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果拉哨所的编外兵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无论是拉萨还是日喀则,城市街道野狗多,这是不争的事实。据悉,野狗多的原因,一是藏族信仰藏传佛教不吃狗肉,二是那时西藏的狗多半都得有包卵虫病,在西藏工作的汉族也很少有人吃狗肉,野狗自然繁殖,自生自灭,所以流浪犬和丧家犬随处可见,几乎成灾,特别是一到晚上,到处都能听到汪汪的叫声,吵得人久久不能入睡。野狗成群结队,有时为了争抢垃圾桶里食物,两群野狗谁互不相让,甚至还会发生撕咬,那“壮观”的场面在内地是看不到的。“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争斗法则,在野狗群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自然,败者一方会夹着尾巴逃离垃圾桶。

查果拉哨所的编外兵

1983年11月的一天,小杨从八医院痊愈出院,在日喀则军分区招待所等候回查果拉哨所的车。那时交通不便,只能等岗巴营的车下来办事,才能搭乘回去,有时要在招待所等一两个礼拜才会有车。小杨在招待所实在待得无聊,他便到外面的马路上遛弯,忽然眼前一亮,一只浑身棕黄、两个黑眼圈的小狗摇头摆尾朝他跑来。小杨没当兵前就喜欢小动物,他把小狗抱在怀里爱不释手,他想,这是哪个流浪狗下的小崽崽,好可怜呀。此刻,他的脑海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我要把小狗带到哨所去。

那时,部队除了军犬外,不允许养狗。为了把小狗带回哨所,小杨特意买了一个拉链提兜,还让招待所炊事班的老乡偷偷给他藏了一听午餐肉罐头和两个馒头,以便在路上喂小狗,不至于在三百多公里的长途跋涉中让小狗饿肚子。说来也怪,坐在解放牌汽车的大厢上,任凭风吹日晒,小狗吃饱后卧在提兜里硬是没叫一声,不然要是被驾驶员发现了,说不定早给它扔到野地里去了。

小杨把小狗偷偷带上查果拉哨所,他先如实向班长悄悄汇报了,班长也喜欢狗,但他又清楚部队的规定,犯愁的班长思来想去决定偷偷养,为此还专门组织班里的九个人秘密开了一次班委会,一是规定谁都不准把小杨带回小狗的事说出去,这是本班秘密,否则罚整理内务一周。二是白天谁也不允许逗小狗玩,就把小狗关在炮弹箱子里,并轮流给小狗带剩饭剩菜回来。三是给小狗起个名,有名才好称呼。这下热闹了,有人说叫黑眼圈,有人说叫阿黄,最后经过表决,以五比四的微弱优势,给小狗起名叫阿黄。

也许阿黄和人一样,到了海拔5300米查果拉哨所有高原反应,开始两天蔫蔫的一声不吭,吃了就睡,到了第三天它就在炮弹箱子里待不住了,哼哼叫个不停,只要一放出来就活蹦乱跳,十分可爱。排长从门前经过隐隐约约听到阿黄的叫声,便背着手走了进去。小杨瞅见排长知道惹祸了,赶紧把阿黄藏在皮大衣下。可是班长看排长走进班里立即喊起立,唯独小杨坐在火炉旁没敢站起,他怕露馅。

查果拉哨所的编外兵

排长还礼后绷着脸没吭声,他猫着腰在床下瞅瞅,在桌子下面看看,突然他转身大声命令到:小杨,站起来!小杨先是一哆嗦,习惯地立正。阿黄倒没有被排长的厉声所吓倒,它翘着尾巴扭着屁股跑到了排长的跟前。排长问小杨,逮回来小狗为什么报告?小杨挠了挠头满脸堆笑地说,怕你——扔了。此刻,全班的战士都向排长求情让留下阿黄,有点说,哨所白天兵看兵,晚上看星星,大家艰苦不怕,就怕寂寞,阿黄多少能给他们带来些乐趣。有的说,哨所周围百十里无人烟,阿黄那么小,好可怜呀,好歹是条命,扔了非饿死不可,还有的说哨所天高皇帝远,上级领导不会知道……

但不管他们怎么求,排长都绷着脸没有表态。临走时让小杨把阿黄抱到他房子去。

排长走后,班长对小杨说,这下完了,咱俩就等着挨批吧。

那天晚点名,班长和小杨不敢正视排长,已经做好了被收拾的准备。点完名,排长郑重其事地说,小杨出列,从我房子把阿黄抱出来!小杨抱着阿黄,老老实实站在队伍前面等着挨批。但排长却大声讲到:我宣布,从今天开始,我们哨所又增加一位编外新战友,它就是阿黄!每一个人都要关心它,爱护它……全排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阿黄成为查果拉哨所新成员,三十名官兵乐坏了,从此有了开心果,谁都想逗它玩,就连不喜欢小动物的战士,有时也会抓起它的前爪,大眼瞪小眼和它对视,它也把哨所当成自己的家,这个班转转,那个班逛逛,也能混个肚儿圆。经过战士们驯化之后,每次哨所点名的哨音一响,阿黄也会跑到小操场蹲在队伍前排的最左边,排长最后一个点到阿黄,它汪汪两声作为应答。

到了第二年5月,阿黄就长成一只大狗了,战士们巡逻时牵着它,捡羊粪时领着它。小杨还专门用牦牛尾巴编制了一个精致的项圈套在阿黄的脖子,在项圈的下面挂了三个经过加工的黄铜子弹壳作为铃铛。说来也怪,只要是穿军装的,阿黄一概不咬,那怕是分区、营里来的工作组,阿黄只会摇摇尾巴走到跟前闻闻,显得很友好。然而,牧民或者地方拉东西的车从哨所经过,阿黄会凶猛往上扑,只有当当兵的喊阿黄回来,它才会很不情愿地折回。

哨所的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官兵都和阿黄打得火热。1985年10月,查果拉哨所改为季节性防守,也就是10月到来年的3月不再驻军,这可愁死了排长,有心把阿黄带回连队,但连队不准养狗的规定他是知道的,有心把阿黄送给老百姓,但阿黄见了老百姓那种凶残劲他也是知道的,怕喂不熟伤了老百姓,况且哨所周围百十里无人烟,找不到人收养。最后只好狠心忍痛割爱,把阿黄留在哨所自生自灭。官兵撤离那天,象征性给阿黄留了些食物,军车缓缓离去,阿黄在后面追了有一两公里实在跑不动了,坐在车厢的战士看到阿黄的可怜相,有几个战士都在抹眼泪。

查果拉哨所的编外兵

人常说,狗不嫌家穷,儿不嫌母丑。来年三月,官兵再上山驻守哨所时,当军车距离查果拉还有将近一公里,远远就看见阿黄朝军车奔来,它来迎接久违的战友。战士们非常惊喜,一个漫长的冬天,阿黄竟然顽强地活了下来。

阿黄是哨所的编外兵,但它是哨所忠实的守卫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