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醒了

诗人海涅曾说过

“冬天从这里夺取的,春天会交还与你”

这一年我们度过最特别的冬季末尾

没有了团聚畅谈

没有了出玩游乐

只有网络上不断递增的数据

焦虑与担忧不可避免交织着

但是,你仔细地听

春天脚步其实正在努力的走来

洋县,醒了

从2月底开始

我们疫情数据慢慢减

从每天递增到变无增0

全省从一级响应调整为三级

从红一片的地图恢复了白色

突然很喜欢地图上的这种白

陕西逐步有序恢复店面营业及复工

与此同时

洋县,醒了

洋县,醒了

四月开始是洋县最美的季节整座城市鲜花盛开

空气中,似乎都有香甜的味道

蓝天白云下,最适合拍照赏景

洋县,醒了

醉美洋县

朱鹮之乡,生态洋县

总有一种漫山遍野的美景

温暖你的心,走进你的梦

洋县,醒了

尤其是春天的洋县

青山绿水,百花齐放

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众多小山村藏匿其中,看似不起眼

却个个都是一幅水墨山青

令人魂牵梦绕

洋县,醒了

白墙红瓦,山头斜阳映衬的炊烟

沉睡在悠长历史中的古镇

守护着千百年来固有的生活方式

山水之间犹如一颗明珠的华阳古镇

吸引着游人踏着古石板

去感悟历史的厚重

洋县,醒了

渐来的春风,细雨的娇柔

一片朦胧绿意,不禁引人遐思

恍惚之间终于体会韩愈的诗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洋县,醒了

自然风光优美、历史文化厚重的洋县

每一处都令人倾心

不信你看!

洋县,醒了

洋县,醒了

洋县,醒了

要是想把可以吃的春天带回了家。

还差点“山珍野味”~


荠荠菜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春寒料峭之时,别的野菜还未见踪影,荠菜就已经生长于田野山头了。

洋县,醒了

早春的洋县菜场里,都能看到荠菜的身影,野生的荠菜味道更为浓烈,人工养殖的更为粗壮。通体翠绿,叶子鲜嫩,特有的蔬菜醇香是让人迷恋它的原因之一。

一碗荠菜大馄饨,荠菜特殊的鲜味融入肉糜,去了青草气,又能解肉馅的腻,伴着汤汤水水一起下肚,像是抢先尝到了春天的滋味。

洋县,醒了

马兰头

关于马兰头最初的认知,是小时候和小伙伴们跳橡皮筋时唱的儿歌《马兰开花二十一》:“小皮球,圆又圆,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唱着马兰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但是好多洋县春日的餐桌上必定有它。

洋县,醒了

经过了一个寒冬的洗礼,马兰头在乡间的田埂,或者路边潮湿的空地上冒出嫩绿的芽儿,挤挤挨挨地样子充满了生机。

挑马兰头,要手拿一把小剪子,一手捋叶,一手将嫩梢剪下,剪下的菜梗要刚刚微红,太红的菜梗会柴硬。

洋县人吃马兰头,就是越简单越新鲜。最常见的吃法就是和豆腐干一起切成末凉拌,加些花生碎和麻油一拌,就是一道很好的下酒菜。

洋县,醒了

香椿

作为野菜界的榴莲,口味重是香椿的标签之一。爱的人爱极,恶的人则怎么都耐不了这浓郁的气味。

不过,无论好恶,当瞧到香椿的影子,就意味着:春天来了呀!

洋县,醒了

北方又将香椿裹面糊炸的“香椿鱼儿”的做法,或是腌制香椿的小菜;洋县人则多与鸡蛋同食,其中香椿炒蛋就是最经典的吃法。

洋县,醒了

香椿香味独特,馨香馥郁;而鸡蛋甘醇,中和了香椿过于强烈的浓郁滋味。二者同食,鲜而不腻,仿佛将春日一口吞入肚。

“雨前椿芽嫩如丝,雨后椿芽如木质。”吃香椿,定要赶早。一旦过了谷雨,香椿嫩芽不复。

洋县,醒了

鱼腥草

与香椿一样,鱼腥草同样也是野菜界中的“重口味”。洋县人一般都是凉拌着就吃了,反正还是爱的人爱极,恶的人则怎么都耐不了这浓郁的气味。

洋县,醒了

豌豆苗

豌豆是洋县很多农家必种的蔬菜之一,随意地撒下些种子,过些日子,突然发现已经绿成了一片。

洋县,醒了

地道的豌豆头,是用手从豌豆上摘下来的,一朵又一朵碧绿粉嫩,真正地嫩得能掐出水来。

炒时只需油盐两样,将锅烧热,多加些油,然后将豌豆头极快地丢下锅,略炒几下就可出锅。

洋县,醒了

满目翠色,满口清芬,略嚼几下就成了绿汁,一盘炒豌豆头只几筷子也就没了。


野葱

野葱是个很神奇的植物,像是葱和蒜的混血儿,它还有个更洋气的名字——薤白。比起前几种青翠新鲜显山露水的野菜,野葱应该是最低调的一种了。

春天萌发的时候,夹杂在草丛里的纤细叶片,一不小心就会被忽略,比起蒜的形象似乎也更接近葱。

洋县,醒了

唯一能证明身份的是略膨大的地下鳞茎,整个春夏都是采收它们的好季节。

小蒜头的气味辛辣,丝毫不逊色于大蒜,鳞茎用糖和盐腌制后,那就是糖蒜的味道,而且是越嚼越香。

洋县,醒了

一口野菜,是舌尖上的踏青,也是儿时的回忆,更是挥不去的乡愁。对于有“野菜情结”的洋县人来说,没有野菜的春天,是不完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