象棋則是一個武士,披甲執銳,永不後遁。在戰鬥民族的字典裡,沒有一個逃兵,都戰鬥在第一線,除非阿斗"樂不思蜀",否則兩軍相爭勇者勝。

仙女贏得了格格爵號,被請進皇官,列為貴族四大家族"琴棋書畫"之一,成了陽春白雪,高端優雅,愛者眾,近者寡。

武士征戰,四海為家,成了大眾之友,大街小巷老少竟相邀請登門入室,餘暇相互切磋。下里巴人,大眾情人。

歷史上,陳毅、粟裕新四軍圍棋成風,連勤務兵老陳轉業在食司,獨領風騷,我們皆尊為陳老總。

而八路等全軍,朱總司令、彭副總司令,喜歡象棋,全軍上下皆莫以為楷模。當然,大國總理更是象棋高手,抗戰中逼和象棋天王謝俠遜,轟動中外。

我愛仙女圍棋是國粹。

我也敬武士象棋是國寶。


夏雨風


在民間,實際上是象棋熱;在競技方面,才是圍棋熱。

這是因為,中國象棋的行棋規則很固定,炮翻山,馬走日,象飛田等等,只要記住了,對任何人都不是難事。

而圍棋的行棋規則,看起來很簡單,然而,就是一個死活定式,也有先後手和點眼的各種妙著。因此,學會怎麼走圍棋太容易,但要想走好圍棋,又比象棋難得多。

我們可以看到,大街小巷上都有下中國象棋的各類人群,不分老少,不論地位品級,三教九流皆可樂於其中,而且不乏高手,更有擺地攤贏殘棋的騙子,可誰又見過擺圍棋殘棋的騙子呢?

中國的圍棋熱,大概是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的,那時候的宋祖德、聶衛平、馬曉春等等,其名氣不亞於現在的美女影視名星。當時,不僅國內有各種名目繁多的賽事,中、日、韓三國的賽事也不少,可謂圍棋人才輩出。二十一世紀後,也許是人們的社會活動面更大,生活節湊更快以及生活內容更豐富多彩,下圍棋的人反而減少,而下中國象棋的人卻仍然很多。

中國過去的士大夫階層,除了道德文章,還要懂琴棋書畫,不一定全懂,至少也要懂一兩樣,否則算不上士大夫,也被人輕視。那個時候的棋,也就是圍棋。帝王將相們,文人雅士們,一邊品茶,一邊對弈,在休閒博弈中談論國事,褒貶人物,策劃謀略,議論詩文。

圍棋之所以能夠走上高雅殿堂,是因為圍棋行棋的思想,更符合中國的傳統文化。

其一,黑白二子無等級之別,當位之時便有其勢便有其用;

其二,輸贏不在誰吃掉誰,而在佔地多少,生存空間才是取勝之道;

其三,行棋沒有平局,哪怕勝四分之一也是勝,也就是時間概念亦不可忽略;

其四,行棋的先後有補差,執黑先行有利,便須貼子。等等。

由此可見,圍棋的行棋思想源於《易經》思想,還有老子思想。她體現了一種公平競爭,體現了一種無為而為,體現了一種自強不息的精神。

為什麼圍棋在東亞國家能夠生存並且流行,而在歐洲國家推廣不開?主要原因,就是東亞國家的思想文化受中國的影響很大,而歐洲國家與中國思想文化相差甚遠。



一夫82


圍棋起碼在東亞普及了,中國不是獨大,又有許多世界大賽,獎金又高。當然這只是我們看到的現實,歐美肯定是沒關注的。中國象棋在世界範圍內中國沒有對手,世界上就沒人陪你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