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窯收藏
目前,中國收藏界有真正的收藏家嗎?為什麼?
我是“以瓷惠(會、慧、匯)友”,對中國古瓷器的鑑藏有近三十年的實戰經歷和豐富經驗,早在十幾年前就發表過《古玩鑑定的誤區》、《淺談瓷器的手感》、《瓷器鑑定中的“望、聞、問、切”》、《氣泡在瓷器鑑定與鑑賞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一批有一定影響力的論文和作品,現在就古董鑑定問題已經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現在入駐自媒體平臺,期待與所有真愛古瓷的朋友坦誠溝通交流,大家各抒己見、相互切磋、共同進步!感謝各位朋友的捧場關注與點贊!謝謝!
而且聲明一下,我所有文章中才的藏品都是我個人的收藏,萬不得已用別人的圖片,我會特別註明。照片是自己拍的,圖片遠不如實物精美漂亮,沒辦法,個人技術不行,光線、角度、距離都把握不好,大家湊合著看吧,能說明問題就行。
為了更好、更直接地與各位瓷友溝通和交流,“以瓷惠友”已經開通了“西瓜視頻”,已發“蚯蚓走泥紋的前世今生(一)、(二)、(三)”、“定窯何以成為五大名窯之一,應該如何鑑定”等視頻,歡迎喜歡探討瓷器鑑定真諦的朋友觀看、評論,後續我會開通“西瓜視頻直播節目”,方便與有瓷器鑑定鑑賞需求的同道溝通,敬請期待!回到話題上來。
目前,中國收藏界有真正的收藏家嗎?為什麼?
收藏家,在社會收藏群體當中,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並且具備一定專業經驗,和達到相當收藏規模的收藏人,被稱為收藏家。按照這樣的定義,目前,中國收藏界有真正的收藏家,但絕大多數應處於隱現狀態,真正聞名於世的收藏家很少,主要是社會環境使然。
其實,收藏家首先必須是鑑定家和鑑賞家,專業化程度應該非常之高,專業水平、專業能力、專業能量應該有目共睹,如果按照這樣的要求,目前中國收藏界還沒有那一個人可以稱為真正的收藏家,因為文革等原因,文化積澱畢竟還是太淺顯、太單薄也太淡薄了一些。
立足於“宏觀特徵眼鑑學”的就不可能誕生真正的鑑定家、鑑賞家和收藏家,因為“宏觀特徵”不過是可逆、可仿、可複製和可取代的淺表層次而絕非本質層次的觀感,缺乏普遍性、客觀性、公正性,主觀色彩過於濃厚,結論過於武斷、偏執、片面,因而不足取。
但從繼承的角度來看,除了“宏觀特徵眼鑑學”這種僅僅適宜於“私鑑私藏”及“誰鑑定,誰購買”之領域裡極度自私、極度片面、極度偏執、極度荒謬的鑑定理論、學說、思想之外卻又幾乎一片空白,而中國人的創新意識本來就很差,所以迄今為止仍然有很多人抱著“宏觀特徵眼鑑學”不放,並當成鑑定的金科玉律來遵從,連正常思維都沒有,又如何能成就鑑定家、鑑賞家與收藏家呢?
所以從只有率先成為鑑定家、鑑賞家才能成為真正收藏家的角度來講,中國鑑藏界目前尚無真正稱職合格和名副其實的收藏家。
上幾件收藏品圖片,以證上言,以餉同道。
南宋官窯神級臻品厚胎厚釉典範翠青釉冰裂魚籽紋羊頭尊。
北宋官窯鼎盛期神級臻品天青釉四雲足橢圓水仙盆。
北宋官窯神級臻品黃釉賁巴壺。
以瓷惠友
當然有啊,比如馬未都、劉益謙、王健林,收藏的都是頂級名人字畫,古玩古董,稀世珍寶!
有錢就投資做古玩古董生意,利潤豐厚檔次高,保值增值風險低,輕鬆自在麻煩少,修身養性珍寶多!我做了二十多年,已經在廣州一線城市買了4套房子,而且買的房子基本上都是一次性付款的。
主要收藏田黃,因為田黃是升值最快的收藏品,也是熱門古玩收藏品,從來沒有跌過價。田黃從1995年的5千元一克,升值到現在2019年的20萬元一克,再過10年可能升值到100萬元一克。而黃金價格基本上是在原地踏步,沒什麼變化,同田黃的距離越來越遠,根本追不上。
2017年1月,福建廈門一次拍賣會上,一個重達1725克的田黃石,拍出3.92億元的天價,單價22萬元一克,田黃的火熱程度,可見一斑!
乾隆田黃
中國自古歷代都有收藏大家,無論是皇權,貴富,還是一般收藏愛好者都有可能成為收藏大家,比如清代乾隆即理朝又喜歡收藏,傳世那麼多無價之寶最後還是留給後人,還有大收藏家張伯駒,太多的名流文人墨客也都喜歡收藏。收藏往往不是有錢人都喜歡收藏,收藏全部是一點一滴首先喜歡傳統文化開始的,收藏人普遍是節衣縮食對自己生活很艱苦對收藏很投入。往往大吃八喝有今沒明的爺是搞不了收藏的,收藏憑眼力,眼力憑知識,收藏路上三人行必有我師,收藏家有大小之分,有單項系統之分,有國內國外之分,有專業與業餘之分。收藏沒有不交學費,不打眼的自來通。包括乾隆皇帝,收藏大家馬末都,王剛,王建林,張鐵林,等等都是如此,收藏也有款爺煤老闆,礦老闆等,還有不是好來的錢的錢客,顧人收藏,身不動膀不搖顧一幫馬便四處淘活找寶,甚至跑到國外,存一大地下室物件,不選最好的,只要最貴的。愛聽故事,馬便還愛編瞎話,裡通外託暈大頭。其實也是一堆大瞎活,寧臭不鬆口!
收藏必須愛收藏曆史文化,沒錢不行,錢亂花也不行,錢多不一定成收藏家,收藏家傳家不一定能傳過三代。小肚雞腸也不可能成為收藏大家,凡專一收藏單項,冷門不一定不是收藏家,什麼都收,什麼都喜歡,見麻買麻不一定能成為收藏家!尤其收藏大家的愛國境界往往常人不理解!往往收藏家的珍寶歸宿是留世相傳最後將珍寶捐獻於國家。因為他們深知自己是上蒼讓他們傳承收藏文物保護文物的天使與刀客,把人生,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尤其奇珍至寶看的更淡!把所愛文物找個歸宿才是終身之願。這才是歷代收藏大家!中外名流大收藏家都如此!(Hαn)
韓老哥HanKeQln
民間真正的收藏家肯定有,而且還不在少數。不要認為當前古玩藝術品市場假貨、膺品氾濫,就否認民間有真正收藏家的存在。其理由如下:
一,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地域遼闊、文化藝術品最豐富的國家。歷代文物藝術品大量蘊藏在民間這已經是有目共睹的事實。我國國有博物館(院)解放初期建立,藏品從哪來?大多數來自民間捐贈和民間徵集。原故宮古玩鑑定專家孫瀛洲先生,將自己珍藏了幾十年的三千餘件歷代瓷器珍品全部捐給了故宮博物館。後來通過考古發掘地下文物被不斷納入館藏才有瞭如今的館藏規模。
二,攺革開放以來,文物藝術品逐漸放開走入市場,各大城市拍賣行如雨後春筍,每年春、秋兩季拍賣如火如塗,這些拍品從哪來?當然大多數來自國內民間,一部份來自海外藏家。
三,各省市博物館藏於二十一世紀初為了搞活經濟,加強對重點文物保護融資,允許設立文物總店(公司),將認為不很重要的或重複的大量館藏品推向市場,其中許多現在看來都是十分珍貴的,全都被民間購藏,現在我們進文物公司再看看還有幾件值錢的東西?
四,由於古玩藝術品鑑定、民間尋寶等宣傳愈演愈烈,希望一夜暴富者大有人在。於是製假販假大量湧現,過去潘家園是重要的淘寶發源地,現在都成了膺品批發地。藉著先進的探測儀器,部分人挺而走險盜掘古墓,近幾十年來,數不清的古墓被非法盜掘,大量文物被盜走,除少數流失海外,大部分通過市場暗廂操作流向民間,逐漸被經驗豐富的藏家所收集。
文物藝術品市場近幾年亂象百出,銷售不暢,情況複雜,這和有沒有真正的收藏家是兩碼事。事實上中國自宋代以來民間收藏至今就沒有停止過,隨著近幾十年經濟繁榮,國力強盛,民間收藏盛於歷史上任何時期,造就了許多腳踏實地,經驗豐富,深藏不露的收藏家,這是無須懷疑的客觀現實。
風影1547337
當然有啊,我身邊就有一位:中國觀賞石協會副會長耿德寶先生。
近50的德寶先生衷情奇石收藏三十多年,痴心不改。
他收藏的奇石種類繁多,數量驚人。
業界最為推崇的,是他珍藏的1288盤“樓蘭盛宴”天然奇石大餐。
美石全部來自吐魯番境內的戈壁大漠、山川河流,有化石,有瑪瑙,有彩玉、有風凌石。
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石頭龍
收藏家和保管員是兩個概念。收藏家是專項收藏,藏品都是真品,系列化,頂尖化。並且在理論上有研究有建樹。不是屋子裡啥都有。那個朝代在前,那個朝代在後都不知道。不學無術。又懂瓷器。又懂雜項。
古瓷達人
回答:目前,中國收藏界確實有收家,而且還是"大家",闢如大名鼎鼎的馬未都,有錢就"任性"的劉益謙,中央電視臺節目主持人趙忠祥、文藝界的王剛、蔡國慶、馮鞏等等,他們都是當代知名的收藏大家!他們收藏範圍廣,包含了陶、瓷、金銀、珠寶、傢俱等,形成集欣賞、研究、博覽、傳承於一身的現代化收藏大家!他們保存了歷史,傳承了中華文明,是愛國主義典範的收藏大家!值得發揚!
金藏寄喻
收藏家並非簡單的收藏人,也非有其名而無其實的理論家!但,我傾向於誰收藏的東西,種類多,價值高才能叫一聲收藏家!而某項收藏的東西多,價值高,比如瓷器,只能叫瓷器收藏家,也可叫一聲收藏家!這個真是叫的簡單,說起來複雜!個人認為吧!還是心賞石頭吧!
綠袍瓷仙
能稱得上收藏家的,在全國範圍內很少。像馬未都等京城實力派收藏家還是有的,估計在百人左右。全國能稱得上收藏家的,估計在1千人至2千人之間,不會超過這個數字。
收藏大軍全國八千萬人,但絕大多數都是玩點集郵,錢幣,老陶瓷或價值不高的明清實用瓷器,或殘銅破罐,不足以稱收藏家。玉石珠寶類的有一定量的人群,或字畫,青銅,明清紅木傢俱的人群中有一部分人可以稱為專項收藏家。
真正的收藏家一定是具備淵博的學識,涉及眾領域,煉成一雙"火眼金晴",家藏豐富,種類齊全,幾乎無所不包的"通家",玩出極高境界的人,才可稱為收藏家!例如馬未都,仇焱之,王剛等。上海劉益謙只能算有錢買主或玩家,沒有真正淵博知識的文化支持,不算收藏家。
一萬人裡,能到達金字塔尖頂的人微乎其微,不足1一2%。收藏,在當前是很辛苦很殘酷的事,發財一定是利益鏈上的人或者是圈子裡的人。
所以,國寶幫不服,糾成一體,抱團取暖,相互吹捧,大罵專家鑑定,請槍手撰文攪亂時局,令太多的人不明真像,攻擊專家鑑定。當前,國寶幫已成民藏走向市場的最大的"害群之馬",最重要的"攔路虎,絆腳石"。嚴厲打擊"低劣,一眼假,不堪入目"的國寶幫,迴歸理性收藏,提升審美力與專業鑑賞力,增強文化學習,培養道德素質,規範行業行為,已是必然趨勢!
南宮華亭
賞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