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共济!政金携手支持昆明餐饮企业共克时艰

同舟共济!政金携手支持昆明餐饮企业共克时艰

掌上春城讯 4月2日,市金融办、市商务局、富滇银行、市农信社共同举行餐饮企业互助应急贷款融资工作推进会暨媒体座谈会,对此前印发的《昆明市餐饮行业互助应急贷款实施细则(试行)》进行解读。与会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负责人纷纷表示,进一步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受疫情影响严重的餐饮企业的支持力度,与餐饮企业共克时艰。

同舟共济!政金携手支持昆明餐饮企业共克时艰

前2月营业额大幅下滑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4月1日,昆明市统计局对外发布的1-2月昆明市经济运行情况显示,今年1-2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65.33亿元,同比下降17.4%,降幅虽然分别比全国、全省低了3.1、0.2个百分点,但多个行业影响巨大。餐饮业营业额下降36.0%,降幅仅次于住宿业的44.2%的降幅。

“目前全市约有4.3万家餐饮企业,从业人员近60万人,餐饮业复苏情况如何某种意义上可以作为刺激消费、稳定就业、提升城市‘烟火气’的一个风向标。”市商务局副局长盖文博介绍,春节前夕是餐饮业销售旺季,很多企业都把流动资金用在了春节备货上,疫情来得猝不及防,很多餐饮企业损失惨重。第三方调查显示,85%的餐饮企业现金流不能支持两个月,急需金融支持。

正因为如此,2月16日,昆明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企业有效应对疫情稳定经济增长若干政策》,从提高防控物资保障能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稳定职工队伍、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复工复产5个方面提出20条政策措施,鼓励广大企业积极发挥在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支持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出现困难的企业渡过难关。

“20条措施是全市总体层面的,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就餐饮业而言,需要行业性更细化的政策。”市金融办主任李俊民说,和其他行业相比,餐饮业小、散、弱特征明显,贷款时效性比较强,有些企业没有抵押甚至达不到担保条件,需要更有针对性的金融政策。

3月26日,昆明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印发《昆明市餐饮行业互助应急贷款实施细则(试行)》(下称《细则》),从建立行业互助机制、担保增信、银行支持、政府扶持四个方面对餐饮行业互助应急贷款实施细则进行了明确,《细则》的出台,受到诸多餐饮企业关注,其中的“互助机制”更是让众多餐饮企业,尤其是有融资需求但不完全具备抵押、担保等融资条件的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看到了希望。

金融机构加大倾斜力度 餐饮企业尚需守望相助

事实上,在《细则》出台前,驻昆金融机构就已经加大了对小微企业尤其是餐饮企业的支持力度。

“餐饮企业是疫情行业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复工复产最着急又最缺钱。富滇银行注意到这一现象同时积极响应政府部门号召,仅3月份,富滇银行对餐饮行业累投贷款总额达到963.8万元,支持了780户餐饮企业复工复产。其中线上渠道支持769户,累投金额731万元;线下业务11户,累投金额232.8万元。”富滇银行党委委员纳然介绍,餐饮企业贷款特征明显,780户餐饮企业中少则四五千元,多则四五百万元都有,富滇银行以低于中国银保监会的利率标准、低于非疫情时段的利率标准给到企业,支持企业尽快恢复正常。

和富滇银行一样,市农信社也加大了对餐饮企业的支持力度。“疫情发生以来,市农信社累计对全市餐饮企业发放贷款4500万元,支持89户餐饮企业复工复产。”市农信社党委副书记、主任李骁说,餐饮业带动性强,餐饮业尽快回归正常是抗疫取得阶段性成绩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对于金融机构而言,餐饮业属于风险较高的行业,《细则》提出的行业互助机制既解决了有融资需求但不完全具备抵押、担保等融资条件餐饮企业的融资难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金融机构的风险。

“互助应急贷款不是餐饮企业获得金融支持的唯一途径,仅针对有融资需求但不完全具备抵押、担保等融资条件的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细则》出台到现在一周左右的时间,我们总体感觉,这类餐饮企业还存在一定的观望情绪,担心能不能贷到,能贷到多少?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将在主城5区再举行5场对接会,和餐饮企业面对面,共同做好互助应急贷款相关工作。”市金融办主任李俊民表示,“金融机构+担保公司+互助金”的模式是一种新的尝试,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在做好相关关注的同时,还需要餐饮企业守望相助。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殷雷 马苗

编审:周晓雪

终审:李严

戳图片关注更多疫情进展

↓↓↓

同舟共济!政金携手支持昆明餐饮企业共克时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