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禮:新冠肺炎疫情倒逼保險業轉型升級

新冠肺炎疫情令很多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近日公開表示,疫情將倒逼保險業轉型升級。其同時指出,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沒有改變,金融和保險業良好的發展勢頭和長期穩定發展的趨勢也沒有改變。

疫情暴發後,保險業積極應對

周延禮指出,中國保險業近年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參與農業農村建設、大健康產業發展、多層次養老和醫療保障體系建設,並不斷創新產品,提升保障水平,取得顯著成效。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中國保險業積極應對。周延禮說,保險業通過捐款捐物、免費提供保險保障、擴大保險責任、研發復工防疫保險、保障期限適當延長以及信貸支持等舉措,攜手各界共同抗疫。

2019年,中國保險業原保費收入4.2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2.17%;保險業淨資產總額2.48萬億元,較去年初增長23.08%。今年前2個月,中國人壽保費逆勢同比增長20.51%,即便是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2月,也實現了同比9.9%的增長。周延禮認為,預計今年中國保險業保費收入和行業總資產規模將繼續保持增長,行業會取得穩定、健康的發展。

疫情促使保險業積極發展互聯網保險

“疫情促使保險業積極發展互聯網保險。”周延禮分析,互聯網保險產品銷售的高增長主要源於用戶保險意識顯著提升,以及用戶戶外活動受限導致更青睞線上產品。

在周延禮看來,在傳統線下渠道受阻的情況下,互聯網渠道“迎來彎道超車機會”。目前,一些短期險和互聯網的融合已形成較好的運營模式,相信隨著金融業務逐步線上化,提供信息技術支持的金融科技、保險科技也將迎來新發展。

在行業轉型升級方面,他認為,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和保險科技,持續促進保險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

首先,應採用新技術為核心業務系統“插上翅膀”。保險業可廣泛採用區塊鏈的分佈式技術、分庫分表和微服務技術,來滿足線上業務承載需求,儘可能提高產品快速上線的能力,以快速的產品上線和迭代優化速度迅速搶佔市場。

其次,應廣泛應用大數據和雲計算技術,搭建統一集中的數據中臺。很多中小型公司數據集中度較弱,導致很多數據沒有辦法使用,在經營分析中也不能夠實時看到各項經營數據,對保險的企業經營和風險管控非常不利。依託大數據優勢和雲計算技術以及雲生態提供的基礎設施能力建設保險業數據中臺,打通公司內部各個系統之間的數據壁壘,實現數據的統一性,完成面向C端客戶的服務。

第三,應加速推進保險服務線上化。要高度重視C端營銷和服務能力建設,保險業面對疫情,要加速線上化建設能力,重點打造“零接觸”的保險科技業態,這也符合未來保險業的發展趨勢。行業要廣泛打造高效優質的C端獲客、互聯網運營、客戶服務以及線上風險控制能力、銷售過程雙錄、線上承保和線上理賠一體化的閉環,構建新一代的面向C端客戶的“端到端”業務系統和智慧保險。

第四,廣泛採用大數據技術,建設主動式風險控制能力。廣泛採用大數據技術和人工智能、機器學習能力,結合自主研發的保險業風險控制模型,為企業風險管理提供技術支持,為保險業承保和理賠提供風險控制能力。依靠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以及保險公司自主可控的風險評價模型,提供主動的風險管控能力,提升保險企業經營水平和業務控制能力。

疫情防控倒逼保險行業服務加快轉型升級

“老業務員不開新單還能賺點續期保費的佣金,新業務員沒有以前的積累,業績受影響就很大。疫情將對一些上市保險公司一季度基本面造成一定負面影響,但我認為,在疫情結束之後,保險公司業務推進力度將有望提升,這會帶來疫情後基本面的超預期。”談及疫情給保險從業者帶來的實際影響,周延禮這樣說。

周延禮認為,疫情防控倒逼保險行業服務加快轉型升級。目前線下銷售受阻,新單營銷暫時承壓,保險公司業績和增員計劃也被打亂,但可以倒逼險企加大科技轉型力度,加快保險科技應用,長期看有利於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在他看來,公眾憂患意識增強,對健康險的需求增大,投保的意向更強,長期看也有利於健康險和責任險快速發展。在疫情考驗下,保險公司愈加體會到保險服務的不足、保險業轉型升級的必要,以及保險科技的重要性。

此外,在疫情影響下,險資投資情況非常重要。周延禮指出,保險公司的資金需要去投資,而疫情短期內使經濟承壓,也對保險投資產生了不小的影響。未來險資運用將面臨三方面壓力:一是國債利率可能將會在低位持續震盪,利率下行將對保險投資實現全年利潤目標帶來挑戰;二是固定收益配置難度加大,受疫情影響,企業債券可能推遲發行,基礎設施等各種基建項目預計將延後開工,非標業務的盡職調查等也將受到影響,預計會放緩資產配置進度;三是A股市場持續波動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保險投資收益。

本文源自中國財富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