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豹移動2020的最後一搏

獵豹移動2020的最後一搏


“凡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在2018年的發佈會上,獵豹移動董事長兼CEO傅盛喊出這麼一句之後,縱身跳進水立方的游泳池,表示自己對獵豹移動走向百億市值充滿信心。

然而事與願違,時隔兩年獵豹移動與百億市值越離越遠且市值不斷下降。相對於獵豹移動市值曾達到50億美元的巔峰時期相比,其現如今的市值僅僅在3億美元左右徘徊,蒸發將近94%。

同樣的,獵豹移動財報也不好看。

根據財報數據,獵豹移動2019年第四季度的總營收為6.12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55.7%,在剔除Live Me收入並表影響之後,同比下降仍然達到46.9%;淨虧損為8.21億元,而上年同期為7.33億元。

2019年全年的業績一樣慘淡,獵豹移動2019年全年實現35.887億元營收,同比下滑28.0%;淨虧損達到3.14億元,上年同期淨利潤11.67億元,同比暴跌126.9%,由盈轉虧,出現鉅額虧損。

讓獵豹移動被劍指咽喉的還有,一再推崇的AI業務並沒有能在水深火熱中大放異彩。2019年全年,AI業務同比增長達到72%,但卻僅實現1.43億元的營收,在獵豹移動總營收中佔比只有3.9%。

八年前,獵豹移動的出海舉措讓其從強敵的廝殺中突圍,獲得新生。而今再遇危機,獵豹移動選擇踏上“海歸”之路。這是獵豹移動在海外被合作伙伴接連釜底抽薪的無奈之舉,也是背水一戰的險棋,國內市場硝煙瀰漫稍有不當海歸之路可能會變成不歸路。

場景再現:獵豹危機

“在中國做客戶端軟件的企業家中,傅盛排名前三。”雷軍曾這樣肯定過傅盛。

傅盛何許人也?是曾經將獵豹移動(原金山網絡)從低谷當中拉出的一把手。

傅盛剛接手時的金山網絡因為自身缺乏新的活力,再加上對手的擠壓,已經變得奄奄一息。而傅盛對金山網絡改革之後的免費策略,讓其在與360的戰爭中扳回一城。而後獵豹瀏覽器推出更是讓金山網絡和獵豹在互聯網中有了一席之地,但還沒過多少安穩日子,互聯網浪潮從PC端轉向移動端,在移動端缺少優勢的金山網絡選擇另尋生地。

直至,金山網絡推出的獵豹清理大師等系列移動化工具打開了國際市場,其業務重心也逐漸轉移到海外市場。緊接著傅盛又推出了live me、News Republic等產品矩陣來鞏固海外市場,2014年金山網絡拆分更名為獵豹移動,赴美上市成功,成為中國互聯網公司出海的領軍者。

此後的獵豹移動市值曾一度逼近50億美元,股價達到過36.63美元的頂峰。但是好景不長,獵豹移動的產品clean master用戶隱私安全問題被質疑,Facebook調整算法等事件,讓獵豹移動再度遭受打擊。


獵豹移動2020的最後一搏

最新財報數據,更是證實了獵豹移動跌落谷底。

獵豹移動一貫被指“贏了財報,輸了市值”,但是這一次,獵豹移動既沒能贏了財報,市值也輸的一塌糊塗。根據財報數據,獵豹移動在2019年第四季度的總營收為6.12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55.7%,在剔除Live Me收入並表影響之後,同比下降仍然達到46.9%;淨虧損為8.21億元,而上年同期為7.33億元。

2019年全年的業績同樣慘淡,獵豹移動2019年全年實現35.887億元營收,同比下滑28.0%;淨虧損達到3.14億元,上年同期淨利潤11.67億元,同比暴跌126.9%,由盈轉虧,出現鉅額虧損。

在獵豹移動發佈財報的當天,曾一度熔斷的美股終於反彈,道瓊斯指數上漲2113點成為歷史的最高紀錄。但是獵豹移動的慘淡財報,使其收盤後股價下跌3.32%,收於2.04美元,市值跌破3億美元。

在移動獵豹慘淡財報的背後,是其工具、遊戲、AI業務“三輛馬車”營收不盡如人意造成的結果。

在2019年全年的財報中,獵豹移動的工具類應用和相關業務收入為15.37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49.6%;移動娛樂業務收入達到18.7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僅有5.2%,當中手機遊戲收入為11.7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為26.8%,內容類產品收入為6.96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8.2%;AI業務的收入為1.4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達到72%,但是在總營收中佔比僅為3.9%。

事實上,不僅是獵豹移動自身陷難,與其相關的企業也受到影響。

金山軟件稱,其虧損主要是來自於對獵豹移動的撥備,在金山軟件的半年報中,已經透露出對移動獵豹的投資進行評估並且計劃進行減值撥備;而受到獵豹移動的影響,安兔兔基準測試應用更是被谷歌下架,目前傅盛已經退出安兔兔法定代表人,但安兔兔能不能重新上架Google Play商店不得而知。

傅盛焦頭爛額,最後其在財報裡稱,將會精簡海外業務,發展國內業務,並且期待國內業務成為中期增長引擎。而這時獵豹移動各項業務均告急,想要扭轉乾坤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起家業務被抄底

“事實證明雍和宮不靈。”傅盛發了這麼一條微博,還配上了悲允的表情。

緣由是,2020年開春,傅盛帶領著團隊到雍和宮去拜佛說是感覺要轉運了,但獵豹移動沒有迎來好運,反而被盟友谷歌一棒敲得發懵。

2月20日,Google Play應用商店以“使用Google 不允許的廣告插入形式”與“存在破壞性的廣告政策”為由,一次性將600款軟件全部下架。同時谷歌將被下架的開發者的Google 廣告平臺AdMob賬戶,以及廣告交易平臺所使用的Ad Manager賬號封殺。也就是說,被下架產品的公司無法再與谷歌方面進行廣告合作。

禁令下首當其衝的就是獵豹移動,獵豹移動旗下的45款應用產品全部被下架,甚至已經被剝離的LiveMe也沒有能躲過被下架的命運,這對於倚靠谷歌的獵豹移動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

獵豹移動出海八年,主要依靠的就是諸如獵豹清理大師、獵豹安全大師等工具類應用來獲取流量,通過工具類應用的基礎又支撐起內容產品的發展,而前二者的支持又將竭力讓AI業務在賽道上奔跑。經過“三輛馬車”的銜接發力,才能實現獵豹移動順利從移動互聯網轉型到AI互聯網的願景。

此前,獵豹移動旗下的獵豹清理大師全球的下載量超過了10億,安卓手機桌面工具CM Launcher覆蓋將近200多個國家與地區,在谷歌上的下載量達到2億。然而就算有過這樣的蜜月期,獵豹移動如今也被谷歌拋棄,而且難以挽回。

傅盛在電話會議裡表示,“我們一直和Google溝通,希望消除誤會。能否恢復與Google的合作取決於後者的態度,我們短期內很難做出預計。”


獵豹移動2020的最後一搏

正因如此,獵豹移動的月活躍用戶數量在不斷的減少。2019年第一季度,獵豹移動的全球移動月活躍用戶數量為4.34億,上一年同期為5.74億,到了第二季度已經下降至3.76億。

用戶數量的減少直接導致,獵豹移動的主營業務工具類應用和相關業務營收的不斷縮水。據悉,2018年第三季度,其工具類應用和相關業務的營收為8.36億元,到了2019年第四季度時僅有2.98億元,縮水將近65%。

工具類應用和相關業務收入的下降,也導致了該業務營業利潤的大幅減少。財報數據表明,2019年該業務的的營業利潤為2.971億元,而2018年則為10.35億元,減少百分比達到71%。

在經歷了盟友的拋棄之後,一直將海外市場當成是主戰場的移動獵豹可以說是失去了最有力支撐,像是浮萍漂流在海外市場,隨時都有可能會被大浪打翻。而直接被抄了家底的獵豹移動,剩下的其他業務也不好過。

移動娛樂業務後勁不足

在獵豹移動的最新財報中,2019年年度移動娛樂業務收入達到18.7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僅有5.2%,其中手機遊戲收入為11.7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為26.8%,內容類產品收入為6.96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8.2%。

可以看到,由於沒有能夠及時推出爆款遊戲以及休閒遊戲市場的飽和,獵豹移動的手機遊戲業務收入大不如前。2019年第四季度的數據顯示,手機遊戲業務的收入為2.85億元,和上一年同期相比下降12.6%。另外,2019年第四季度,獵豹移動的手機遊戲業務的收入有將近77.3%來自於廣告業務,剩餘的部分才是來自於遊戲內容。

與此同時,疫情期間儘管用戶對於線上娛樂的產品使用時長加劇,但是同時廣告行業對於廣告的投入金額勢必會有所減少,這對於著重廣告收入的獵豹移動手機遊戲業務來說喜憂參半。

在內容類產品上,獵豹移動直播應用Live Me2016年上線,2017年就佔據美國市場安卓應用的社交類產品第一名。

儘管Live Me曾十分火爆,但是隨著You Tube與Twitch的發展,Live Me的市場份額正在不斷的被擠壓。同時Live Me並沒有給獵豹移動帶來可觀的收入,從上線到2019年第三季度,Live Me仍然處於虧損狀態。2019年第三季度,獵豹移動將Live Me拆分,不再並表。

在遊戲方面,在經歷了下架風波並且重新上架之日遙遙無期的關口,獵豹移動選擇將遊戲業務帶回國內。

根據獵豹移動透露的信息,其產品《鋼琴塊2》、《磚塊消消消》、《滾動的天空》等之前的爆款遊戲,已經取得國內遊戲版號,迴歸國內已經成了必然。

但是目前國內諸如騰訊、網易等遊戲大廠已經分去了遊戲行業的諸多份額,而且巨頭在國內的不僅用戶基礎龐大,旗下的MOBA類遊戲的用戶粘性更強。此時,想要重新殺回國內的獵豹移動僅有休閒遊戲恐怕難以敲開遊戲市場的大門,更別說想要分一杯羹了。

營收主要來源的兩項業務出現疲態,狂奔的AI業務卻還遠遠不能支撐起,獵豹移動想要再次彎道超車的心。


獵豹移動2020的最後一搏

託命AI見效慢

傅盛曾經表示過:機器人是我的夢想,即便是傾家蕩產我也要完成。

而在2018年水立方的發佈會完了之後,傅盛一口氣推出5個機器人,以示獵豹移動往AI的方向發展的決心。2019年全年,獵豹移動AI業務營收儘管傅盛當初的期望差距仍然很大,卻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獵豹移動AI業務同比增長達到72%,實現1.43億元營收。

獵豹移動的AI業務收入結構包括三部分,一是2C產品,包括翻譯棒、手錶等;二是解決方案,例如語音交互系統;三是機器人部分。

在AI產品方面,憑藉著較早的入場,獵豹移動的翻譯棒等產品佔據了一定的市場。同時在區塊鏈方面,獵豹移動已經取得“一種區塊鏈私鑰安全保管方案”、“硬件錢包安全儲存方案”等38項區塊鏈專利。

另外,獵豹移動與獵戶星空合作打造的智能服務機器人服務人次超過1.5億,日均語音交互頻次突破400萬次;推出了智能機器人疫情防控、智能機器人公共服務等八項解決方案,落地場景超過20個行業,機器人落地數量達到8000臺;

再有,獵豹移動推出的AiM商場機器人大屏網絡,智能機器人的總量超過5500臺,覆蓋全國33個城市,734家商場,同時智能機器人特有的語音、大屏展示等功能可以為商家提供更多的服務。

只是,儘管獵豹移動推出了5款不同的機器人,但是其並沒有形成其固有的生態,而巨頭推出的產品都有其相對應的場景,產品之間具有極強的連接性。

在AI業務投研方面,獵豹移動可以說是不餘遺力,但是該業務的營收增幅正在逐漸的減少。根據財報數據,2019年年度,其研發費用達到了7.87億元,和上一年同期相比增長17.7%,當中包括手機遊戲與AI相關研發人員增加。

在AI業務營收方面,獵豹移動AI業務2019年四個季度營收分別為3150萬元、4860萬元、3450萬元、2830萬元;同比增長分別為299.20%、236.3%、88%,在第四季度甚至出現同比下滑33.9%。同時,在獵豹移動2019年全年的營收中,AI業務的佔比僅有3.9%,仍然不能夠成為主力。

從技術和資金上來比較,移動獵豹的AI業務和騰訊、阿里、百度等巨頭相比獵豹移動能夠堅守在戰場上的可能性實在太小。而今,AI戰場巨頭林立,而獵豹移動佔主要營收的兩項業務卻出現萎靡,“糧草不足”的獵豹移動,在AI這場曠日持久的燒錢戰爭中堅持下去的幾率一減再減。

面對投入大量的研發費用,回報卻少之又少的AI業務,獵豹移動的AI夢何時能夠實現變得越發遙不可及,回國自救的舉措,能讓獵豹移動力挽狂瀾的可能性同樣不大。

出海潮中的逆行者

“不出海,就出局。”這句話已經成為當前國內各個遊戲廠商的共識。

Newzoo發佈的《2019年全球遊戲市場報告》說明,在2019年美國遊戲市場收入將會達到369億美元,將自2015年之後再次成為全球最大的遊戲市場。

根據熱雲數據統計,在2019年Q1,中國出海移動遊戲產品在美國、日本等海外熱點市場的投放數量均高速增長,僅在2019年3月份,在巴西市場的產品投放增速已經高達162.6%。面對國內遊戲行業巨頭競爭激烈,中尾部無形的戰火也熊熊燃燒著的情況之下,出海尋生成了國內遊戲廠商最愛選擇的路徑。

不僅僅是遊戲行業出海熱潮湧起,其他行業諸如阿里、華為等在國內市場佔據極大份額的巨頭,仍然對出海樂此不疲。阿里雲已經在全球19個地域建立可用區,在全球公共雲市場中位列前三;華為在全球更是取得了50多份的5G商用合同。


獵豹移動2020的最後一搏

而這些企業熱愛出海除了想要擴大市場份額之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國內互聯網行業流量紅利逐漸見頂。

根據相關數據,中國互聯網人口在2017年達到10.85億,2018年為11.3億,2019年則為11.4億。面對這種情況,吳曉波曾經表示過,“從2017年的四季度開始,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紅利就已經吃完了。很多人說2019年我們並沒有看到很多發生變化,因為它已經是一個停滯的產業了。”

極光發佈的《2019年Q4移動互聯網行業數據研究報告》則表明,用戶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巨頭方面,頭部企業用不到三成的產品生態圈佔比,在市場中佔據超過七成用戶的使用時長。

數據表示,市值TOP10的公司APP產品佔比不斷的在增長,從2018年Q4的23.3%增長至2019年Q4的27.5%。而目前互聯網巨頭都在紛紛建立自身的產品生態圈,後面的公司想要打破格局變得艱難。

獵豹移動想要將工具類產品以及遊戲業務帶回國內,頭一個要面對的就是其在國內並沒有堅實的用戶基礎問題。獵豹移動在國外市場大放異彩的獵豹清理大師、獵豹安全大師等產品,將要再度面對360的競爭,而遊戲市場方面更是有著王者榮耀、陰陽師等熱門遊戲的擠壓。

在國內互聯網行業廝殺激烈,眾多企業紛紛出海尋生的時候,選擇逆行的獵豹移動,在國內能夠尋得生機的機會渺茫。

總結

傅盛接手過獵豹移動之後,可以說是幾經生死。現在獵豹移動接連被盟友所棄,失去了在海外主戰場的優勢,加上兩項佔據主要來源的業務表現並不樂觀,同時押注的AI業務盈利能力更是乏力,獵豹移動再次步入險境。

面對一片慘淡的場景,傅盛樂觀表示:有能力戰勝短期困難,未來幾個季度恢復增長。但是困境擺在眼前,資本們會相信回國的獵豹移動能再度奔跑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