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登.帕克斯—记录巴西贫民窟且参加70年代美国社会运动的摄影师


那个记录了一个巴西贫民窟中孩子一生的摄影师——高登.帕克斯


也许五十年代在纽约成功的时尚摄影生涯为帕克斯带来了财富和更高的声誉,并且成为了他隐藏自己锋芒的掩护,因为到了六十年代,似乎作为他对自己时尚摄影的一种反转,帕克斯拍摄出了更多的摄影作品来展现繁华的城市中令人惊愕贫穷,以及在这种贫穷之中的痛苦、绝望、和惨淡的生活。

高登.帕克斯—记录巴西贫民窟且参加70年代美国社会运动的摄影师

图4. Family Day Begin, Rio De Janeiro, Brazil, 1961.

这一类作品的代表是帕克斯在1961年时到巴西里约热内卢贫民窟中拍摄的一组作品:Flavio。在图4《Family Day Begin(家庭日开始)》中,帕克斯从一个自然人的高度俯拍Flavio全家在周末清晨的状态:在仅有的一张大床上,满满地挤着包括父母在内的8个人;连婴儿床里都睡着两个相对小些的孩子。拍摄的主角,这家的一个男孩子Flavio正从床上坐起来穿袜子。摄影作品的题目暗示这是景象应该来自周末的早晨,并包涵了一种令人痛心的天真——无论这种天真是来自这种骇人的贫穷下依旧存在的"家庭日"的概念,还是孩子Flavio对这种贫穷的麻木与乐观。帕克斯选择用黑白摄影的方式,并有使用有限的曝光来让墙壁呈现出一种恐怖的黑色,这种黑色和其中暗显出的不洁净之感与挤在床上的一家人身上的白色与灰色形成一组耐人寻味的对比——似乎他们在这种贫穷中仅仅拥有的又是这世上最珍贵的一种东西。


高登.帕克斯—记录巴西贫民窟且参加70年代美国社会运动的摄影师

图5. Flavio's Neighbor's Corpse, Rio de Janerio, Brazil, 1961

高登.帕克斯—记录巴西贫民窟且参加70年代美国社会运动的摄影师

图6. Flavio Amuses Smaller Brother and Sisters, Rio de Janerio, Brazil, 1961

从图5和图6中,帕克斯展示出法国摄影理念对自己的巨大影响。帕克斯在这组作品中一方面渴望展现的是骇人的贫穷将Flavio一家人生活逼迫到一种绝望的境地;另一方面又展现出Flavio及他周围的孩子们是如何在这种绝望中嬉戏,娱乐彼此,并对这种贫穷的处境毫无知觉的样子。图6 《Flvio Amuses Smaller Brother and Sisters(Flvio娱乐他的小兄弟姐妹)》这张作品中Flvio用一张杂志彩页遮住了自己的脸,仿佛佩戴了面具。但在另一些照片中,Flavio的境遇则完全没有了这种他幼小的心灵面对贫穷的残酷时的游刃有余。在一张Flavio被小儿麻痹症困扰的照片中,以及他死于同样疾病的邻居小男孩的照片中,画面上就只剩下连挣扎都无能为力的孩子,和残忍的围困着他的绝望如图5,《Flavio邻居的尸体 Flvio's Neighbor's Corpse》。


高登.帕克斯—记录巴西贫民窟且参加70年代美国社会运动的摄影师

图7. Untitled, Harlem, New York, 1967.

1967年,帕克斯再次回到纽约,如他在1958年拍摄哈勒姆黑人帮派头目的时候一般,再次深入到纽约底层的深处,去寻找那些与千里之遥的里约热内卢平民窟中相通的东西:镜头中那种赤裸的,真实的生活,和画面中那些顽强的孩子,以及他们的母亲。在这些展现出贫穷的作品中,家庭中的父亲形象几乎完全是缺失的。帕克斯的镜头下,那些贫穷家庭中的男性从来不单独出现——他们要么是完全缺失,要么就在合照的时候躲在家人的后面。这种处理颇为耐人寻味。


70年代美国社会运动中的黑人摄影师——高登.帕克斯与穆斯林领袖玛尔喀木X——以及你没见过的泰森照片


从70年代起,帕克斯开始有计划地拍摄社会变化,集会活动,和当时重要的,却又在主流文化中趋于边缘化的人群,比如在美国的黑人穆斯林。

高登.帕克斯—记录巴西贫民窟且参加70年代美国社会运动的摄影师

图8. Malcolm X holding up Black Muslim Newspaper, Chicago, IIlinois, 1963

图8是一组拍摄60-70年代美国黑人穆斯林领袖玛尔喀木X的照片,可以看出帕克斯在用摄影作为记录的同时,也希望展现出对象人物以及作为摄影师的自己的趣味,以及对象个性化的一面。设想在那个黑人被种族隔离的时代,在美国这个基督教氛围浓郁的西方社会,黑人穆斯林的境遇可想而知。帕克斯对这个群体的关注,某种程度上又成为他对贫穷人群关注的一种延伸。


从一个可能片面的宏观角度观察,二十世纪的美国摄影师始终是以法国摄影的理念为基础进行创作的;但是当美国摄影师处在诸如纽约这样的繁华高密度都市环境时,他们又显得像意大利摄影师:强调明暗的强烈反差所带来的艺术效果,并且,在图像中构建不少观念感强烈的线条。诸如乔.梅尔柔梅兹Joel Meyerowitz、斯蒂芬.朔尔Stephen Shore、和尼古拉斯.尼克森Nicholas Nixon这些著名的美国二十世纪摄影师都有不少作品呈现出这些特点。帕克斯,作为一个没有任何学院背景的自学成才的摄影师来说,可能比大多数他的美国同行都更接近法国摄影的风格。法国摄影,自从安德烈. 卡特兹André Kertész (1894-1985)和亨利. 卡蒂尔. 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2004)以来,一直奉行着一种从市井生活的细微之处发现戏剧化的瞬间,然后通过取景来确定一种这个瞬间与整个场景的关系,进而产生一种趣味。亨利.卡蒂尔.布列松将这种方法总结为"决定性瞬间":事物的真相在那一刻从现实的表象中凸显出来,昭示出一种不常见的关系。这同时基本也概括了帕克斯的摄影风格。他是一个以,用他自己的话说: "以镜头为武器"的摄影师。这句话意味着他一直以来把摄影当作一种宣扬人文主义精神,同时反对社会罪恶的手段。这意味着,摄影成为手段,而不是目的——这似乎与德意志摄影师的理念大相径庭了。


纵观帕克斯60多年的摄影生涯,他无论在哪里,面对着哪一种人群,摄影师一直以来寻找的似乎都是一种人的本性中顽强的气质,和一种介于挣扎和希望之间的神情。

高登.帕克斯—记录巴西贫民窟且参加70年代美国社会运动的摄影师

图9. Muhammad Ali, Miami, Flrida, 1966

高登.帕克斯—记录巴西贫民窟且参加70年代美国社会运动的摄影师

图10. Energing Man, Harlem, New York, 1952

图9与图10,在穆哈默德.阿里与一个纽约哈勒姆平凡的市政工人的脸上,我们能看到这种相似的神态。这便是来自于帕克斯这个出生于美国卡萨斯州底层非洲裔美国人背景的摄影师所熟悉的气质。基于法国摄影理念和美国独特的政治社会变迁,他的一生都在为这种气质着迷,并且用镜头追寻着携带这种气质的人的脚步。在摄影机的两端,镜头前和镜头后,在捕捉这种气质的同时,高登.帕克斯他自己也是这种气质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