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当部长的经历会给你带来什么呢?

六点的小张


在大学期间,能够真正地将自己的课余时间花费在图书馆的人不多,能够利用好大学课余时间的人也不多。即使你大二不当部长,你也不一定能够坚持到图书馆。而且在任职部长期间,你同样也可以拥有自己的私人时间,同样可以去图书馆学习。\r

从某种角度来讲,当部长确实会耽搁些时间,不过,如果你在班级里没有担任职务的话还是建议你担任部长,担任这些职务对自己自身锻炼还是评奖评优都是有大大的好处。\r

大二自己当部长后就不一样了,你会成长得非常迅速。或许在整个过程中你看到自己所收获的东西并不明显,但是当你大三退了下来,回想之前所经历的,或是遇到相同的活动的时候,你就会惊喜地发现你之前的经历给你带来的是一笔巨大的财富。\r

因为这些为人处事、遇到问题的解决能力东西不是书本上能学习得到的,到你工作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其实很多我们书本上学习到的东西都用不上,跟实际结合不起来或其实实用的是基础。





幼稚鬼开心鬼


很多人都觉得这个部长很厉害,其实部长啊,感觉离我已经很遥远的样子。因为以前没有想过要当部长。但是到了大学,我这个大学很小,竞选部长的又不多。于是我是大二当上的部长,在当时的学生会里面本质上算一个冷门部门,一年到头也主办不了什么活动,很是清闲。本以为是这样,没想到一天到晚还是有很多事给你做,不是开会就是帮其他部门开展活动,可以说自己部门沦为给别人帮忙的后勤一样。而我在当时又是属于很堕落的那样,每天无所事事也不想管事,非要我出面的情况之外基本见不到我人,所以造就了年底我这个部门面临要被撤掉的后果。

面对这么个后果,我才突然的反省自己:我TM这些日子都干了些什么?看着自己的部员以后可能被分到其他部门,还有可能就地解散;想着以前我的部长是怎么语重心长地说着把部门交给你,你要好好干的话,我突然觉得自己好混蛋。

可以说那个暑假我回到家想得最多的事就是该怎么挽救和弥补,那时候是没有知乎,学校的事在当时我有莫名有股子倔气,不想和家里面或者其他熟人讨论。所以在大三上学期刚开始的时候我就毅然决然在报道日期提前了半个月的时间回了学校,回来后全身心投入到学生会工作中,每件事都亲历亲为,顺便把小学弟们也操作得晕头转向。

我的想法很简单:我之前没做好,想着现在弥补回来,就多做一点。但就是这样,依旧有人看不惯你,以小人之心来恶意揣摩你的行为和言辞。说之前都不怎么管事的,现在突然积极,肯定想往上爬,也不知讨好给谁看什么什么类似的言论基本每天都能听到。说实话,当时我还真没放在心上,一是当天实在太忙了,根本分不开心去细想这些话里的刺;二是我也本着澄心可证的心态,想着我就想干好自己的工作,让自己以后毕业后多一份安心。

后续就是我在自己的任期内保住了我们部门,之后部员们接任后主动申请改革,把原来的部门改头换面换成了一个之前没有的发展部门,直到我毕业都很被重视。不得不说,他们做得比我好很多。

所以作为一个部长,我最大的体验就是:我们要认清自己的责任,有对一个组织履职的,有对上级尽职的,还有得对下级尽责。作为一个中坚力量,你要切实发挥好自己的职能规划,不要在意其他人可笑的看法。坚持本心,努力工作就是当一名部长最该有的体验!


Hunter郑


1.角色的转变。自己思维能力的提高,当了部长就要统率好一个部门,负责一项项完整的活动。大一可能只是你的学姐学长让你去干什么,干什么,都是分配好的工作。对思维的锻炼可能不是很足,但当你成为了部长,你就需要考虑好每项工作,以及结合部员本身为他们分配工作,考虑以及应对活动中发生的各种紧急情况,同时对部员的完成情况作出一种反馈。在活动完成后还需要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发现以及弥补不足。

2.与老师关系更加密切,抗压能力的提升。当了部长,你会直接联系老师,而这些老师都是你宝贵的资源。你可以询问他们一些专业知识,也可以比赛时邀请他们当指导老师。同时你也要面对老师的指责,哪项工作哪项工作没做好…

3.人际关系能力的提高。你当了部长就要考虑部门的人员交往,例如一些团建活动也是出于这个考虑所进行的。因为基本只要一个部门的成员很积极,活跃那么你们部门的工作进行的都不会很差。当然啦,你还可以认识一众小学弟小学妹~哈哈哈

如果有机会有时间,去试试也是很不错的。

(本人担任过某校学生会的部长,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哦~)


豆豆de零记


可以培养你怎么去管理一群人,合理的分配工作量。怎么去和上级老师和下级成员打交道,增强你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做肯定是好的,要在大学多参与活动


金陈所至


绝大多数没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