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控降”三管齊下 恆大開啟新一輪戰略轉型

3月31日,恆大發布2019年度業績:全年實現合約銷售額6011 億,核心利潤408.2億,資產負債率77.9%,淨負債率159.3%,現金餘額2287.7 億。

同日,克而瑞研究中心也發佈一份《2020年一季度 中國房地產企業操盤榜》,中國恆大在操盤金額和操盤面積兩大指標上都高居榜首,繼續領跑一季度市場。

儘管面臨一季度非常情況的衝擊,但恆大業績表現更加優異,意味著“高增長”依然是恆大今年的關鍵詞。但越是站在高處的人,越是擅長俯瞰全局。在“房住不炒”大背景下,面對當前房地產發展大環境,恆大發展戰略也隨之調整轉型,高增長、控規模、減負三管齊下,引領中國樓市進入更穩定的發展車道。

高增長:到2022年要實現銷售1萬億

任何一個行業的垂範企業,最終都要靠業績說話。而作為中國樓市的執牛耳者,恆大的領跑意義,甚至被業內認為是促進整個樓市穩定健康發展的“定海神針”。恆大在這方面肩負著更多的使命與責任。

因此在發佈會上,許家印也公佈了恆大未來三年的高增長戰略目標:今年要實現銷售8000億,到2022年要實現銷售1萬億。而據業內估算,這個目標達成,恆大在行業領軍的地位無法撼動。

而恆大的底氣,除了來源於恆大品牌效應、多年積累的龐大客戶人氣以及不斷創新升級的產品使受眾的親睞程度越來越高等原因之外,還來自於龐大優質土儲及“網上銷售”的巨大優勢。恆大有2.93億平米的巨量土儲,今年總可售面積1.32億平方米,可售貨值1.27萬億,按照64%的去化率保守估算,可輕鬆完成8000億銷售。

同時,恆大網上售房體系已經打磨得相當成熟,一種讓所有人喜聞樂見的營銷模式風靡全國,使銷售能夠線上線下兩條腿奔跑,產品受眾面早已突破了傳統營銷效果的極限。這也為恆大來來了首季度的 “開門紅”:銷售額1465億大增23%,銷售回款1133億大增55%,均為行業第一,刷新公司季度銷售及回款最高紀錄,為完成全年銷售目標提供了有力保證。

“增控降”三管齊下 恆大開啟新一輪戰略轉型

許家印宣佈恆大全面實施新戰略

控規模:到2022年土地儲備降至2億平左右

隨著樓市回暖加速,預計二季度房地產市場復甦將更加明顯,供求跌幅也將進一步收窄,最終走向正常狀態。在這種前提下,市場尤需“穩”字當頭,“提質控速”成為行業共識,而“控速”的集中表現就是控規模。

許家印表示,“控規模”就是要嚴控土地儲備規模,實現土儲負增長,未來三年,恆大每年要降低3000萬平方米左右,到2022年降低到2億平方米左右。

年報顯示,恆大擁有2.93億平米土地儲備,一二線城市佔比67%,此外還有大量未納入土儲的舊改項目,足以支持未來數年發展。因此恆大適度減少拿地,充分利用現有土地儲備,既能確保公司的持續發展,還能大幅減少支出,為新戰略的實施提供有力保障。

這時有些人也許會產生疑問,恆大嚴控土地儲備規模,是否會對其高增長目標產生影響。其實“控規模”和“高增長”並不存在矛盾關係,當下國內的房地產土地開發,早已從原來的粗放型開發進入到了精細型開發階段,形成“向品質要效益”特徵,附著在土地上的房地產價值較以往已經放大了很多倍,單位土地上的效益產出能力也在激增,保證房地產企業實現高增長。

我們也發現,這些年恆大產品在市場上越來越熱銷,由產品表現出來的價值也在不斷走高。這些都與恆大過硬的產品品質、強大的管控能力和團隊執行力有關。在產品方面,恆大不斷打造環節精品提升產品品質;管控方面,通過標準化運營實現成本持續下降;管理方面,形成高素質、強執行力的團隊,這都是其他房企無法比擬的優勢所在。

而在 “高增長”、“控規模”等恆大新發展戰略推動下,恆大“減負”計劃也開始實施:把有息負債每年平均下降1500 億,到2022 年要把總負債降到4000 億以下。使負債率達到行業中低水平。

“高效發展、穩健前行”是恆大發展新戰略的主特徵,“一增一控一減”協同發揮作用,一個新的行業領軍者,也在向我們闊步走來!

“增控降”三管齊下 恆大開啟新一輪戰略轉型

恆大一季度銷售及回款對照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