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還能西遊嗎?

當年的大話西遊《月光寶盒》和《仙履奇緣》,應該說給大陸無數個文藝青年帶來了一次電影,真正的啟蒙。很多朋友都說,10年前看大話西遊看樂了,10年後再看大話西遊看哭了。因為隨著你年齡增長,一點點看懂了這部劇,紫霞仙子最後死的時候,很多人哭得很傷心,為什麼?

孫悟空至尊寶為了自己的使命放棄了自己的愛情,這本身是個悲劇英雄的故事!

大話還能西遊嗎?

當年大話西遊94年剛出來的時候,票房口碑一片差評,但是有一點誰也不能否認,當年的大話西遊,現在回過頭看,確實有各種各樣的客觀原因,沒有收穫一個好的收成,因為大話西遊一開始的產生和周星馳要轉型有關。我們知道大話西遊這部片子是周星馳成為喜劇大師的一個里程碑式作品。周星馳當時為什麼要轉型?


為什麼周星馳在94年想到要去演一個悲劇英雄?周星馳在1994年的時候到了人生髮展的一個瓶頸。我們都知道周星馳從無線培訓班畢業,做過少兒節目的主持人,又演了8年的電視劇,但是演了8年電視劇卻不溫不火,到1988年他演了一個電影叫《霹靂先鋒》,在裡面演了一個黑社會小弟,憑這個角色,他得了臺灣金馬獎的最佳配角。這時周星馳認為自己就應該到大屏幕上去展現自己,應該演電影

大話還能西遊嗎?

接著《賭聖》、《賭俠》、《整蠱專家》、《逃學威龍》等等,一系列經典的香港喜劇電影,一下子使周星馳大火,可是到了94年,周星馳認識到自己雖然火了,可是在一些正統的電影學術專家眼裡根本不是真正的喜劇藝術,當時香港的金像獎連提名的資格都沒有。所以周星馳當時心裡很鬱悶,就想著自己要通過不同的角色擺脫原來無厘頭喜劇。

在這種想法之下,他和劉鎮偉一拍即合,因為劉鎮偉當時拿到大話西遊的本子的時候,就想要把至尊寶拍成一個悲劇英雄。當時的合作方重要的一方是周星馳自己成立星彩公司,這也是周星馳為要轉型的一個準備,只有成立自己的公司,掌握拍片的話語權,甚至成為導演之一,這樣我才能控制角色、控制人物,才能把自己的訴求表達出來。

大話還能西遊嗎?

所以這是周星馳在電影界的一個野心之所在。當時拍片要到內地取景,那會兒為叫中港合資片,按照這個路子把大話西遊拍出來,可是拍出來之後,不光投資方不買賬,市場也不認。

大多數人進電影院看周星馳、看劉鎮偉、圖的就是個樂,無厘頭喜劇、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所以很多人覺得沒有達到自己期望值,因此當時票房口碑都非常慘。其實不僅僅是觀眾,當時就連業內人士也不買賬。比如當時這個片子,整個作曲配樂,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人,他的名字叫趙季平

趙季平是陝西人,作曲界的大腕。陳凱歌的《黃土地》,《霸王別姬》,張藝謀的《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電視劇《大宅門》、水滸傳《好漢歌》,音樂是他寫的。

大話還能西遊嗎?

整部片子除了盧冠廷寫的《一生所愛》,剩下的裡頭的音樂,尤其是民族器樂,基本都是趙季平寫的。可是大話西遊的片尾,連字幕都沒有。

為什麼沒有他署名呢?當時這部片子是中港合拍的,中國這邊代表的是西安電影製片廠,那時候大話西遊的投資達到4500萬人民幣,這已經是很大投資了。所以西安電影製片廠也謹慎從事,找一流的人才,所以裡邊演牛魔王,當時陝西話劇院的陸樹銘、陸樹銘是誰?老闆三國演關公。

大話還能西遊嗎?

那麼作曲這一塊西安電影製片廠不敢怠慢,找了頂級的大腕趙季平。趙繼平接過這個活,很不高興,都是什麼玩意?孫悟空不打妖怪談戀愛?唐僧磨磨叨叨的這麼煩人?這什麼本子?這是這不糟蹋經典嗎?心裡一萬個不願意,好在趙季平很敬業,既然接這活了,我得幹好,可有個條件,我好好幹,沒問題,我也認真寫。但是這個作品我覺得丟人,你最後電影拍完了,千萬別署名。

趙季平壓根沒看好這部電影,所以我們就只看到片尾曲盧冠廷的《一個一生所愛》有署名。其他業內人士也不看好他,說你這片子沒創意,抄襲!抄王家衛的,人家這麼說也不是沒道理,為什麼?

王家衛有非常多的東西體現出來,就包括臺詞、情景設計。比較經典的,“曾經有一份真摯愛情擺在我面前,我沒有去珍惜,如果非要給它加個期限,我情願是一萬年”,這經典臺詞是王家衛拍《重慶森林》裡邊的臺詞,“如果記憶是一個罐頭的話,我希望罐頭不會過期。如果一定要加一個日子的話,我希望它是一萬年”,“這一時刻,女主人公的劍離我的咽喉只有0.01公分,四分之一炷香之後,女主角無可救藥的愛上了我”

大話還能西遊嗎?

這個臺詞也是《重慶森林》裡邊臺詞。包括裡邊還有抄王家衛的《東邪西毒》。紫霞仙子體內住著一個青霞姐倆,所以他人格分裂。《東邪西毒》裡邊就有林青霞演慕容嫣,一會兒是慕容嫣一會兒是自己哥哥慕容燕,也是個人格分裂。包括周星馳跟朱茵兩個人在城牆上那段戲,其實就是東邪西毒最後結尾那段武打戲。

大話還能西遊嗎?

那麼抄襲王家衛是為什麼呢?劉鎮偉跟王家衛是好哥們,當年兩人合作一部電影,他倆都是編劇,這部電影名叫《猛鬼差館》,當時投資100萬港幣,後來票房是1000萬港幣,兩個人因為這個一下成名了,劇裡邊有兩個主人公,一個叫技安,一個叫金麥基,然後他跟王家衛約定了,咱倆將來在寫劇本,我筆名就叫技安,你筆名就叫金麥基。

結果後來劉鎮偉在寫劇本,筆名都叫技安,王家衛嫌金麥基的名,太土沒用。所以以前香港90年代電影編劇要寫技安兩字的,那都是劉鎮偉編劇,這部電影大話西遊,它是從哪上來的靈感?是王家衛拍《東邪西毒》,結果寫第一稿的時候不滿意,這稿子讓劉鎮偉拿到了,劉鎮偉根據這個改成了大話西遊。還有很多人都知道的故事,到內地拍東邪西毒的時候,王家衛覺得不滿意,他拍片子有名的慢就撂這兒了,回香港搞創作去了,結果林青霞、張曼玉、梁朝偉、梁家輝,這些大腕就直接給晾到那地方,投資方不幹的,擱這一天都是錢啊。

王家衛的好朋友劉鎮偉到這來救場,把這些大腕攏到一塊,拍了個喜劇片,這才有我們看到的《東成西就》,

沒想到反而成了喜劇惡搞的一個經典之作

大話還能西遊嗎?

劉鎮偉替王家衛救了場,要不投資方要撤資,還得罵王家衛,才會有現在的這樣的劉鎮偉借了很多王家衛的橋段來諷刺他,所以嚴格意義上說不能算抄襲。可是從這部片子之後,兩個人的導演生涯就出現了鮮明的分水嶺,王家衛越來越好,可是很多人指責劉鎮偉炒冷飯,糟蹋經典,為什麼?王家衛是每一步都拍出了新意,劉鎮偉是在這之後好像離了《大話西遊》,離了《東城西就》,他就不會拍片子了。

他後來多次的藉著經典重新二度創作,效果都不好,經常被影迷給罵慘了,所以劉鎮偉市場的口碑不好。現在一提劉鎮偉就是炒冷飯,吃自己過去的東西。實事求是說,大話西遊劉鎮偉確實下了很多心血,這是他跟周星馳兩個人合作的作品,尤其他在裡邊還出了鏡了。大話西遊裡菩提老祖,裡邊還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臺詞,“我菩提老祖為了降妖除魔,連三角褲都脫了”。

大話還能西遊嗎?

但是後來他自覺不自覺的,就把自己的東西反覆拿出來,像2005年,隔了大話西遊有11年之後,劉鎮偉又拍個片子,叫《情癲大聖》。謝霆鋒和蔡卓妍兩個人演的,唐僧和樹妖的故事。

大話還能西遊嗎?

拿出來之後很多人不買賬,很多人看完之後罵說接不住大話西遊純屬狗尾續貂。結果到2010年又過了5年之後,他又拍了一個《越光寶盒》

這裡邊孫儷鄭中基主演的。為了避免重蹈《情癲大聖》的覆轍,也得玩情懷,請了以前的人,朱茵演紫霞仙子,也是請了蔡少芬演鐵扇公主。

大話還能西遊嗎?

到2011年不玩大話西遊了,劉鎮偉又拍了一個《東城西就2011》,把當年東成西就拿過來又炒遍冷飯,結果看完了很多人啥也沒記住,就記住裡頭陳奕迅和莫文蔚兩個人唱外面的世界,都覺得這個挺好聽。

其實《大話西遊3》裡邊有一些地方設計各個方面還是挺精巧的,這個電影的完成度是挺高的。當然演員像韓庚、唐嫣,尤其是韓庚演的是真夠差的。

大話還能西遊嗎?

而吳京演磨磨叨叨的唐僧算中規中矩,也沒有超越當年羅家英,請回了當年演白晶晶的莫文蔚再回來打一把醬油。就這裡頭看來主角的作用是太大了,假如周星馳回來再演,可能大家的評論就會不一樣

你拼命想超越經典,就要設計很多情節,比原來情節線要多出一個分支,要不然你沒有新的賣點。

所以劉鎮偉片子可能毀也就毀在他拼命的發力,想把原來的經典超越。所以這其實就給我們一些想超越經典的人提供了一個反面教材。

經典為什麼難以超越?為什麼是經典?是因為它平衡得非常好,他在拍攝的技巧、情節、人物、設置、情懷各個方面達到了一個平衡點,如果要想超越經典是什麼概念?增一分則太長,減一分則太短,似朱則太赤,似粉則太白。在經典的基礎上,炒冷飯,還想超越他,肯定就得支出一塊,這一塊就打破了原來平衡,經典能成為經典,它已經平衡得很好了,再去弄出一塊去再重新平衡,肯定做不好。

劉鎮偉想在原來大話西遊的基礎上,藉助老情懷、老題材再有突破,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就告訴我們,想真正的成為一個領域之內的高手成為大師,不能在別人冷飯基礎上你翻來覆去地炒,因為已經是一個經典了,你任何一次改動都會破壞它的平衡和完美。所以要想成為某個領域的大師,你只能另闢蹊徑,自己創造經典,比如大獲成功的《哪吒》。

這是一種投機取巧的方式,通過這一點也能看出劉鎮偉為什麼這些年的電影導演生涯不太順利,恐怕和他這種思維受到市場化的影響有直接關係,這也間接的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

當年那部經典的不能再經典的大話西遊,周星馳真的是非常重要,而劉鎮偉似乎不那麼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