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全面深化改革 保持體系加速

4月1日,記者從延安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延安改革部署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延安市委高度重視改革工作,按照有利於增添發展動力、有利於保持社會大局穩定、有利於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的改革要求,抓早動快,高位推進,系統謀劃了137項改革任務,明確了改革重點“任務書”“時間表”和怎麼改、怎麼抓的“路線圖”,全面深化改革持續保持加速度。建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任務體系、指標體系、政策體系、標準體系、統計監測體系和考核評價體系。

教育方面;今年將出臺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實施意見,完善公辦幼兒園成本分擔、動態調整機制,在全市推行校長職級制改革,建立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機制,深化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管理改革,規範就近入學登記和新生錄取程序,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今年將新建高新區第一中學、高新區第一小學及幼兒園,讓群眾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資源。

醫療方面;將深化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面實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完善託管機制,推動延安第二醫療集團向縣域延伸,推進整合型醫療服務體系建設,落實“體醫融合、資源共享”的健康促進政策,讓群眾享有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健康服務,推行縣、鎮、村一體化管理改革,在洛川、子長等地開展緊密型醫共體試點,持續推進“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

就業方面;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體制機制改革,完善促進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下崗轉崗職工等就業創業機制,完善勞動關係協調機制,建立健全保障農民工工資和清理中小企業賬款制度,激發其建設延安的積極性和加快發展活力,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由企業與技工學校、延安職業技術學院、職業培訓機構等採取企校雙師帶徒、工學交替培養的模式,因需培養,促進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就業。

養老方面;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全面推進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複合式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讓老百姓看的起病負擔得起。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健全社區服務功能,推廣寶塔區共享餐廳經驗,吸引社會資本和社會志願力量參與養老服務,讓老年人能安享晚年。

對於在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方面的改革,延安市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不斷完善城鄉居民醫療保障制度改革,建立了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保障”體系,對重特大疾病進行專項救治,持續提高群眾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

基本醫療保險方面;將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封頂線提高到20萬元;建立健全城鄉居民門診大病政策,將腎透析、器官移植後抗排異藥等重特大疾病納入門診大病報銷範圍;將國家醫保談判藥品全面落地,納入基本醫保報銷範圍。

大病保險方面;將城鄉大病保險起付線由2萬元降低至1萬元;提高大病保險封頂線至20萬元;提高大病保險報銷比例,首段報銷比例由50%提高到60%。

醫療救助方面;建立了城鄉居民醫療救助制度,對重特大疾病患者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報銷後,給予二次醫療救助。

延安改革的實際行動,接地氣、有影響力和感召力的改革實例,努力形成全社會關心改革、支持改革、參與改革的氛圍,匯聚起全社會參與改革、支持改革的強大合力,讓延安人民有更多改革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