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来了,西安如何为更聪明的城市?


新基建来了,西安如何为更聪明的城市?

中央会议让“新基建”火了,身边朋友随随便便都能聊几个“新基建”的话题。其实“新基建”概念早在2018年就已出现。

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重新定义了基础设施建设,把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定义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随后“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现在中央为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按下了“加速键”。受到疫情的冲击,防疫抗疫攻坚战让所有人都看到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只有坚实可靠的信息化基础建设,才能在疫情等紧急情况爆发时发挥出即战力。

中央指出“要注重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受疫情影响的数个月,所有的企业和个人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而“新基建”是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复苏的重要举措。

中央精神指路,“新基建”浪潮蓄力袭来……每个城市都将拥有新的发展机遇。对西安而言,如何嗅得机遇,把握机遇,迎来全新发展?

新基建来了,西安如何为更聪明的城市?

首先要明确,“新基建”虽然是一项全国性的建设布局,但城市间建设节奏并不一致。以云数据中心为例,北上广深杭等地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标杆城市,是众多科技企业的战略要地,此前早已完成了云数据中心的建设,可以说这些城市已经处于信息数字化建设的第一梯队。

云数据中心是新基建的重要成员,所有云端应用离不开它。而且,无论技术如何进步,网络传输速度如何提升,区位永远是影响使用效果的重要因素,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做云端应用时要选择离自己近的云数据中心。

西安的区位优势虽然不好和北上广深相比,但无论从经济、科技、历史文化还是地理位置而言,都是当之无愧的西北中心城市,如今又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关键进程中,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是西安“新基建”的关键机遇。

新基建来了,西安如何为更聪明的城市?

阿里云数据中心全国分布图

我们以阿里云数据中心分布来看,华北、华东、华南以及西南已经布局完成,西北目前来说还是一片空白。在使用体验上,西北地区和其他部署云数据中心的城市就会差一些,云产业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这就是西安的机会:突出区位优势,迅速抢占云数据中心市场,快速落地西北地区首个云数据中心,做到立足西安,服务西北,辐射全国。

我们还要明确一点,“新基建”的意义不在于建设,而在于应用,这也是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强调“新基建”的原因。

在疫情防控初期,杭州率先推出了健康码,而当时西安还在人工纸质登记的阶段,到现在疫情防控进入尾声,有些地方还没能应用信息化手段,这就是差距。需要承认的是,这差距更体现在对信息化基础建设和应用的重视程度上,也就是在认知层面的差距。

一线城市已经开始品尝“新基建”的红利,在应用方面已经有非常大的领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西安依然停留在“建设”的阶段,那么和一线城市的差距只会越拉越大。

因此西安“新基建”要大胆大步走,发挥顶层规划作用,主动学习其他地方的成功经验,规划好建成之后的应用。以“落地好用”为标准来推进建设,才有可能趁着“新基建”浪潮实现对一线城市的追赶,甚至弯道超车。

新基建来了,西安如何为更聪明的城市?

资料图

在云数据中心建设方面,除了北上广深杭等一线城市,还有两个城市不能不提,那就是贵阳和乌兰察布。两个知名度并不是很高的城市为何能够受到苹果、阿里、华为等企业的青睐,纷纷投资建设云数据中心呢?

除了天然的气候、电力等适宜云数据中心运行的独特优势外,更重要的还在于两个城市的发展战略和政策跟进及时有力。

《贵州蓝皮书·贵州大数据战略发展报告(2019)》显示,高速发展的大数据产业已成为贵州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国内外大数据企业纷纷落户贵州,一批本地重点企业得到培育成长,贵州正逐渐成长为“世界的大数据中心”。

贵州在促进大数据运用方面成效明显:

一是坚持促进大数据商用,推动贵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促进大数据政用,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是促进大数据民用,提高民生服务智能化水平。

新基建来了,西安如何为更聪明的城市?

资料图

在贵阳发展大数据产业的过程中,乌兰察布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北方内陆城市,也敏锐嗅到了藏在大数据产业中的前所未有机遇,他们取经贵阳,最终将乌兰察布打造成中国北方大数据中心。

乌兰察布大数据产业从无到有,逐步壮大,大数据中心已形成集聚效应,呼叫外包等产业初具规模,上下游产业链条在逐步延长。

只要目标清晰,动作得力,草原上都能崛起一座“数据云谷”。

“从信息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机遇重大。”

智慧城市的基础就是新基建。西安要清醒认识自我区位优势和发展短板,精准制定政策和建设目标,加快信息数字化的基础建设,“快速动起来”是信息数字化时代的基本属性。

杨加畅,智慧城市资深解决方案工程师,城市信息化建设专家,深耕行业一线,跟进多地域智慧城市项目,长期关注智慧城市建设。

本文来源:硬科技传媒专家 Inkr传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