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县大棚芦笋抢“鲜”上市

3月31日,在瓜州县南岔镇金鹏现代农业果蔬产业园区里,一排排钢架大棚整齐排列,在明媚春日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大棚内刚浇过水的土壤上芦笋或高或矮,根根挺拔,嫩绿喜人,种植户们在棚内辛勤采收。

金鹏现代农业果蔬产业园区位于瓜州县南岔镇六工村九组,由南岔镇金鹏农资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牵头经营,累计投资450多万元,建成高标准塑料大棚267座、连体大棚1座。前期经过果蔬产业大数据分析和土壤试种检测,引进适宜种植的芦笋、“站神西瓜”等特色果蔬。

瓜州县大棚芦笋抢“鲜”上市

“近几年,全国大枣产业产能过剩,价格比较低,我们去年在多方考察后决定发展大棚芦笋,初期我们只有79座塑料大棚和1座连体大棚。试种成功后,74棚订单‘站神西瓜’销往深圳,每棚收入近3000元,芦笋今年3月份开始上市,每天采收新鲜芦笋200多斤,平均每斤10多元,主要销往兰州。”瓜州县南岔镇金鹏农资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发鹏说。

据了解,金鹏农资农产品专业合作社通过“产业党支部+扶贫项目+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与南岔镇15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入股合同,每年按效益的8%对贫困户进行分红,2%给村委会,在增加贫困户收入的同时盘活村集体经济。

瓜州县大棚芦笋抢“鲜”上市

“去年年底,有15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领取收益,每户领取分红480元,村委会领取分红18720元。除了入股分红外,建档立卡贫困户还可以到我们基地打工,日均工资100元。今年3月份以来,每天有30多名村民和贫困户在园区里从事采收、施肥、除草等工作。”瓜州县南岔镇金鹏农资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张彦雄说。

李生军是瓜州县南岔镇六工村九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镇上支持下养了2头牛,这些天一直在现代农业果蔬产业区打工。

瓜州县大棚芦笋抢“鲜”上市

“自己身体不好,不能到远处打工,镇上考虑我的情况让我养牛。自从建起现代农业果蔬产业园区,不仅年底有分红,还能在家门口打工,每天有100元的收入,不管干几天,月底就可以拿到工资。”李生军说。

和李生军一样,瓜州县南岔镇六工村一组建档立卡贫困户陈英财有空也会去园区打工。“去年零星地打了一个月工,赚了3000多元钱。”陈英财说。

瓜州县大棚芦笋抢“鲜”上市

今年,瓜州县南岔镇金鹏农资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准备新建2万平方米的两栋连体塑料大棚。受疫情影响,大棚搭建材料3月份才从天津发过来,现在工人正在抢时节、抓紧搭建。

“今年,金鹏农资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以每公斤5元的价格签订了74座大棚订单蜜瓜,7万株蜜瓜苗已经委托广至乡广鑫源合作社培育,4月中旬移栽,计划在6月上旬上市,等蜜瓜采摘结束后开始种植芦笋。”瓜州县南岔镇人大主席赵海青说。

瓜州县大棚芦笋抢“鲜”上市

为保证蜜瓜品质,去年11月中旬,瓜州县南岔镇特邀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吐鲁番综合试验站站长杨军,按照绿色蜜瓜标准,从园区规划、品种引进、土壤消毒、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技术指导。

“瓜州土地偏碱性,芦笋比较耐碱,经过几年摸索试种,芦笋在瓜州长得特别好。下一步,我准备把南岔镇金鹏现代农业果蔬产业区打造成标准化芦笋种植基地,通过规模化种植增加订单量,带动更多的村民发家致富。”赵发鹏说。

来源:新华网 通讯员:魏金龙 赵文生 邓晓旭

总监制:沈鸿波 监制:魏金龙 韩雪林 编辑:贠凯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