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眾:2000萬輛背後的人和事

3月28日,才開通微博不足50天的大眾CEO赫伯特·迪斯就被送上熱搜。他在接受德國ZDF節目採訪時公開“抱怨”稱,如今肺炎疫情大流行之際,只有中國貢獻了大眾集團的收入,其他市場都沒有營收。

“如果不能像中國一樣控制新冠病毒大流行,可能不得不裁員,因為在中國以外市場沒有銷售或收入,且每週仍要承擔約20億歐元(約人民幣158億元)的高額固定成本。”迪斯指出,中國這個大眾最大的單一市場的需求已經恢復到疫情危機前水平的50%左右。


一汽-大眾:2000萬輛背後的人和事

似乎是為了印證中國市場的實力,在被大眾掌門人官宣為“全球C位”的第三天,一汽-大眾就迎來了第2000萬輛整車下線。從1991年成立至今,一汽-大眾已經走過了23年時間,參與和見證了中國汽車工業的從無到有、由大變強的過程。

在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的當下,中國汽車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2月銷量一度下滑80%的大背景下,一汽-大眾2000萬輛的下線,不僅對於自身而言是歷史性的時刻,更為中國汽車工業的復甦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三大品牌齊發力,

中國市場仍大有可為


2019年,一汽-大眾全年銷量達到了2,129,976輛,在下滑8%左右的汽車市場中,實現了3.8%的同比增長。一汽-大眾也成為國內有史以來首家突破210萬輛銷量大關的車企,實現了近5年來的首次奪冠。

更值得一提的是,從去年開始,一汽-大眾在品牌上完成了“三叉戟”的佈局,旗下擁有了奧迪、大眾和捷達三個品牌,以高、中、低三個檔次分別對應不同的市場。


一汽-大眾:2000萬輛背後的人和事

去年,一汽-大眾初嘗戰果。大眾品牌銷售139.8萬輛;奧迪品牌全年銷售68.8萬輛,奧迪A6L單月最高銷量達到18458輛,創造了奧迪品牌單車型單月銷量紀錄;捷達品牌自首款車型捷達VS5上市以來,累計銷量達到4.3萬輛。


能夠在整體下行的汽車市場,逆勢上揚,並再次取得冠軍,一汽-大眾的成功離不開強大的產品力,但並不僅限於產品。


正如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商務副總經理、銷售公司總經理董修惠所說,“市場下行壓力越大,越是需要冷靜,構建穩健的體系能力,包括追求精細化管理,迴歸本源;做好經銷商的現金流管理、收益管理和庫存管理。大勢不可逆,空喊口號是沒有用的,要敬畏市場、穩健體系,在保持一定張力的前提下,穩字當頭,順勢而為。”

一汽-大眾:2000萬輛背後的人和事

綜觀過去一年多一汽-大眾的表現,“穩”的是生產、品質和體系力,在營銷和與消費者溝通方面,一汽-大眾則展現出其靈活性。


在生產領域,一汽-大眾在長春、成都、佛山、天津、青島擁有了五大基地,日產量節節提升,全年規劃產能達到270萬輛;在研發領域,研發體系不斷升級,實現了車輛試驗場和智能車型模擬仿真研發中心落成還有新技術開發中心的奠基;此外,一汽-大眾在經營、品牌、數字化轉型、新興業務等許多領域也加快轉變,不斷滿足消費者需求,提高產品價值。


在第2000萬輛汽車下線儀式上,一汽-大眾董事、黨委書記、總經理劉亦功表示:“第2000萬輛汽車下線是一汽-大眾企業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公司走向未來的新起點。站在2000萬輛的新臺階上,一汽-大眾將以更大的責任擔當,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好的產品與服務,促進人、車、社會的和諧發展。”


有意思的是,此次下線採用五地工廠、三大品牌同步進行:隨著第19999996輛汽車——奧迪Q3在天津華北基地下線、第19999997輛汽車——寶來在青島華東基地下線、第19999998輛汽車——奧迪Q2L在佛山華南基地下線、第19999999輛汽車——捷達VS7在成都西南基地相繼下線之後,一汽-大眾(技術)副總經理迪亞德先生親自駕駛第2000萬輛汽車——新邁騰GTE在長春基地駛下生產線。


正是這些產品,支撐一汽-大眾的快速發展。據悉,一汽-大眾完成“第一個1000萬輛”用了23年;完成“第二個1000萬輛”卻僅用了5年零4個月的時間。


66天團出道,

一汽-大眾聚焦數字化轉型


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快速的發展,與一汽-大眾在營銷上的努力也是分不開的。在疫情爆發的特殊時期,一汽-大眾憑藉強大的體系能力與抗風險能力,為穩定中國汽車產業鏈作出了積極的努力與貢獻,展現出了冠軍的擔當。

首先,一汽-大眾積極踐行企業社會責任,攜旗下大眾、奧迪、捷達三大品牌,向疫情較重的地區累計捐款4000萬元人民幣,並在全國積極開展醫護人員關愛行動,摩捷出行還為長春市疫情防控工作免費提供500輛防疫工作車。


一汽-大眾:2000萬輛背後的人和事

此外,在後疫情時期,一汽-大眾防疫生產兩手抓,還通過調整銷售政策、創新營銷手段、組建抗疫保產支援隊馳援供應商等一系列措施,帶動經銷商、供應商夥伴共同復工復產,為整個汽車行業和上下游合作伙伴帶來信心。

在此過程中,一汽-大眾絲毫沒有放棄銷售。2020年2月22日,一汽-大眾千店直播,全國共892家經銷商,同一天上網開啟直播講車賣車,總直播14601次。

2020年3月1日,66天團眾星直播,由一汽-大眾主管營銷、銷售、售後服務、戰略、區域營銷等多個板塊的高管們以及區域管理人員、經銷商人員全部動員了起來,組成了一支由66人之多的“66天團”,分時段分陣地共同直播。

事實上,在疫情爆發之前,數字化轉型,包括銷售模式的轉變就已經在一汽-大眾的計劃之中。一汽-大眾看來,在當下汽車消費市場中,90後的年輕一代已成為消費主力,其消費習慣與數字化需求對各大車企的銷售和服務都提出了新的挑戰。去年,一汽-大眾宣佈官方電商平臺正式上線,進一步加速了一汽-大眾的數字化升級進程。


一汽-大眾:2000萬輛背後的人和事

作為中國歷史最悠久的汽車公司之一,一汽-大眾沒有展現出絲毫的老態,以及體制上的僵化,而是一直積極求新求變。哪怕在防疫這樣的特殊時期,在營銷過程中也不流於形式,而是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品牌提升和銷售導流。

正如同一汽-大眾在今年年初時計劃的那樣,2020是“創變”之年,品牌將著力激發大眾、奧迪、捷達三大品牌勢能,在企業內部進行多維度“創變”,不斷提升公司應對時代發展的適應力與競爭力,為消費者持續提供高品質的汽車產品與卓越的出行服務。


一汽-大眾2000萬輛下線,

為何是新邁騰GTE?


對於車企而言,在重要的歷史性時刻,選擇一款什麼樣的產品下線頗具深意。

1991年12月,一汽-大眾第一輛整車——捷達A2轎車在長春組裝下線。

2014年12月,一汽-大眾第1000萬輛整車——全新奧迪A6L緩緩駛下長春轎車一廠總裝車間生產線。

2020年3月,一汽-大眾第2000萬輛汽車——新邁騰GTE在長春基地總裝車間下線。


一汽-大眾:2000萬輛背後的人和事

同樣的地點,三個不同的品牌,三款不同的產品,代表了一汽-大眾發力在不同時期發力的重點。

連一汽-大眾自己也承認,2019年,一汽-大眾之所以能夠取得銷量上的突破,SUV產品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和許多品牌不一樣的是,一汽-大眾直到2018年年底,才開始補齊SUV產品序列。2018年7月上市的緊湊級SUV探歌,2019年月均銷量保持1萬輛以上;2018年底上市的中型SUV探嶽,2019年銷量突破了18萬輛;2019年12月推出的第三款小型SUV探影,進一步擴充SUV產品陣容。

儘管如此,第2000萬輛的殊榮仍然屬於邁騰家族。2007年7月11日,一汽-大眾第一輛國產B級車邁騰進入中國市場,歷經8年時間,邁騰在中國的銷量突破100萬輛,成為國內用時最短銷售破百萬輛的B級車,佔據B級車市場不可撼動的地位。

直到今天,邁騰仍然為一汽-大眾源源不斷的貢獻著銷量。不僅參與了過去的輝煌,作為一款插電混動車型,邁騰GTE也代表了一汽-大眾的未來。

按計劃,2020 年,大眾汽車開始在汽車行業發起最大的電動攻勢,而中國將是主戰場。根據此前公佈的方案,大眾汽車集團到2028年將在中國生產1,160萬輛純電動汽車,這個數字將佔據集團全球純電動汽車目標產量2,200萬輛的一半以上。

一汽-大眾在其中當仁不讓的承擔起重要的角色。從去年開始,一汽-大眾就致力於打破“唯續航論”,為市場帶來了安全、高效的產品,寶來純電、高爾夫純電、奧迪e-tron和奧迪Q2L e-tron,新邁騰GTE、探嶽GTE等搶眼的新能源產品先後上市。


一汽-大眾:2000萬輛背後的人和事

今年,一汽-大眾計劃將推出29款新車,其中包括多款重磅傳統能源新車,以及6款新能源車型。作為綠色生產的樣板,佛山MEB工廠已經完成改造,可實現年產電動車60萬輛,2020年啟動生產,新的MEB電池車間也將同步建設,可見一汽-大眾向電動化進發的決心。


結語


從0到2000萬輛,從一個品牌到三個品牌,一汽-大眾一次又一次地刷新著自己的紀錄。

2000萬輛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依靠產品力、營銷力、研發力、品牌力,再加上成熟的渠道,明確的戰略方向,以及強大的體系力,在已經進入存量競爭的汽車市場裡,一汽-大眾成為今年汽車市場中最穩的那一個。

轉眼,2020年已經過去了四分之一,主動擁抱時代、求新求變的一汽-大眾在“創變之年”還會有哪些驚喜帶給消費者呢,實在令人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