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果拉哨所的編外兵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無論是拉薩還是日喀則,城市街道野狗多,這是不爭的事實。據悉,野狗多的原因,一是藏族信仰藏傳佛教不吃狗肉,二是那時西藏的狗多半都得有包卵蟲病,在西藏工作的漢族也很少有人吃狗肉,野狗自然繁殖,自生自滅,所以流浪犬和喪家犬隨處可見,幾乎成災,特別是一到晚上,到處都能聽到汪汪的叫聲,吵得人久久不能入睡。野狗成群結隊,有時為了爭搶垃圾桶裡食物,兩群野狗誰互不相讓,甚至還會發生撕咬,那“壯觀”的場面在內地是看不到的。“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的爭鬥法則,在野狗群中也體現的淋漓盡致。自然,敗者一方會夾著尾巴逃離垃圾桶。

查果拉哨所的編外兵

1983年11月的一天,小楊從八醫院痊癒出院,在日喀則軍分區招待所等候回查果拉哨所的車。那時交通不便,只能等崗巴營的車下來辦事,才能搭乘回去,有時要在招待所等一兩個禮拜才會有車。小楊在招待所實在待得無聊,他便到外面的馬路上遛彎,忽然眼前一亮,一隻渾身棕黃、兩個黑眼圈的小狗搖頭擺尾朝他跑來。小楊沒當兵前就喜歡小動物,他把小狗抱在懷裡愛不釋手,他想,這是哪個流浪狗下的小崽崽,好可憐呀。此刻,他的腦海冒出一個大膽的想法:我要把小狗帶到哨所去。

那時,部隊除了軍犬外,不允許養狗。為了把小狗帶回哨所,小楊特意買了一個拉鍊提兜,還讓招待所炊事班的老鄉偷偷給他藏了一聽午餐肉罐頭和兩個饅頭,以便在路上喂小狗,不至於在三百多公里的長途跋涉中讓小狗餓肚子。說來也怪,坐在解放牌汽車的大廂上,任憑風吹日曬,小狗吃飽後臥在提兜裡硬是沒叫一聲,不然要是被駕駛員發現了,說不定早給它扔到野地裡去了。

小楊把小狗偷偷帶上查果拉哨所,他先如實向班長悄悄彙報了,班長也喜歡狗,但他又清楚部隊的規定,犯愁的班長思來想去決定偷偷養,為此還專門組織班裡的九個人秘密開了一次班委會,一是規定誰都不準把小楊帶回小狗的事說出去,這是本班秘密,否則罰整理內務一週。二是白天誰也不允許逗小狗玩,就把小狗關在炮彈箱子裡,並輪流給小狗帶剩飯剩菜回來。三是給小狗起個名,有名才好稱呼。這下熱鬧了,有人說叫黑眼圈,有人說叫阿黃,最後經過表決,以五比四的微弱優勢,給小狗起名叫阿黃。

也許阿黃和人一樣,到了海拔5300米查果拉哨所有高原反應,開始兩天蔫蔫的一聲不吭,吃了就睡,到了第三天它就在炮彈箱子裡待不住了,哼哼叫個不停,只要一放出來就活蹦亂跳,十分可愛。排長從門前經過隱隱約約聽到阿黃的叫聲,便揹著手走了進去。小楊瞅見排長知道惹禍了,趕緊把阿黃藏在皮大衣下。可是班長看排長走進班裡立即喊起立,唯獨小楊坐在火爐旁沒敢站起,他怕露餡。

查果拉哨所的編外兵

排長還禮後繃著臉沒吭聲,他貓著腰在床下瞅瞅,在桌子下面看看,突然他轉身大聲命令到:小楊,站起來!小楊先是一哆嗦,習慣地立正。阿黃倒沒有被排長的厲聲所嚇倒,它翹著尾巴扭著屁股跑到了排長的跟前。排長問小楊,逮回來小狗為什麼報告?小楊撓了撓頭滿臉堆笑地說,怕你——扔了。此刻,全班的戰士都向排長求情讓留下阿黃,有點說,哨所白天兵看兵,晚上看星星,大家艱苦不怕,就怕寂寞,阿黃多少能給他們帶來些樂趣。有的說,哨所周圍百十里無人煙,阿黃那麼小,好可憐呀,好歹是條命,扔了非餓死不可,還有的說哨所天高皇帝遠,上級領導不會知道……

但不管他們怎麼求,排長都繃著臉沒有表態。臨走時讓小楊把阿黃抱到他房子去。

排長走後,班長對小楊說,這下完了,咱倆就等著挨批吧。

那天晚點名,班長和小楊不敢正視排長,已經做好了被收拾的準備。點完名,排長鄭重其事地說,小楊出列,從我房子把阿黃抱出來!小楊抱著阿黃,老老實實站在隊伍前面等著挨批。但排長卻大聲講到:我宣佈,從今天開始,我們哨所又增加一位編外新戰友,它就是阿黃!每一個人都要關心它,愛護它……全排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阿黃成為查果拉哨所新成員,三十名官兵樂壞了,從此有了開心果,誰都想逗它玩,就連不喜歡小動物的戰士,有時也會抓起它的前爪,大眼瞪小眼和它對視,它也把哨所當成自己的家,這個班轉轉,那個班逛逛,也能混個肚兒圓。經過戰士們馴化之後,每次哨所點名的哨音一響,阿黃也會跑到小操場蹲在隊伍前排的最左邊,排長最後一個點到阿黃,它汪汪兩聲作為應答。

到了第二年5月,阿黃就長成一隻大狗了,戰士們巡邏時牽著它,撿羊糞時領著它。小楊還專門用犛牛尾巴編制了一個精緻的項圈套在阿黃的脖子,在項圈的下面掛了三個經過加工的黃銅子彈殼作為鈴鐺。說來也怪,只要是穿軍裝的,阿黃一概不咬,那怕是分區、營裡來的工作組,阿黃只會搖搖尾巴走到跟前聞聞,顯得很友好。然而,牧民或者地方拉東西的車從哨所經過,阿黃會兇猛往上撲,只有噹噹兵的喊阿黃回來,它才會很不情願地折回。

哨所的官兵換了一茬又一茬,但官兵都和阿黃打得火熱。1985年10月,查果拉哨所改為季節性防守,也就是10月到來年的3月不再駐軍,這可愁死了排長,有心把阿黃帶回連隊,但連隊不準養狗的規定他是知道的,有心把阿黃送給老百姓,但阿黃見了老百姓那種兇殘勁他也是知道的,怕喂不熟傷了老百姓,況且哨所周圍百十里無人煙,找不到人收養。最後只好狠心忍痛割愛,把阿黃留在哨所自生自滅。官兵撤離那天,象徵性給阿黃留了些食物,軍車緩緩離去,阿黃在後面追了有一兩公里實在跑不動了,坐在車廂的戰士看到阿黃的可憐相,有幾個戰士都在抹眼淚。

查果拉哨所的編外兵

人常說,狗不嫌家窮,兒不嫌母醜。來年三月,官兵再上山駐守哨所時,當軍車距離查果拉還有將近一公里,遠遠就看見阿黃朝軍車奔來,它來迎接久違的戰友。戰士們非常驚喜,一個漫長的冬天,阿黃竟然頑強地活了下來。

阿黃是哨所的編外兵,但它是哨所忠實的守衛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