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受争议的辅导员:“我太难了”。导员制度废存争议,难分高下。

“辅导员,啥时候开学啊!”——要等通知,咱也不清楚;“辅导员,你看咱们学费退吗”——这个,咱还得看学校,咱也不清楚。辅导员表示我太难了。

这就是我这两日与辅导员的真实交流,因为受到隐情的影响,班里也会有同学向我提问,“你说咱着学费,住宿费啥的能退点不?”确实是真真切切的想法,因此这段时间与辅导员的交流变多了起来。

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高校辅导员,他们到底扮演着一个怎样的角色,辅导员制度的争议又从何而来呢?

最早的辅导员是从何而来呢?

饱受争议的辅导员:“我太难了”。导员制度废存争议,难分高下。

  • 大家熟知的“双肩挑”辅导员制度与辅导员的故事,是出现在1953年,由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提出并建立的,其实最早的追溯,还有另一个故事,早在1937年,在我国的中国工农红军大学时,就出现了辅导员,它最初的诞生是为了培养工农红军的革命思想,可以说现代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很好的继承和拓展了先前的经验。

那么,辅导员在高校中到底扮演一个怎么样的角色呢?

饱受争议的辅导员:“我太难了”。导员制度废存争议,难分高下。

  • 我认为高校辅导员的性质,相对于高中的班主任,其思想指导的作业会更加突出一点,我简单的总结了下,他们的主要职责有以下几点,1.请假批复;2.学生安全;3.宿舍公寓管理;4.班级评奖评优;5.综合素质评价;6.心灵辅导;7.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远远不止这几个方面,其中包含了衣食住行,安全等等。总的来说,辅导员的工作就是繁杂,忙碌,一条主线就是围绕着学生。
  • 但是辅导员制度却一直饱受争议,有人甚至认为大学辅导员制度是大学的耻辱,这是为什么呢?

辅导员制度的废存争论

饱受争议的辅导员:“我太难了”。导员制度废存争议,难分高下。

  • 很多高校的学生会感觉自己并不是学校的主体,常常会感叹到,如今的大学就是辅导员的大学。支持废除辅导员制度的人们认为,大学辅导员制度是行政教育的怪胎,他们认为辅导员对学生的管理过于管控,大学里的完全没有自由风气,学习,考证,比赛,立项,开会等等,明明有很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却不得不参与其中,不然就是思想教育,处分。

这里,做为一名在校学生,与辅导员接触也较多,谈一谈我对其看法。

饱受争议的辅导员:“我太难了”。导员制度废存争议,难分高下。

我认为,辅导员制度发展至今,与我国的特殊的教育体制是相适应的,辅导员是大学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环节,对于一些弊端问题,也是需要重视的,大学的主体呢,应是广大学生和科研教师们的,这样高校才能出成绩,出人才,辅导员作于教育资源的一种,穿插在学生中间,帮助和指引学生们,更多的是让我们认清自我,督促着我们拟定目标。

在具体的工作当时,因为其工作职能的繁杂,很多情况下需要学生干部的帮助,每一份工作都需要耗费很多精力。


(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关注我们。我们之后将继续推送更新,期待您的关注与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