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是什么?

关于作者

约翰•奥莫亨德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波茨坦分校人类学系杰出教学教授。他从事文化人类学导论课程教学37年,先后荣获杰出教学校长奖、荣誉教授奖。主要研究领域为族群关系、社会网络、灾难影响、环境人类学。

关于本书

这是一本独具特色、富有启发性的人类学导论,以问题为基础指导原则,每章都围绕一个关键问题,精心组织人类学的相关知识。作者用田野故事揭示人类学家发现和分析问题的方式,生动地展现了人类学家面对的核心概念和问题是什么。作者认为,人类学的思考方法和调查方式,应当作为通识教育被推广和掌握。

核心内容

按照文化人类学的定义,文化是一群人通过习得,对其所作所为和每件事物的意义共有的认识。文化造成了不同族群生活之间的差异。它是一个互相关联的整合体系;被群体内部的价值观念不断强化;在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传递中,符号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类学家研究文化时,最重要的方法是通过田野调查完成“民族志”。人类学家会重点思考:怎样让自己观察到自然的、有代表性的现象?怎样用“整体观”去解释文化现象?怎样认识一种文化符号的真实含义?

关于学术的伦理和方法论,本书认为:人类学应该秉承文化相对主义,但不能对伤害人的生存的现象置之不理。科学方法仍然是最有效的研究途径。

《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是什么?

前言

你好,欢迎你每天一本书,今天我为你解读的这本书叫《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要给你介绍这本书,那我肯定先得给你说清楚:人类学家是干什么的?我们凭什么要像他们那么想问题?对不对?

先说说人类学家是干什么的?人类学现在是个比较大的学科,包括语言人类学、生物人类学等等分支,考古学在中国属于历史学分支,在西方也属于人类学。严格地说,这本书讲的思考方法属于其中的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家是干什么的呢?就是对不同的人群——比如不同民族、不同职业群体——的思想和行为差异,做出准确描述,进行客观的阐释和理解。

他们研究的主题,可能和社会学、历史学、生物学差不多,比如一个社会的家庭婚姻、经济行为、宗教礼仪是什么样的、是怎么形成的,等等。但人类学和其他学科对问题的组合方式不同。比如,历史学家关注的是过去形成了什么趋势,生物学家关注的是生物系统对环境的适应性变化。而文化人类学家思考的,是怎样准确理解和阐释这个民族的文化。

那么,我们为什么就要了解这种思考方式呢?我举个著名例子:二战后,美国制定对日政策时,重要的参考依据,就是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对日本人的研究,也就是那本有名的《菊与刀》,你可以找来看一下。

另外,本书作者、纽约州立大学人类学系荣休教授奥莫亨德罗还给了我们一套理由。他说,一个对未来世界有所贡献的人,会扮演下面5种角色之一,分别是:改革者、批评家、研究者、人文主义者或世界主义者。想履行改造世界的职责,就要了解贫穷、战争这类现象的真实形成机制;想促进人的沟通交流,就要对文化多样性有充分认知。这都需要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简单地说就是:好的世界应该是多元化的世界,人们既要学会理解其他文化,也要学会如何被其他文化理解。

在这本书里,奥莫亨德罗把自己几十年的人类学教学和田野调查经历,总结成了11个问题,也就是全书的11个章节。我的讲述,集中在其中三类重点问题上。

  • 第一个问题是:文化人类学所指的文化具体是什么,它在群体生活中如何显现?我们真正想知道的是什么?
  •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该怎样去知道?也就是说人类学家如何了解、如何观察一种民族或群体文化?同时,该怎么保证速记观察到的情况是真实的?
  • 第三个问题是:在观察之后,我们该怎么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可以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吗?如果你看完本期内容感兴趣,可以读一下这本书,了解其它相关问题。

第一部分

咱们下面先来说:在人类学家眼里,文化是什么?也可以说是他们在研究什么?

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都可以说是在研究文化,也都有自己对文化的定义。1796年,大哲学家康德首先使用了“文化”这个词,但他当时给出的定义,差不多等同于现在我们对“文明”概念的理解。文明是围绕现代大都市和集约化食品生产所建立起来的一套政治管理、商业和意识形态系统。我们今天知道,它只是共存的各种人类生活形式之一。如果把文明等同于文化,等于要求各种文化都向文明标准看齐,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这不符合人类学家的观点。人类学家在19世纪中期提出了自己对文化的定义,那就是:文化是一群人通过习得,对其所作所为和每件事物的意义共有的认识。

可能有点绕,你就记两个关键词:习得、共有。习得就是只有通过后天学习,从小学习或者从身边的人身上耳濡目染才能获得。在人类学术语里,这个过程也叫濡化,三点水加一个需要的濡,意思就是我们常说的“在什么东西里泡大”。共有就是群体内通用。这些内部通用的东西,在外人、也就是其他文化里的人看,可能就有点儿怪。比如作者去加拿大的纽芬兰做田野调查,发现那里的渔民去别人家做客从来不走前门,进厨房后门也不敲门,而是推门就进。

因为当地民俗认为死亡和麻烦是从前门来的,只有骑警和殡仪馆的人执行公务才走前门;敲门反而是种骚扰,因为在传说里只有孤魂野鬼才敲门。这种共有、习得的文化能覆盖的群体范围,可以小到一个社团,也可以大到一个民族;甚至覆盖很多个国家——最典型的是宗教文化。大的社会里也会有小的相对独立群体,拥有自己的内部文化,这就是亚文化。比如在美国,有硅谷的程序员文化、校园文化、摇滚文化;在日本和中国的年轻人中间,有新近兴起的二次元文化。

史学名家陈寅恪、吕思勉都有类似的历史观点:文化是高于种族、民族的。人类学家的研究也支持这一点,生物人类学的研究证明:人类就是一个有着巨大遗传多样性的物种,并不存在孤立、隔绝的种族。同种族里的个体生理差异,并不比两个种族之间的差异小,没有什么“种族优劣”之分。就像近年来的大历史研究所呈现的,现代民族国家之间历史差异,是由“枪炮、病菌和钢铁”造成的。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不是人们的种族是什么,而是各种文化中的人,把自己想象成了什么样的民族?他们是按什么方式来贴这些标签的?

是文化造成了不同族群之间的真正差异。这本书里讲到一个好玩儿的例子:一位英国女人类学家到尼日利亚去研究那里的一个部落。她首先要做的,是被这个群体所接纳。于是,在一个悠闲的下雨天,她开始给部落的男性长者们讲本国最经典的戏剧《哈姆雷特》。她一边讲,听众一边打断她。他们认为,哈姆雷特遇到的不是他父亲的鬼魂,而是女巫派来的僵尸。而且哈姆雷特太年轻了,只有宗族男性长者才有资格执行复仇。另外,哈姆雷特的叔叔娶自己的嫂子,这不是完全正确的吗?他们只是奇怪,一位国王怎么会只有一个寡妇传给弟弟呢,不是该有一大群吗?当他们听到女主角奥菲利亚的哥哥悲痛到要跳进妹妹的坟墓里时,都点起头来,彼此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神。

等到故事讲完,人类学家已经出离愤怒了。她的故事被这些当地听众弄得“稀碎”,这时候他们开始安慰她说:“你这个故事还不错,你犯的错也不算多。你以后要多向我们请教,这样就能明白这些故事的真正含义了。等你回家乡时,你的长辈们会发现你在外国受到了智者的教诲,长进了不少。”这不是个单纯的笑话,更不是要嘲笑那些部落老人。从人类学家的视角来看,这是一种文化差异现象。在那个尼日利亚族群,权力是以长者和女巫为核心的。为了调解因为女性稀缺爆发的血腥事件,他们建立了自己的婚姻和亲属关系。所以,才会对来自另一种文化的《哈姆雷特》,产生完全不同的解读方式。

那么,想要不以主观感受为标准,而是以科学方法去理解其他文化,首先就得知道:文化具有哪些具体特征?

首先,文化是一个整合的体系也就是说,它的一部分总和另一部分彼此关联。我们还说纽芬兰的渔民,他们有这样的习俗:年轻夫妇的房子,要紧挨着丈夫的父亲或哥哥的房子。你可能以为这是出于类似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吧?但其实是完全因为他们的生产组织方式。纽芬兰的捕鱼船队是父子、兄弟构成的,他们在凌晨四点就要出发,下午返航后,各家的女人和孩子们开始一起收拾渔获,晒渔网,所以本家族必须紧挨着住。当然,文化的整合关系,也不是都表现得这么自洽,也有矛盾的现象。比如作者就发现,纽芬兰的男人们可以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冬夜出海,却很害怕家里没开灯时的黑暗。

文化的另一个特征是:文化会得到价值观念的强化。价值观在文化中的表现,就是大家都认为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价值观念在文化中的介入方式,需要仔细分辨。比如,纽芬兰的渔民在星期日是绝对不工作的。作者经过分析,发现这个习惯不是懒散或者为了享受生活,反而是被“人必须要勤劳”这个传统观念所加固的。绝大多数农村纽芬兰人是虔诚的基督徒,《圣经》对工作日和安息日做了区分,他们相信,谁要是在安息日这天劳动了,一周的另外6天就会变得没有力气。他们正是因为相信人必须勤奋工作,才格外遵守休息日不工作的规则。

文化还有第三个重要特征是符号化。符号是文化积淀和传递的抽象形式,可以是语言文字、图像,也可以是手势和表情。文化的表现形式具体而多样,其中人类学家特别重视研究文化的符号化过程。在群体内部,学习和传承共有的文化,大多是靠学习符号完成。人类学家发现,世界上没有任何放之四海皆准的通用符号。相同的事物,在不同文化里,有完全不同的含义、不同的作用。

比如,举个我们最熟悉的汉语符号。作者奥莫亨德罗在菲律宾做过很长时间的研究。他的华人助手每天用汉语和他打招呼,说的都是:“你吃了吗?”他学过中文,但不知道这其实是个问候符号,每次都按字面理解成“你吃了米饭没有”,就老实地回答说“我今天还没有吃呢”。好长时间里,他都没搞懂,为什么助手听了这个回答,表情总是有点儿尴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