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養殖場的蠶得了怪病,找來一本《天工開物》,所有問題解決了

1865年時,法國南部的養蠶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嚴冬,很多蠶場的桑蠶都患上了一種怪病,致使養殖戶們損失慘重。直至法國養蠶老闆找到一位華人同行,並獲得了一本明代的古書,這才平息了蠶病風波。這究竟是怎麼回事?神秘古書又會是哪一本書?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法國養殖場的蠶得了怪病,找來一本《天工開物》,所有問題解決了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當時在西漢與西域之間有一條聞名世界的貿易通道,名為“絲綢之路”。在世界人民的第一印象中,中國素來以出產優質瓷器與絲綢著稱,而紡織絲綢所用到的原材料,正是纖細堅韌的蠶絲。據史籍記載,中國養蠶歷史相當悠久,在夏朝之前就已經出現,商代還設有專門養蠶的官員,被稱為“典蠶官”,可見當時社會對養蠶業的重視。

法國養殖場的蠶得了怪病,找來一本《天工開物》,所有問題解決了

18世紀工業革命之後,意大利,法國等歐洲國家開始大面積發展養蠶業,並著力改進絲綢紡織機械,成為了近代絲綢機器工業的發祥地。可是在同世紀中葉,法國的養蠶業開始迅速頹靡,原因就是由於桑蠶患上了一種怪病。

這種怪病是從法國養蠶老闆羅傑斯的蠶場開始的,並迅速蔓延到附近其他蠶場。桑蠶一旦患上怪病,就會表現出全身無力、慵懶厭食的症狀,甚至還會在身上出現諸多類似於胡椒粉的黑點,只過了幾天的工夫,病蠶就會死去,並且很快腐爛。

法國養殖場的蠶得了怪病,找來一本《天工開物》,所有問題解決了

羅傑斯蒙受了巨大的財產損失,更令他煩惱的是,附近幾個養蠶場的老闆都認為疾病是從他的蠶場傳播出來的,紛紛前來向其討要說法,甚至還揚言,若是羅傑斯不盡快賠償他們的損失,日後肯定要他吃不兜著走。

羅傑斯懊惱不已卻又理虧,為了能儘快解決問題,他反覆思量,最終他靈光一閃想到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自己的好友李阿福,一位華裔養蠶老闆,羅傑斯不少養蠶訣竅都是從他手中學來的。可惜事不湊巧,李阿福此時並不在家,而是帶著一批蠶絲前往歐洲出售,估計一個月後才能回來,留下來照顧家中生意的,只有李阿福的老婆。

法國養殖場的蠶得了怪病,找來一本《天工開物》,所有問題解決了

一個月的時間顯然很漫長,如果羅傑斯真的要等李阿福回來,估計自己的蠶場早已經倒閉多時,其他蠶場的老闆也不會放過自己。為此,他懇求李阿福的妻子給李阿福發一個電報,請他為自己解決眼前的困難。李阿福妻子倒是肯幫忙,她直奔電報局,併為丈夫發送了一封加急電報,並將一切情況說明。

一天之後,李阿福便有了消息,在回電中只有幾個字“將書櫃內《天工開物》交給羅傑斯,裡面有答案”。李阿福妻子不敢怠慢,按照丈夫電報的指示找到這本書,並交給了羅傑斯。

法國養殖場的蠶得了怪病,找來一本《天工開物》,所有問題解決了

羅傑斯如獲至寶,急忙將這本書拿回了桑蠶養殖場,養殖場的法籍技術指導認識中文,他用最快的時間,將該書最有用的《桑蠶輯要》的章節翻譯成法文。

羅傑斯看罷上面的記載,一個勁地用法文高呼:“好,太好了!”

《天工開物》是明代學者宋應星的著作,全書共3卷18篇,是一本收錄了農業、手工業、建築、機械製造、紡織、兵器製造、製鹽榨油等方面的古代綜合性科學書籍,被當時的人們稱為“明代百科全書”。在17世紀時,中外交流逐漸增多,《天工開物》也被翻譯成各種語言,成為歐亞地區廣泛流傳借鑑的科普類書籍。

法國養殖場的蠶得了怪病,找來一本《天工開物》,所有問題解決了

《桑蠶輯要》一章中的內容,幾乎囊括了當時中國最先進的一整套關於養蠶、防治蠶病的完整經驗,即使到了現代,不少養蠶紡織廠依然沿用書中所載內容。

羅傑斯驚喜的發現,《桑蠶輯要》中對桑蠶“胡椒病”的防治的確有記述,只不過書中對該病的叫法為“黑痣症”。書中提到,“黑痣症是一種傳染性極強的疾病,病蠶死亡率高,並且影響其羽化。最直接的解決方案,便是把病蠶全部剔除,並將健康的蠶重新安放於其他蠶座內,即使是用來餵養蠶的桑葉,也要去遠處採摘,因為桑葉之上也可能存在病菌”。

法國養殖場的蠶得了怪病,找來一本《天工開物》,所有問題解決了

羅傑斯瞭解到防治方法,迅速採取措施,按照書中所載,對蠶場開始了治理,最終遏制住了桑蠶大量發病的勢頭,挽回了經濟損失,而那些叫囂著要教訓羅傑斯的蠶場老闆們,此時也紛紛拎著禮物前來“取經”,稱羅傑斯為“蠶場的救星”,並將索賠之事拋到了九霄雲外。

一場風波終於過去,羅傑斯對李阿福感謝的五體投地,更是驚訝於《天工開物》內治療蠶病理論的先進。可是在清代之時,這本實用類的科學書籍卻被列為禁書,原因是:乾隆皇帝認為《天工開物》的書中有“北虜”和“東北夷”字樣,有“反清復明”的嫌疑,故此對其有意識地打壓、封禁、焚燬。所幸到了清朝滅亡之後,這本奇書才重見天日,再一次成為指導桑蠶養殖技術的重要典籍。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