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可怕了!原來情緒會造成這麼大的後果

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發脾氣,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當我們無意識地將自己的情緒負面情緒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孩子從小感受到的都是父母暴躁的情緒,那麼他的內心就會感到恐懼。恐懼就成了一種機制。

我們會發現,大多數孩子在父母吼他的時候,都是不說話,其實那是他的心裡遭受創傷的一種表現。往往我們吼孩子是可以讓孩子暫時安靜下來。或是變得乖巧聽話。但這只是暫時的。只能解決眼前的一些問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長此以往,孩子的潛意識裡就會認為,當自己的親人或是其他人用嚴厲的方式對待自己,才是愛自己的。那這也就是為什麼會有人長大以後會有受虐傾向的原因。

太可怕了!原來情緒會造成這麼大的後果

難道讓孩子聽話,除了暴力的方式就沒有其他的方式了嗎?孩子雖然小,但他們同樣需要被尊重。我們不喜歡被別人用暴力的方式對待,我們的孩子也是這樣的。只有當孩子感覺到好的時候,他們才能做得更好。

有一本書叫做《由內而外的教養》。說的是有一位德國的工程在修鐵路的時候發生了嚴重的事故。他的前額葉在這次事故中受到重創,經過搶救,他奇蹟般的生還了下來。可是,一向脾氣溫和的他,脾氣變得非常暴力。在他去世後,他的遺體被美國一所大學研究之後,發現他之所以有這樣的行為。是前額葉受損導致他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當我們生氣的時候,我們的理性大腦就不起作用了。大腦就會變的不理智,會情緒化。

那麼如何控制我們的情緒,讓我們的理性大腦重新發揮作用呢?我們在情緒要爆發的時候,首先需要給自己一個空間和時間,調整一下自己的情緒。這裡有很多種調整自己情緒的辦法。

方法一:30秒呼吸法。當我們出現情緒失控或是有負面情緒的時候,我們可以將我們的右手放在心臟上面。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感受心臟的跳動,深深的吐一口氣,再緩慢的吸氣,持續五秒。在這個時候你能試著想一些值得感恩的人或事兒。慢慢的我們情緒就會變得平和。這種方法在我們緊張、焦慮、憤怒等情況下都可以用。

太可怕了!原來情緒會造成這麼大的後果

方法二:暫停法。我們可以在情緒不好的時候選擇一個安靜的地方。這個地方我們稱他為暫停角,對於暫停角的理解有一個關鍵之處。那就是不能夠用於懲罰,只能夠安撫情緒。那我們可以對這個地方進行選擇。比如說我自己在家裡的積極暫停角,就是我書桌。擺放一些我喜歡的書,有時可以放些鮮花。當我有情緒的時候,我就跑到這個地方,安靜的和自己待幾分鐘。我就會發現自己的情緒就平復下來了。 這個方法我們也可以教給我們的孩子。當然,這個積極暫停角要讓我們的孩子自己去佈置去起名,家長支持和幫助就可以。不需要給孩子任何的建議,因為那是屬於孩子自己喜歡的空間。可以告訴孩子,當你感覺不好的時候,有時候我們會生氣,這是正常的情緒。這時候,我們需要點時間冷靜下來。咱們來建個特殊的地方吧,不是懲罰你的地方,而是一個你喜歡的地方。

太可怕了!原來情緒會造成這麼大的後果

方法三:接納法。我們首先要接納情緒,其次是接納人和事。因為如果我們不接納情緒,就會產生新的負面情緒。情緒疊加就更加難以調節了。比如說,當你為了因為孩子不能自主學習而感到焦慮時,可是孩子自己卻又做不到。同時,你又告訴自己說,我不應該焦慮。你就會抗拒這個焦慮,然後產生憤怒沮喪急躁這樣的情緒。因為你情緒的產生會更加影響孩子的學習效果。因為孩子的注意力會在媽媽的情緒上,而不是學習上。但如果你接納當下焦慮這個情緒,知道焦慮是提醒你需要找到一種方式幫助孩子。那你可以就自然地,全然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行動上面,如何幫助孩子的方法上。比如看育兒書籍,上家庭教育課程等等,這樣比抗拒焦慮的情緒要好很多。這就是我們為什麼先要接納情緒。其一,不接納情緒就會產生新的負面情緒。抗拒情緒,就會加重情緒。接納情緒,才有利於調節情緒。第二呢,只有接納情緒,才能更好地調節情緒來改變現狀,不讓自己被情緒帶走。焦點放在如何做的行動上面,當我們接納情緒後,我們還要去接納人和事。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因為我們所經歷的任何事情發生必有利於我。透過事情的發生,讓我們看到自己需要成長的方向。如果我們一味的把精力都沉浸在一件事或者其他人那裡。我們呢,就沒有精力去思考事情帶給我們的成長與收穫。往往我們因為把焦點放在了失去,而不是得到的地方。就會讓自己沉浸在負面的情緒裡。所以,當一件事情發生並讓我們產生情緒時,我們要在意我們得到的,而不是失去的。用接納的心態去面對人與事,那我們的情緒必然會平和。

太可怕了!原來情緒會造成這麼大的後果

說了這麼多,你學會了嗎?讓我們行動起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