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ipi醬的人生排序:非要“六親不認”才是獨立新女性嗎

多大的人,在父母眼裡,都是孩子。

即將遠行了,父親總是問,這個準備好了嗎?那個準備好了嗎?媽媽總是問,這個帶不帶?那個帶不帶?

我們做兒女的時候,常常體會不到父母的心情,會覺得他們囉嗦。

如今自己做了父母,靜下來的時候,看著寶貝熟睡的樣子,忍不住去想:有一天他長大了,迫不及待的想去外面的世界,迫不及待的想掙脫我的懷抱,頭也不回的走掉,我將會是多麼的失落。

可是現實是,他一天天的在長大,那一天很快就會來臨。


paipi醬的人生排序:非要“六親不認”才是獨立新女性嗎


paipi醬作為一個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女子,除了新晉網紅,又多了一個獨立新女性的標籤。追溯這個標籤的來源,不得不想到她在一檔節目中提出的人生排序。

最近幾年的娛樂圈總是不太平,很多大咖都人設崩塌。所以,人設這個東西還真是有點反噬性。你從人設中收穫了多少好處,就得付出多大的代價。

不知道paipi醬這是真性情,還是賣人設,畢竟連社會我綺姐這樣的獨立女性,都人設打臉了。

這個排序還真的頗有爭議。

感覺哪裡不對,但又說不出哪裡。

能絕對執行這個排序的人,大概是能成就自己的人生吧。可是在中國還是蠻難的。

中國是人情社會,很多道理人們都懂,可是礙於人情並不能這麼做。這就造成了很多為難的局面。

也可以說這個排序相當西化,在西方國家,兒女長大後相對獨立,兒女和父母之間有一定的距離,paipi醬這個排序沒有問題,只是實施起來有一定的困難。


paipi醬的人生排序:非要“六親不認”才是獨立新女性嗎


若說這是新女性的排序,那麼相對而言的傳統女性的排序,肯定是把自己放在最後一位的。

1孩子——2伴侶——3父母——4自己

還有人會覺得把父母放在最後一位,於心不忍,孩子伴侶父母並列第一,自己是最後一名。

這樣的人,通常被稱作“付出型”的代表。

而長期被“付出”的對象,習慣了這種模式,會將這種“付出”視為日常,畢竟生活中,人們做不到時時感動。

因為事事付出而壓抑自己,又很容易變成“索取型”的人。

這是一種非常不符合能量守恆的關係,是能量失衡的。

誰該在第一位

如果說這是個排序,我倒寧願把這看作是時間的分配。

父母、伴侶、孩子都是我們心中最親近的人,他們對我來說都是最重要的,我也不願給他們排序,只是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能分給他們的關注也是有限的。

paipi醬的排序肯定是要在一定的背景下解釋的,斷章取義肯定是有爭議的。

外婆在我高考之前病重,媽媽每天跑去照顧她,爸爸外地打工,我也只能住校了,她偶爾來看我。在這個特定時期,我想對於媽媽來說,母親是最重要的,因為涉及生死的問題。

表姐在生寶寶期間,父親查出了白血病,因為要照顧小寶寶和恢復自己的身體,她也沒有時間去照看自己的父親。所以說,所有的事情都有不同的維度和輕重緩急,也不是簡單的排序說得清的。

1

並非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就是自私,主要是看彼此獨立的程度。

把自己排在第一位的人,常常被傳統思想認為是自私,這裡其實有個度的問題。

有的父母,愛子女勝過愛自己,他們能將自己的一切都給兒女,但是你若是說我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把父母放在最後一位,他們是接受不了的。


paipi醬的人生排序:非要“六親不認”才是獨立新女性嗎


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的人,大概有兩種。

一種是定位明確,以自我成長為人生目標的,自己的時間都花在自我提升和成長上。

另一種是真的自私的人,以舒服和享樂主義為人生目標,摒棄一切讓自己不舒服的人和事,包括父母。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自己強大了才能更好的照顧別人,問題是有些人壓根就沒想過照顧別人。

2

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人,常常是傾注太多成長的希望。

所有的付出都是要回報的,天下就沒有不求回報的付出。

有些家長認為自己對子女的愛是不求回報的,但是如若子女真的不回報,他們也無法做到心如止水。

雖然愛的初衷不以索取為目的,但是仍然有期待。

這裡仍然有一個度的問題,以犧牲自我來換取孩子的成長,這樣沉重的代價依然落到孩子身上,這樣的機會成本,肯定要孩子賺回來,其實想想對孩子是不公平的。


paipi醬的人生排序:非要“六親不認”才是獨立新女性嗎


但是關於事業與孩子的平衡問題,這也是一種哲學,連撒切爾夫人這樣的鐵娘子都做不到平衡,其實關鍵是,我們應該不放棄任何一次與孩子共同成長的機會。

孩子需要陪伴也需要好的榜樣,教育裡最萬能的一句話:就是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我們應該常常思考,孩子需要什麼,我們能給他什麼。

那些天天給孩子穿衣,喂孩子吃飯,那些待孩子如眼珠一般呵護的家長,也許不是真的愛孩子,是為了滿足自己內心的需要。

你在什麼都幫他做的時候,就已經給他判定了他什麼都做不好,他什麼都不會的前提。

3

把父母放在第一位的人,確實容易沒有自我。

這是一個非常混淆的概念。古語云:父為子綱,這在封建社會就沿襲下來,於是就有很多在民國時期的貴公子與家庭反目,尋求自我的橋段。

很多的傳統思想也強調:“孝順孝順,順者為大。”

但是,父母與子女因為共同生活了一段時光,有著共同的生活習慣,但是因為所處時代不同,人生經歷也不大相同,必然會有著不同的生活理念。

如果子女一味順從,父母又事事插手,必然會有矛盾。再如果子女順從父母,配偶又不願意順從,這就造成了家庭矛盾。


paipi醬的人生排序:非要“六親不認”才是獨立新女性嗎


把父母放在第一位的人,也分兩種。父母是有智慧,做人做事讓人由衷欽佩,自己尊敬父母,在人生迷茫的時候,願意徵詢父母的意見,但是會經過自己的思考。

第二種是沒有主意,事事依賴父母,沒有走向獨立的人。父母強勢,子女弱勢。這都不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因為沒有邊界感。

哪怕再親密的關係,都需要一種邊界,太過親密的關係,向來都不是正常的,那代表著彼此不是獨立而成熟的個體。因為一把年紀心理還不成熟的人,大有人在。

4

伴侶放在第一位,是早些年一個比較流行的觀點。

因為現代社會,以家庭為單位,那麼家庭中,最重要的基礎就是夫妻關係。

說實話,如果沒有孩子,把伴侶放在第一位是很容易的。但是有了孩子很多人並非做得到伴侶第一位。

孩子因為小需要更多照顧和引導,常常會忽略伴侶,但是把伴侶放在孩子之前,對家庭是有好處的。

夫妻是家庭的核心,如果夫妻關係不在,那這個家庭的某些關係就失去了聯繫。

而且對於孩子來說,不過分關注他,對他的成長有好處。


paipi醬的人生排序:非要“六親不認”才是獨立新女性嗎


家庭和睦,父母恩愛,對於孩子理解愛,學習愛人,與情緒的穩定,性格的形成,都有一定的好處。

其實,無論是古代沿襲的封建禮教還是現代新思想和新觀念。百花齊放都是好的,人們越來越關注自我的成長,每家情況不同,不可相提並論。

但是,父母都是愛子女的,這種愛的輪迴,讓愛變得剪不斷理還亂,我們每個人都是身兼數職,即是子女又為人父母,既是媳婦女婿,將來又將成為婆婆、丈母孃。

愛也要建立在尊重的基礎上,我們做父母的時候,多想想自己做子女的不容易;做子女的時候,多思量自己為兒女的操勞;做婆婆的想想自己做媳婦的委屈,常常換位思考,是不是能不一樣。

人生排序這樣的事情,除了語出驚人、博眼球的效果之外,大概沒有任何意義。無論誰的人生排序,都只是個人基於不同人生的不同理解。愛,最容易讓人忽視的就是共同的成長,共同成長的夫妻、父子、母子、兄弟,每一個不肯放手的愛人,都有一個長不大的對象。


paipi醬的人生排序:非要“六親不認”才是獨立新女性嗎


新女性意味著,出脫於任何人的依附,哪怕是父母,那也意味著所有愛著她的人,都是精神上足夠成熟和睿智的人。

新女性是自己想當就當的嘛,也不見得那麼容易,不然這世上哪有那麼多的樊勝美,這樣的姑娘又要經歷過多少的人生考驗,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新女性啊。

人生最大的難題,不就是在有限生命裡,達到一種平衡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