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代风华”的天柱山 不虚此行

一直想着去天柱山游玩,只是被各种琐事缠绕着,一直未能成行。近期总算找到了两个志同道合的朋友驱车前往,头晚在宾馆住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便开始徒步登山,从西关上,绕山一周从东关下山,不到一天的时间,整座山的景象就尽收眼底,映入脑中。

“绝代风华”的天柱山 不虚此行

天柱山的最高海拔不到1400米,在中国的名山中不算突出,但地处吴头楚尾,是大别山余脉与江淮平原的分界线,周边地势平坦,所以方圆百里内都能远远望见它。天柱山的主峰天柱峰远望去犹如擎天一柱伫立在天地之间,天柱山也因此得名。倘若遇上雨天,山间笼罩着一层薄雾,林木皆隐没在雾气中,只有山顶那座石峰与云山浑然一体,宛若是天门中开,气象更显宏伟。它的山势雄奇,但却不像东面黄山那样险峻异常,让人不得不提心吊胆,时刻担心一失足成千古恨;山间虽也偶有雾气,但太阳一照就会散去,不像西面的庐山终年云雾笼罩,看不清真实面目,让人捉摸不透。走在石头构造的山体颇有厚重感,心里更多了几分踏实,因此行走在天柱山间你尽可以安步当车,怡然地欣赏山间风物。

“绝代风华”的天柱山 不虚此行

风景之外,周边的淳朴的民风同样让人觉得温馨。我们去的那一天下了一天的雨,在路上堵了一天的车,晚上差不多十点钟才赶到山下找家农家乐住下,老板没有趁机抬价,相反还起床专门为我们做了晚饭。返程时,我们在当地购买些土特产带回去,买到的都是价美物廉的地道货,完全不会担心遇到奸商宰客。且天柱山满山的花岗岩,按道理是天然的石材场,但是在山间一点被开采的痕迹也没有,可见周边居民的高素质了。所以,从天柱山归来一种“一入此山不思归”的情愫油然而生。

“绝代风华”的天柱山 不虚此行

诚然,确如余秋雨先生所说,如今的天柱山略显寂寞。但我觉得它更像是位博学忠厚的儒者,“南岳”加身时既不清高孤傲,落寞孤寂时从容淡定,寂寞相反更衬出它的绝代风华。也正是如此,我总是想着此刻的天柱山只是在韬光养晦,在不久的将来便会名扬四海,往来游客络绎不绝,即便踏着荆棘,也能穿花拂柳,花香满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