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道教圣地,河南省确山县的来历

确山县隶属河南省驻马店市,以前的确山不叫确山,经过几次改名后才最终形成这个名字。

曾经的道教圣地,河南省确山县的来历

确山县古称朗陵县,隋代改为朗山县,宋大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因避宋圣祖赵玄朗之讳再次更名,据历史记载,朗山县城东南六里有一座確山,山上“有泉入窦,声若搉(què)米”(大意为山上泉水流入孔穴之中,发出像捣米的声音,在古代汉语中搉字通確,都有敲击的意思),所以就改名为確山县。再次更名为确山县从而流传至今。

曾经的道教圣地,河南省确山县的来历

确山,是红色的热土,革命的圣地,抗战时期,这里是中共中央中原局所在地。“小延安”竹沟镇是老一辈革命家刘少奇、李先念、彭雪枫等战斗工作过的地方,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战斗于白山黑水的著名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出生在确山。离县城10里处,有庄严肃穆的杨靖宇将军纪念馆,馆内陈列的珍贵文物诉说着这位民族英雄的辉煌人生。

曾经的道教圣地,河南省确山县的来历

老乐山

要问确山县还有那些地方好玩,那我一定会推荐老乐山。老乐山位于确山县城西8公里处,107国道、新阳高速、京广高铁、京港澳高速纵横其间,交通快捷便利。老乐山整个山脉群峰叠峦,逶迤绵延,自然生态物种丰富,漫山遍野绿色苍翠,主峰海拔813米。

曾经的道教圣地,河南省确山县的来历


老乐山是一座道教圣山,之所以称之为中原道教名山,主要是因为它的历史悠久和规模宏大。据史料记载,乐山在隋唐时期已建有道观,至北宋达到鼎盛,建有“八宫两观一拜台”。原先老乐山顶上紫霄宫曾有三件镇山之宝—玉皇大帝、元始天尊、太上老君三座铜像,每座铜像背后刻有“大宋崇宁三年恭造,重叁万伍千斤”字样,由此亦可见老乐山道教的规模之盛之大。可惜这三座神像在解放初期被毁,成了遗憾。

曾经的道教圣地,河南省确山县的来历

北宋时,崇信道教的宋徽宗曾三次勅封老乐山祖师,“初封崇仁侯,再封仁勇公,又封嘉济王,建庙祀神久矣”。皇帝勅封,香火旺盛,老乐山当时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一座道教名山。与湖北武当山(因祖师殿上覆金瓦,称金顶)、泌阳铜山(因祖师殿上覆铜瓦,称铜顶)、确山老乐山(因祖师殿上覆以铁瓦,称铁顶),并称中原道教三座圣山。

曾经的道教圣地,河南省确山县的来历

据县志记载,至清末全县尚有道教宫观30处,皆为老乐山道士之庙产。同时,乐山道士在山下还办有学校,设文、武二科传授四书五经、道教教义及各种武艺,老乐山道教当年的盛况于此可见一斑。

曾经的道教圣地,河南省确山县的来历

古代老乐山道教影响很大,鼎盛时每年庙会从三月初一绵延至月底。不仅河南各州府县香客众多,连周边安徽、湖北、江苏、浙江等省份前来朝拜者也络绎不绝,甚至组成朝山会,数十人、数百人一起前来登山祈福问道。

曾经的道教圣地,河南省确山县的来历

现在的老乐山方圆68平方公里,都是国家级森林公园,也是著名的省级旅游度假区,景区内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超过市区的150倍,是养生休闲度假的天然大氧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