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生物—產能釋放疊加產品拓展,規模效應有望逐步體現

安信證券發佈投資研究報告,評級: 買入。

天壇生物(600161)

事件:天壇生物發佈2019年度報告,實現營業收入32.82億元,同比增長11.97%;歸母淨利潤6.11億元,同比增長19.94%;扣非歸母淨利潤6.10億元,同比增長20.63%;加權平均ROE為16.72%。公司利潤分配預案為: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0.60元(含稅),每10股送紅股2股。

四季度業績增速有所波動,毛利率持續上升趨勢明確。分季度看,公司19Q4實現營業收入7.62億元,同比下降12.81%,歸母淨利潤1.44億元,同比增長27.76%。公司19Q4收入端同比下滑,預計主要是由於白蛋白批簽發存在季度間波動(19Q4批簽發85萬瓶,環比下降32.86%),影響公司短期發貨;而利潤端同比明顯增長,則主要與去年同期成本及費用計提較多有關。毛利率方面,2019年公司整體毛利率為49.85%,同比提升2.68pct,這與公司進行子公司間血漿調撥,提升總體投漿規模、提高產能利用率與產品收率、控制生產成本等因素有關。並且,我們預計,隨著公司生產規模的提升及經營管理的改善,公司毛利率有望持續提升。期間費用率方面,2019年公司期間費用率整體維持相對穩定,其中銷售費用率7.05%(+0.25pct)、管理費用率6.99%(+0.34pct)、研發費用率3.62%(+0.02pct)、財務費用率-0.68%(-0.31pct)。

公司採漿量持續穩健增長,產能瓶頸突破帶來規模效應。採漿端,根據公司公告,2019年公司漿站拓展工作穩步進行,其中蘭州血制獲批涇川漿站,公司漿站數量增加至58家;成都蓉生宜賓漿站、武漢血制大同漿站、鄖陽漿站鄖西分站正式採漿,在營漿站增加至52家。公司採漿量繼續穩居行業首位,2019年達到1706噸,同比增長8.8%。新冠肺炎疫情使公司漿站自春節假期後全面停產,但截至20Q1末,公司漿站均已恢復採漿。雖然目前公司日均採漿量尚未達到疫情前水平,但隨著疫情影響的逐漸消退,同時公司後續加強採漿宣傳以及新漿站持續貢獻增量,公司2020年採漿量有望與去年基本持平。生產端,根據公司公告,公司為解決擴大產能問題,成都蓉生在成都投資14.5億元新建永安基地,上海血制在雲南投資16.55億元新建雲南基地,兩大生產基地設計產能均為1200噸,隨著未來逐步建成投產,公司有望通過內部資源的調動和共享,充分發揮規模效應。目前永安基地土建施工已完成約80%,安裝工程施工約完成70%,預計有望按預期投產。

產品管線有望不斷豐富,終端網絡助力銷售快速增長。根據公司公告,2019年公司血製品銷量實現快速增長,其中白蛋白、靜丙、特免銷量分別為413萬、331萬、237萬瓶,同比增長10.80%、15.13%、26.83%,預計白蛋白與靜丙貢獻85%以上收入,產品結構仍相對單一。為豐富產品結構,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其中八因子與人凝血酶原複合物已申報生產並納入優先審評,重組八因子、層析法靜丙已處於III期臨床階段,重組凝血因子VII處於臨床前中試階段。隨著在研產品的逐步上市,公司噸漿利潤有望不斷提升。同時,公司持續推進終端醫院網絡建設,擴大進入終端的數量和比例,根據醫院的學術影響力對醫院進行分類,加強重點區域核心醫院的進入和推廣工作。2019年,公司覆蓋終端總數達15114家,同比增長28.3%,其中藥店覆蓋5017家,同比增長36.11%,進入標杆醫院31家、重點開發醫院52家。隨著公司學術推廣與終端覆蓋的持續加強,同時疊加新冠肺炎疫情對靜丙市場教育的正面提振效應,公司未來銷售有望持續快速增長。

投資建議:買入-A投資評級,6個月目標價43.20元。我們預計公司2020年-2022年的收入增速分別為16.0%、18.1%、17.1%,淨利潤增速分別為22.9%、22.2%、20.4%,成長性突出;給予買入-A的投資評級,6個月目標價為43.20元,相當於2020年60倍的動態市盈率。

風險提示:產品價格波動風險、政策風險、安全性風險、整合不及預期、研發進度不及預期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