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人居环境整治 建设幸福宜居新农村

近年来,安徽泾县昌桥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硬骨头”来啃,着力推进建设美、管营美、绿色美“三美同步”规划,突出生产、生活、生态“全域一线”建设,对标先行者经验,共绘一张蓝图,融生态、农业、产业要素,延伸乡村风貌、农村经济、乡风文明、乡村治理,齐发力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昌桥乡充分发挥新桥、田坊、童疃等村沿青弋江孤峰河的特色优势,围绕“三线四边”、村组,立足“孤峰传承油纸伞—童疃百亩油菜地—田坊河道漂流--新垅千亩樱花茶园”的绿色生态线路,强力推进沿线“五清一改”、“厕所革命”,打造美丽乡村中心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狠抓泾县北大门绿色生态示范线。今年截至目前,迁移河沟自来水管网800米,清理村内河沟86条35.8公里,拆除、改造旱厕95户,清理淤泥295吨,清理农村生产废弃物27吨,清理乱搭乱建32户,清理废旧破损广告牌186处,拆除无功能建筑物1408平方米,清理断壁残垣4处,施工建设日处理量2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一座。

  厕所革命:小康不小康,厕所是一桩

  厕所革命势在必行,建好“小厕所”服务“大民生”,在改厕过程中,昌桥乡规划落实上对接相关技术部门,把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与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项目紧密结合,进行厕所污水管网接入到户,确保“建一处、成一处,用一处、满意一处”。从今年2月下旬开始,昌桥乡紧锣密鼓的开始进行今年的改厕行动,现已改厕95户,完成率达到百分之三十九。今年底要达到246户。

  新桥村朱银水家是厕所今年改造最早的一批,说起新厕所,他咧开嘴笑得很开心:“以前俺家是茅厕,蚊蝇乱飞,苍蝇多得都不想去厕所,夏天一到,那味道,不能闻。现在厕所地面给硬化了,一点味儿都没有,墙给俺刷的雪白雪白的,有窗透气,有灯照明,我也不想去外地打工了,在家条件跟城里差不多,这几年乡村振兴搞得咱都知道,政府关心咱哩,我要留在家乡建设美丽乡村。”这不,这些天昌桥乡人大代表方芳遇上了幸福的烦恼,看到新厕所干净卫生,村民们改厕积极性被激发出来,接连不断的迫不及待来问啥时候改厕施工到他家。“趁着这个好季节,撸起袖子得抓紧多干一点,厕所革命也激发了人居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助力深入推进了三乡工程(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助力乡村振兴。”

  朱银水以前在外地工作,一回老家最怵上厕所,为此也不愿在家里多待。“现在他也不出去打工了,看到这个新厕所,嘴巴笑得像荷花一样,说路也敞亮了,自来水也通了,根本不愿意出门,说要高高兴兴要在家门口挣钱。”他隔壁的卫师傅打趣起来。

  水治理:两大模式齐发力

脚踏实地治顽疾

  “护一河清水、筑一条经济带,养一道风景线、惠一乡村民”。昌桥乡以星火燎原之势深入开展污水治理、防汛抗旱、清理河道、清洁河沟。

  河道治理方面,实施孤峰河治理、青弋江整治等金额“超千万工程”,全面推进辖区河道内外坡硬化、河沟清淤、河道周边绿化,着力农村区域河道整体面貌的提升,形成“河长制+扶贫”有机结合的常态化,积极践行绿色生态脱贫之路,对辖区内2条河道、2个小一型水库及7个小二型水库进行日常管护,共配备了13名河道巡河保洁员,其中12名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照巡河标准、河道管护长度来发放工资,每人每年有3600元至7200元的工资。此举不仅拓展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增收渠道,也增强了人居环境整治群防群治人人参与的社会队伍,既保护了生态环境,也让青弋江和孤峰河释放了“绿色治水红利”,不仅贫困户在家门口吃上了“生态饭”,而且实现绿色与脱贫双赢,推动乡村振兴。

  污水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首要着力建设加快日处理量200立方米、主管网铺设长度约3000米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推动乡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其次对于村组人口居住集中区域,铺设雨污分流管网,安装小型污水处理池,实现生活污水有效治理。量大治水模式以点连线,以线合面,用真抓实干的精神实现“河清水绿、绿不断线、线处村景、景在全域”,把“脏乱差”变成了“河清、路宽、灯亮”的示范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