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農學院“三全”就業工作措施應對疫情“大考”

未來網高校頻道4月2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侯智)面對當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大考”,北京農學院積極研判就業工作形勢,提高站位、認真綜合統籌,實施“全員參與、全程指導、全方位服務”的“三全”就業工作措施,深入找準工作定位,細緻精準施策,不斷完善就業工作臺賬,發揮網絡信息化優勢,開展線上服務、線上指導、線上就業市場開拓,全力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

提高站位,推動就業工作全員參與

學校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切實落實就業工作“一把手”工程。疫情防控期間,主要黨政領導主持召開就業促進會,各二級學院負責人參會。會上進行就業專項工作分析,通報畢業生就業工作情況,研判就業形勢,梳理畢業生就業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風險和挑戰,共同促進畢業生就業,形成了“一把手”高度重視就業的工作局面。

各二級學院領導班子高度重視就業工作,積極研討疫情期間就業工作方案,同時充分發揮輔導員、班主任、論文指導老師、導師和系主任等作用,讓全員從思想上全面重視疫情對就業的影響及今年就業的急迫性和重要性。

精心謀劃,加強就業工作全程指導

學校對畢業生就業工作早啟動,早動員,2019年底已完成所有畢業生的就業動員及摸底排查工作,為畢業生解讀就業政策、分析就業形勢、詳細說明就業手續辦理以及檔案管理等就業流程。

針對疫情,學校緊急出臺疫情防控期間就業工作方案,強化全程指導,提供全程就業指導。一是組建就業專業教師隊伍,成立ACTION生涯工作室,線上指導畢業生簡歷、面試、政策流程等700餘人次;二是通過專業的職業生涯測評工具,幫助求職畢業生通過測評明確求職意向;三是面向有創業意向的學生舉辦創新創業網絡訓練營,幫助他們做好創業前的準備。四是向全體畢業生公佈就業服務電話及微信號,24小時服務不間斷。通過“北農就業指導中心”公眾號,對用人單位和畢業生髮布畢業生就業招聘工作及就業手續辦理工作的方案,1月26日至今,發佈相關政策、活動通知22條,累計閱讀量達10255人次;簡化畢業生就業手續辦理流程,對辦理就業、升學、出國(境)等相關手續的畢業生開設綠色通道,並提前指導服務,及時解決畢業生的手續辦理問題,確保就業手續辦理不受疫情影響。

另外,學校大力宣傳各省市選調生、“特崗計劃”、“北京鄉村振興戰略”、“三支一扶”、“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徵兵入伍等項目,鼓勵畢業生積極到基層就業,回到生源地就業。

綜合統籌,做好線上全方位服務

學校充分動員師生、校友,藉助實習實踐基地積極開拓就業市場,主動聯繫近年接收畢業生人數較多的企業、跟學校密切合作的企業以及校友企業,為畢業生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為用人單位和畢業生搭建線上全方位服務平臺。

一是面向用人單位需求開展線上宣講、雙選等就業服務。結合用人單位現有招聘條件,邀請企業參加線上宣講、雙選活動。藉助北京市教委就業指導中心平臺組織了專場網絡雙選會,提供了97家就業單位,崗位467個,招聘人數5303人。另外,各二級學院發佈招聘信息推送614次,崗位需求1793個。4月將繼續開展第二輪網絡雙選會。

二是通過就業信息網、就業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等渠道向畢業生髮布招聘信息,推送招聘相關內容。將用人單位的基本信息進行數據庫管理,全程跟蹤招聘、報名、筆試和麵試各個環節,動態把握學生求職過程。學校舉辦的網絡雙選會,首頁訪問量31,989PV,訪客9,964人,簡歷投遞1304封。此外,學校收集畢業生簡歷,組織相關專家修改指導簡歷,並整理優秀學生個人推薦材料,有針對性地向用人單位精準推薦,提高線上招聘的成功率。

三是精準施策,強化重點群體分類幫扶,安排相關教師進行“一對一”線上就業輔導。學校分別建立個人檔案、設立專項臺賬。制定具體幫扶措施、實行定期報告制度,瞭解每一名重點關注畢業生的實際情況及就業意向。學校為家庭經濟困難的畢業生髮放或幫助申請各類補貼;與北京市殘聯聯繫,為身體殘疾的畢業生加入殘疾人大學生就業助力計劃,定點為殘疾畢業生推送招聘信息;存在心理問題的畢業生,輔導員積極關注他們的思想動態,心理諮詢中心每週都實施追蹤信息和分析研判。湖北籍的畢業生,學校建檔立案,有針對性開展就業指導工作。

防控疫情形勢下,學校積極努力,不斷夯實“三全”就業措施,實現就業服務不斷線。目前畢業生總體上就業心態平穩良好。下一步,學校將進一步加強宣傳動員,做好信息對稱,花大力氣把各類就業招聘信息和服務信息及時準確地傳達給畢業生,積極拓展就業市場,特別是做好與校友企業的對接,繼續召開好網絡雙選會,繼續指導好畢業生優化線上投遞簡歷、線上面試,開展好線上就業指導講座以及求職訓練營,爭取交上一份令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都滿意的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