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的中国答案

管理是什么?好的管理又是什么?每个人或许都有自己的答案。X驾驶舱,汇聚中外管理智慧,融合东西文化精髓,超越为体为用之争,力求探索以民族文化和精细管理为双核、以科技赋能为动力的中国式组织管理模式,以原创的中国答案向我们所处的这个伟大时代致敬。

现代管理的中国答案

X——大象无形,管理无界。我们无法给出管理的完美定义,但万变不离其宗。它必根植于普世的价值观,又浸染了不同民族的特色;它必建立起完整的制度、流程和系统,又可学习、可借鉴、可复制;它必拥有最前沿的科技基因,又能随时代不断演化。

X,是无限的管理想象力。

驾驶舱——大方无隅,掌控无疆。管理如掌舵,既要确保目标达成、又要不断自我建设,同时还要与生态环境有机互动,如同“鹦鹉螺号”穿行海底两万里,成败取决于管理者的掌控力。驾驶舱意为管理者的全维全景“视窗”与“操作室”,在经营中纵观全局、掌控无限,在决策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驾驶舱,是终极的管理杀手锏。


当下的时点, “X驾驶舱”的创立更有着特殊的意义。

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发出了同一张大考试卷,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在相同考卷下,不同地区、不同制度、不同文化所给出的不同答案,也得以对不同的组织管理有了前所未有的直观比较。

中国的政府、企业、民众所展现出的强大组织管理能力,给全球提供了一份公认的抗疫大战 “标准答卷”。这会是我们一直探求的答案吗?为什么会是中国?为什么会是当今的中国?未来会不会就是中国?

正如“驾驶舱”所指引的全景视角,让我们通过近景远景一探究竟。


“样本”,中国赢了

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在控制疫情中展现的管理理念、方式、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治理的典范,更堪称超大规模组织管理的样本——

强大的管理能力。抗疫的全过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大国在政府领导下的临危不乱、调度有方、有条不紊。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水不停、电不停、暖不停、通信不停、物资供应不断、社会秩序不乱,更没有出现类似西方个别国家抢购武器和食物的恐慌情绪。一个超大规模组织的掌控力在这里显示得淋漓尽致。

始终聚焦的目标导向,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定果断的决策魄力,千万人口的省会“封城”、14亿人口限制流动;强大精准的资源调配,全国医护人员“饱和式”的救援、“一省包一市”的对口支援;极致高能的团体协作,3万平米医院10天建成、全国民生服务正常运营;贯通到毛细血管的高效执行,上万个社区的全民动员等等。

中国的答卷上,浓墨重彩写下的是超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决胜的民族文化。在这场抗疫战斗中,我们更看到了中华传统文化 “家国一体、轻利重义”的基因传承。中国全体民众对组织目标的高度认可、对管理决策的支持信任、对本职岗位的尽责热忱、对顾全大局的奉献牺牲,这些都为抗疫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一声号令,全社会集结、各界广泛动员,不仅有义无反顾的火速驰援、有守望相助的物资捐赠、有暖流涌动的无私关爱、有通宵达旦的坚守岗位,也有普通百姓自觉地用“不出门”为国家做贡献。而国境外的疫情应断未断终至泛滥,很大程度上正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甚至州长对联邦政府要求隔离表示抗议而拒不执行。

马克思说过“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我们的整体力量来自几千年来一以贯之的文化积淀,来自中华儿女深入骨髓的家国情怀。这种力量不仅表现于那些为人们所尊敬的英雄们,更体现在无数个普普通通不知名的芸芸众生。这是民族文化的力量。

硬核的科技实力。据媒体报道,美国疾控中心(CDC)官方数据滞后,民众只能靠媒体和机构的手算来获悉疫情进展,准确度可想而知。而在中国,以大数据为底层技术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可打通公安、交通、网络运营商等多维度数据,极大提高了疫情管理效率。

事实上,得益于高科技与高质量同步的发展观,中国在这次抗疫大战中的科技优势令全球惊叹。5G下数亿 “云监工”让政府的管理更加透明化;非接触体温检测技术解决大流量公共场所筛查问题;平安的CT影像车和智能阅片系统提供诊疗服务分担一线压力;腾讯阿里等公司为中小企业复工提供的远程会议支持;社区网格化的技术手段让管理无死角甚至筛出了隐匿多年的逃犯。此外还有随处可见的三色健康码、无人机和机器人;线上课堂、无接触餐厅等全新业态等等,无一不体现着科技的力量。更不用说疫情期间政府、企业保持超强的管理调度能力所依托的数据化、智能化、线上化的智慧城市、智慧企业管理平台。

抗疫战就是一场科技战,疫情的发生是一次对科研实力、创新能力以及技术赋能能力的集中检测,而我们也同样交出了高分答卷。

随着疫情发展,之前或“甩锅”、或“佛系”的多个国家纷纷开始 “抄作业”,借鉴“中国方案”。世界卫生组织则概括出了“中国决心、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的“金句”,呼吁各国学习中国经验。

在2005年出版的《赢》中,一代经营管理大师杰克∙韦尔奇就告诉读者,“应该尽可能学习任何与中国有关的知识,因为这个国家将在他们的有生之年渗透到方方面面的商业生活中。”这一预言在他离世当月就开始在全球得以印证。

现代管理的中国答案

《时代》周刊早在2017年就刊登中英双语封面:“中国赢了”,时值特朗普首次以总统身份到访中国。内文指出“中国,而不是美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唯一最具实力的国家”。

中国赢了,赢在这份由超强的管理能力、深厚的民族情怀加上强大的科技助力书就的中国答案。


“拿来”,从追跑到并跑

但就在四十年前,我们几乎还不敢想象会赢,因为我们那时候,也才刚刚学会“抄作业”。

中国现代企业的组织管理能力是从“拿来”开始的。工业革命以来,率先崛起的西方社会将现代的管理理念传播到了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包括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各类先进的理念“舶来品”不断输入,中国不舍昼夜加速“追跑”世界。

既然有桥,何必摸着石头过河呢?中国的企业管理由此开启了“拿来主义”阶段。

在平安、华为、复兴、海尔等为世人公认的优秀企业中,或多或少都有以西方为师的过程,有六西格玛、科学管理及精益管理等的影子。

拿来并非一帆风顺。“南橘北枳”,历史背景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社会形态不同、人文底蕴不同,照搬理念肯定行不通。幸运的是,中国企业家的管理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快速觉知,我们在“拿来”的同时,逐渐发现了所扎根这片土壤的博大精深,并以此培育出了自己的“橘”。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中国平安金融培训学院大堂正中安放着孔子和爱因斯坦两座雕像。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在《平安心语》一书中写道:“孔子代表着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代表着传统人文精神;爱因斯坦代表着现代科学精神,在管理中则代表着制度和理性。这两方面都是平安文化的特质”。中西合璧的管理理念造就了今天的平安。在百万级员工规模下,平安以极致化精细管理、跨界协同作战能力、令行禁止的高效执行以及深入骨髓的创新基因等特质成为超大规模组织的中国式管理范本。

现代管理的中国答案

华为的管理同样也是结合了中国理念和西方标准。以“华为基本法”作为企业的标准和法则,除了列明华为管理层力图达到和完善的各种“标准”外,每一条规则中还渗透着华为管理层与华为人的情感,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求和”、“服从”、“道德自律”等价值主张和西方管理中强调的“规则”和“制度”以“太极图”的方式相结合,相互引用精髓,兼收并蓄。

马云则直接将阿里的管理文化机制分为道、法、术、器四体,并以战略、人才、文化为抓手,将儒释道精神的融会贯通。马云曾说,领导力是道家的哲学,无为思想很有趣,儒家思想是管理的最高的、最有意思的东西,然后佛家是做人。三样合在一起,形成中国式管理理念一定能够进入世界管理思想宝库。“没有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支撑,中国的管理永远都是支离破碎的”。

由此可见,中国的企业家们一方面吸收西方科学思想、理性精神所带来的先进性,将原则、纪律、制度、流程一丝不苟地落实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中;一方面又在管理实践中融入了东方人文、感性基因,推崇仁、义、礼、智、信、廉的儒家思想,崇尚团结奋进、鼓励忘我奉献。这种中西合璧、兼收并蓄的文化合成带来了巨大优势。所以我们看到中国各个企业,既有有条不紊,又有不惜一切代价;既有令行禁止,又有最美逆行者;既有如臂使指,又有强制休息令……

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西方管理精髓相结合,去芜存菁,加上科技的力量,从而形成一个强大的生命力全新模型。这是中国管理者在时代背景下,对普世管理理念的探索和贡献。只有普世的文化和智慧,才能指引前行的航向、丰富时代的精神。


站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我们无疑是幸运的。改革开放四十年后的今天,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贡献了全球35%的制造业总产出,过去五年的经济增长对世界的平均贡献率28.1%,全球第一。大国崛起是中国的自信,也是中国的气概,是百年奋斗积累的超强实力,也是源自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厚积薄发。

然而中国企业的管理者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极其复杂的管理情境,占世界1/4的庞大人口、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辽阔疆域下的地区差异等等,当代中国未曾出现在任何西方管理学派的案例中,也没有一种西方的企业管理理念可以全盘照搬。

所幸的是,伴随中国的崛起,我们已经拥有了一批世界级的企业,拥有了一批代表着中国管理集体智慧、充满着管理想象力的管理理论和实践成果。正如平安、华为、阿里等中国企业向世人展现的,中国已经步入管理理念的原创时代。中国杰出管理者们,从传统中、历史中、现实国情中凝练自己的文化魂魄,创造出了更适合当代管理需求的全新理念,

以智慧的企业管理体系成就大型组织的掌控力,推动企业的运营提速、执行提效、创新提质,为中华民族崛起提交中国答案。

不论是平安倡导的“先知先觉先行”,还是任正非所说的“无人区”,都似乎向世人宣示,中国管理者们今天所做的,不仅是要站在巨人肩膀上为管理理论丛林再添一束光彩,更是要引领全球企业管理未来发展的新方向。依托科技实力、根植民族文化、实践精细管理,中国的企业管理者们已经用自己的智慧点亮了属于这个时代的灯塔。

现代管理的中国答案

这是中国的时代,也是中国企业家的时代,这是中国企业的责任,也是中国管理者的使命。

“X驾驶舱”,是我们对时代最好的记录,也是我们对时代最真挚的奉献。因为我们不仅是时代的见证者,更是时代的参与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