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登.帕克斯——记录帮派领袖的摄影师也为生计拍过商业片?

那个记录帮派领袖的摄影师——高登.帕克斯


帕克斯与同时期的另外一位美国摄影师伊瑟尔. 巴德利Esther Bubley (1921-1998)的风格很接近。巴德利作为那个时期相对稀少的女摄影师,帕克斯则作为同样因为社会偏见而少见的黑人摄影师。但二人的关注点都是人的生活本身——他们的镜头都充满活力,都是在法国摄影理念之上发展出的关切。另一方面,帕克斯对摄影的看法也让他的作品更贴近新闻摄影。他通过对固定题材的反复拍摄来构成一个摄影叙事(Photographic Essay),叙事的每一个单元是通过一个画面和摄影师为画面所起的名字构成的。这些叙事单元连接起来,构成一种连续的观察。通过这样的方式,和数个这种摄影叙事的罗列,观者还可以得到一种这些叙事内容之外的启示:那就是摄影师对这些问题的态度,以及他的立场。


在帕克斯自己的摄影作品中并没有表现出摄影师对这些理念层面的反思,而是,帕克斯身体力行地贯彻着摄影作为一种宣传手段的理念。帕克斯是在没有多少教育背景的情况下接触到摄影的。他出生在1912年的堪萨斯黑人隔离区。在他25岁这一年,他从一个二手商店购买了他的第一部相机。在1942年,以他摄影师的身份受雇于农场安全管理局(FSA),并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他一边着手承接一些列商业摄影的项目,一边开始深入芝加哥和纽约的底层市井生活,并开始发展出他自己偏向法国摄影的风格。在1948年,帕克斯拍摄了一个系列作品,题材是在纽约哈勒姆(Harlem)地区的一个叫做Red的黑人帮派领袖。这个系列《哈勒姆的帮派领袖(Harlem Gang Leader)》为帕克斯赢得了声誉。


高登.帕克斯——记录帮派领袖的摄影师也为生计拍过商业片?

图1. Red Jackson,Harlem,New York,1948


这张名为《Red Jackson》的作品(图1)是帕克斯很有代表性的摄影作品。画面中的人物——一个相貌平凡的年轻非洲裔美国人,他的面孔被一种惨淡而凛冽的阳光照亮,而他的目光仍然深陷于阴影之中,以至于我们看不清他的眼睛。在这张悬浮于黑暗中的惨白面孔上,我们能看到某种麻木与残忍并存的气质。人物穿着很朴实的衣物,似乎显示出他虽然身为帮派领袖,但绝非富有。而画面最有趣的地方出现在他看似漫不经心之中用嘴唇叼着的烟。这颗烟的前面是一面窗户上残破的玻璃,而此时图像中的人物正在窗后望向外面。这块有裂纹的残破玻璃在此时的光源下呈现出一种灰色且惨淡的状态,再加之其与那颗烟的位置关系,好似这玻璃是人物口中吐出的烟。从象征的角度来观察,这块脆弱的,残破的玻璃又是挡在这个人物和外面世界之间唯一的东西。这就是我上文所提到的:通过捕捉一个戏剧化瞬间来构成一种趣味化的叙事。


高登.帕克斯——记录帮派领袖的摄影师也为生计拍过商业片?

图2. Red Jackson with Child, Harlem, New York, 1948.


在对帮派领袖Red的拍摄中,帕克斯在用一种即时性手法记录帮派日常活动的同时,也拍摄Red和他年幼的儿子之间嬉戏的照片(图2),孩子略带恐惧的眼神能给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帕克斯的这种对底层人物复杂性的关注能够唤起照片观者对这个人物命运的思考。虽然身为帮派领袖,但他也有家人;在从事暴力犯罪的同时,他和他的家人也无时无刻不被暴力和危险威胁着;在抢夺别人钱财的同时,自己的生活却也深陷在贫困之中。这些似乎就是摄影师通过这种法国风格的摄影渴望凸显出的信息——这恰是为何帕克斯是一位人文主义者,他的观察视角充满了这种人文主义的关怀。


"以镜头为武器"的摄影师也为生计拍过商业片?

从高登.帕克斯拍摄的商业作品看新闻摄影与摄影叙事


从一个可能片面的宏观角度观察,二十世纪的美国摄影师始终是以法国摄影的理念为基础进行创作的;但是当美国摄影师处在诸如纽约这样的繁华高密度都市环境时,他们又显得像意大利摄影师:强调明暗的强烈反差所带来的艺术效果,并且,在图像中构建不少观念感强烈的线条。诸如乔.梅尔柔梅兹Joel Meyerowitz、斯蒂芬.朔尔Stephen Shore、和尼古拉斯.尼克森Nicholas Nixon这些著名的美国二十世纪摄影师都有不少作品呈现出这些特点。帕克斯,作为一个没有任何学院背景的自学成才的摄影师来说,可能比大多数他的美国同行都更接近法国摄影的风格。法国摄影,自从安德烈. 卡特兹André Kertész (1894-1985)和亨利. 卡蒂尔. 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2004)以来,一直奉行着一种从市井生活的细微之处发现戏剧化的瞬间,然后通过取景来确定一种这个瞬间与整个场景的关系,进而产生一种趣味。亨利.卡蒂尔.布列松将这种方法总结为"决定性瞬间":事物的真相在那一刻从现实的表象中凸显出来,昭示出一种不常见的关系。这同时基本也概括了帕克斯的摄影风格。他是一个以,用他自己的话说: "以镜头为武器"的摄影师。这句话意味着他一直以来把摄影当作一种宣扬人文主义精神,同时反对社会罪恶的手段。这意味着,摄影成为手段,而不是目的——这似乎与德意志摄影师的理念大相径庭了。帕克斯与同时期的另外一位美国摄影师伊瑟尔. 巴德利Esther Bubley (1921-1998)的风格很接近。巴德利作为那个时期相对稀少的女摄影师,帕克斯则作为同样因为社会偏见而少见的黑人摄影师。但二人的关注点都是人的生活本身——他们的镜头都充满活力,都是在法国摄影理念之上发展出的关切。另一方面,帕克斯对摄影的看法也让他的作品更贴近新闻摄影。他通过对固定题材的反复拍摄来构成一个摄影叙事(Photographic Essay),叙事的每一个单元是通过一个画面和摄影师为画面所起的名字构成的。这些叙事单元连接起来,构成一种连续的观察。通过这样的方式,和数个这种摄影叙事的罗列,观者还可以得到一种这些叙事内容之外的启示:那就是摄影师对这些问题的态度,以及他的立场。


在五十年代,帕克斯开始受雇于《生活杂志》(Life Magazine),并承接了大量的大众题材的新闻摄影。在对非洲裔美国人充满严重歧视的50,60和70年代,一个黑人摄影师的身份本身就在美国社会成为极罕见的个例,也因而饱受争议。但在为《生活杂志》和其它媒体拍摄的有关纽约都市生活的系列摄影作品中,帕克斯展现出了娴熟的构图技巧和捕捉"决定性瞬间"的能力。如图3这张名为Evening Wraps的作品,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说都是一例出色的广告摄影。男女人物之间看似随意的亲密和背景中街道的空旷冷清形成鲜明的对比,再加之女主角身着的抢眼的深红色的套装——即便在如此压抑的灰度和不饱和度下也带给观者强烈的代入感。这种风格的摄影作品几乎看不出任何帕克斯自身背景所显现出的个人风格。


高登.帕克斯——记录帮派领袖的摄影师也为生计拍过商业片?

图3. Evening Wraps, New York, New York, 195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