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磨蹭的背後,可能是注意力缺失,家長可用這3步嘗試調動


導語

我們經常會在生活中看到孩子做事磨磨蹭蹭,沒有時間觀念,就連在節骨眼上都要拖延幾分鐘。於是乎,一邊是家長的暴跳如雷和氣急敗壞,一邊是孩子的委屈巴巴,明知故犯。

孩子做事磨蹭的背後,可能是注意力缺失,家長可用這3步嘗試調動

案例

小佳的父母就極為頭疼,孩子上學總是遲到,明明已經起早了半個小時,但對於小佳來說時間還是不夠。因為不論起多早,小佳的事情彷彿會隨著時間的起早而增多,總有這樣那樣的事情,彷彿鐵了心要遲到。

但當然小佳也不想因為專門遲到被家長和父母責罵,可他也不知道為什麼每次動作都很慢,自己覺得沒過多久卻眨眼又到出門的時間,所以他也非常著急。

各位家長髮現孩子有這種情況要非常注意,因為這背後蘊含著的可能是會危害孩子未來健康成長的拖延症。那麼什麼是拖延症呢?

孩子做事磨蹭的背後,可能是注意力缺失,家長可用這3步嘗試調動

一、什麼是拖延症

拖延症是自我調節能力十分糟糕,能想象到有害的結果,但卻仍然是無法把它調整過來,持續性的拖延,這會使人產生自責和自我否定等情緒。那孩子拖延症有什麼表現呢?

二、拖延症表現

1.缺乏時間觀念

“利用時間是一個極其高級的規律”,可拖延症會導致孩子連最基本的時間觀念都缺失。很多孩子總要等出門前才開始磨蹭,或者說愛按照自己的心意來,不按約定,這對孩子的未來危害是十分大的。

孩子做事磨蹭的背後,可能是注意力缺失,家長可用這3步嘗試調動

小球就是這樣一個小男孩,平時在家做事情也總是磨磨蹭蹭,學校裡的事情老師一般也不放心交給他來做。有一次學校組織春遊約定的時間是九點,他8:30開始磨蹭到9:30到達目的地,同學們已在草地上玩耍吃東西。

這時候他氣不打一出來,認為是同學們“拋”下了自己。所以開始發脾氣,還引發出了一場打架事件,最後他被吃了處分。最可悲的是他還不知道他錯在哪裡,他不知道沒有時間觀念的人是不招人待見的,且別人也沒有義務要去等他。

孩子做事磨蹭的背後,可能是注意力缺失,家長可用這3步嘗試調動

2.缺少目標感

“生活的意義永遠在於美好,和對目標的嚮往”,有明確的目標對一個孩子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被拖延症殘害的孩子,他會缺少目標感,他會一拖再拖自己的目標,活的迷茫。當最後要拿出真正的結果和實力來的時候,他還是懵裡懵懂,不知自己身處何方。

3.容易受到外界干擾

有拖延症的孩子一般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他的注意力無法集中,所以才會衍生出非常多的“事情”要做。所以注意力對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家長一定要嚴密關注,那麼我們該怎麼樣幫助孩子提高注意力免受“拖延症”的殘害呢?

孩子做事磨蹭的背後,可能是注意力缺失,家長可用這3步嘗試調動

三、家長應該怎麼做

1.每一個階段都讓孩子有個小目標和收穫清單

家長讓孩子給自己制定一個小目標,既能提高孩子的學習主動性,又能讓孩子為自己的一個目標去專心努力和打拼,這會使孩子注意力集中,對孩子未來發展也非常有益。

家長也可以讓孩子每一階段都列一個收穫清單,回想自己這一段時間做的一些事情,很好地對自己做一個總結。當然清單是精簡的,所以孩子需要較強的自我歸納自我總結,每一件事情都是取其精華和主旨,這會養成孩子在其他事情當中也能“一針見血”,能比較快速且認真的去完成任務。

孩子做事磨蹭的背後,可能是注意力缺失,家長可用這3步嘗試調動

2.家長的榜樣力量

要想孩子沒有拖延症,家長必須自己做好榜樣,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做事要認真仔細,一定要守時。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也要多次跟孩子強調時間觀念的重要性,以及做事不能拖沓,要形成精簡幹練的風格。

當然“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家長在做錯一些事的時候也應該要適當反思,為什麼自己會這樣做?比如家長自己也犯拖延症的時候,更應該去尋找背後的原因,這樣也能更好理解孩子為什麼這麼做,也就能更好地與孩子進行溝通。

孩子做事磨蹭的背後,可能是注意力缺失,家長可用這3步嘗試調動

3.幫助孩子建立做事的自信

孩子有拖延症的原因其實很大一部分也來自對父母的害怕,因為有些父母總是愛打擊孩子,所以孩子怕這件事情不能達到父母的要求,所以一拖再拖,想要給父母最好的展現。

父母一再的打擊只會讓孩子不敢有自己的想法,我們一定要幫助孩子建立做事的自信。在孩子想去嘗試一些新的東西的時候,我們需要做的不是擔心,而是鼓勵。

父母可以多誇獎誇獎孩子,比如“寶貝今天真棒呢,可以自己去洗碗了”,這些鼓勵的話也都是對孩子極大的信任,久而久之,孩子也會慢慢建立做事的自信。

孩子做事磨蹭的背後,可能是注意力缺失,家長可用這3步嘗試調動

四、總結

“理解,信任,包容一切,才能走得更遠”,父母和孩子也一樣。希望各位父母都知道,孩子終究是孩子,需要父母的帶領和引導。在看到孩子一些症狀的時候,我們更需要的是去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很多父母都是初為人父人母,所以還需要不斷的學習,在此我也祝福各位父母能夠與孩子共同成長。(配圖均源自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