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方法论(下)

我从事图书出版与发行已经二十多年了,每天都要和书打交道,每天都在接触作者和读书人,耳濡目染,我对读书的理解也不断深化。应该读哪些书?书应该怎么读?学如何致用?这些都是大家经常关心的话题。

今天,我把自己读书的一些体会,权做抛砖引玉,与大家分享。这里,我把重点放在读书宏观层面的思考,也就是谈谈读书方法论的问题。


读书要有日日不断之功

曾国藩在家书中叮嘱弟弟们读书时说过:“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读书要有恒,只要有恒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美国西部大开发的时候,有人说,从东海岸到西海岸有两种走法。第一种走法是:天气好就多走一点,刮风下雨就找个地方躲起来不走。第二种走法是:不管风和日丽还是刮风下雨,每天都走20英里。第一种走法,可能永远到不了,走一半就放弃了;第二种走法却是能最快到达彼岸的。

这就是写《基业长青》和《从优秀到卓越》两本书的作者吉姆•柯林斯著名的“20英里法则”。所以读书一定要讲究日日不断之功。

我的读书方法论(下)

有人说,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怎么能坚持天天读书呢?这里我分享近些年来自己坚持每日晨读的体会,相信对大家会有启发的。按道理,作为企业高管,我每天的工作与业务应酬是很多的,但从2014年开始启动晨读计划,到目前已经达两千多天,几乎没有中断过。有道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们来看看这两千多天我都收获了什么:

1.精读《论语》《大学》《中庸》《老子》《庄子》《孙子兵法》《易经》《曾国藩家书》《传习录》等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图书十几部。目前正在读《资治通鉴》,已经进行了四百多天,读到了东汉末期。

2.写下读书笔记300多万字。

3.思想精进,“苟日新,日日新”。我的读书笔记,从一开始的简单注释,到现在的旁征博引,直抒己见,思想境界的提升与当初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我的晨读习惯已经不能用“坚持”两个字来评价,遇到困难才叫“坚持”,而我已经把晨读当做一种“快乐运动”,若一天不写读书笔记,反而像丢了魂似的。我有几点感受:一是,每个人每天浪费的时间很多,挤出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读书很容易做到,主要是习惯的养成;二是,习惯在于培养,成年人初步形成习惯一般是21天左右,坚持3个月以后,基本就能成为生活节奏的有机构成;三是,心智升华带来的乐趣本身是最有品位的享受。

我的读书方法论(下)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读书的目的,无外乎提升自己的素养和增长才干。古语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更是进一步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强调思想与实践的统一。

王阳明说“知”是“行”的开端,“行”是“知”的完成,二者互为始末。因此谈“知”,就必然有“行”在其中了;说“行”,也就自然有“知”在里面了。

比如说要孝敬父母,这道理谁都懂,有的人在母亲节发朋友圈说了很多感恩的漂亮话,但就是不回家看望父母。是他真没有时间吗?其实是私欲隔断了知和行,他自私,他懒惰,不愿意为父母付出。从根本上说,为什么要孝敬父母这道理他并没有真懂。“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讲的也是“知”与“行”的关系。我们学习地理,从课本上了解了什么是“戈壁滩”,然而,那些概念不一定在脑海中呈现画面,所谓的“知”,还是很肤浅的。今年我第一次穿越戈壁,经过几百公里的无人区和不毛之地的砾石荒漠,这才切身感受到什么是“荒凉”,什么是“寸草不生”,也能体会到《资治通鉴》里所描述的古匈奴人生存的艰难,也搞懂了匈奴人为什么要掠夺中原。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不读书,就不能把眼前的现象同地理与历史文化相联结并且构成理性的线条。

我的读书方法论(下)

我曾做过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几年前,我开始了一个“走遍沈阳”的文化健身运动,抽时间徒步走访了沈阳每一个有历史故事的地方,提前查询历史资料,收集老照片,对这些地方进行新旧变迁对比。到目前为止,我已经走过了沈阳一百多个地方。走着走着,我忽然发现,作为沈阳人,我们“知道”沈阳吗?真的不知道!现在,我可以自封为半个“沈阳通”了,如果沈阳城市建设规划者来咨询的话,我也可以很有见地地指点一番了。这归功于我的“读”,归功于我的“行”,两者缺一不可。

如何做到“知行合一”?那就是“行动学习法”。日本稻盛和夫在《活法》一书里喜欢讲“工作即修行”,其实这个理念全是从王阳明这儿来的。王阳明的“知行合一”里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就叫“事上练”。事上练,就是在事上磨练。事上练的背后有一个关键的地方,也是王阳明心学的总纲与核心,堪称总纲中的总纲、精华中的精华,那就是三个字——“致良知”。王阳明解释说:“事物之来,但尽吾心之良知以应之。”这就是“致良知”之说。

静处体悟,事上磨练 ——王阳明

王阳明坚信人人心中皆有良知,人人皆是圣人。教育个体的时候,“致良知”是指每个人发现这个良知;面对社会群体的时候,“致良知”有另外一种意思,就是良知致人。用良知去关照你所有的百姓、子民。这又是另外一种“致良知”。

王阳明“知行合一”、力行实践的精神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科学务实的思维方法和精神动力。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虽然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道德修养论与道德实践论,但从儒家“修己以安百姓”和“内圣外王”的思维逻辑与思想传统而言,其道德修养必定要落实到政治实践和社会治理上,所以又是一种政治学说。王阳明所讲的“知行”关系,从现代扩展的意义而言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所谓“知行合一”,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我的读书方法论(下)

读书要“代入自己”

一说起读书,人们最先想到的都是学习知识,学校教室里面挂得比较多的也是“知识就是力量”。现在我们知道知识就是生产力,而且我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缺乏知识,不停地要吸取新的知识。但是往往我们都忽略了自己最缺乏的——那就是修养。

宋代的张载说,读书的大义在于改变自己的气质。张载说的最有名的一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张载说出来的这么宏大气势的话。他说用读书改变你的气质才是你最大的益处。曾国藩在给他弟弟的信里面说,唯有读书能改变气质。你的修养到了以后,你的诚意到了以后,叫什么呢?曾国藩说这叫:面有德容。面有德容,气质自然散发出来,就能够感化人,就能够带动人,就能够影响人,所以叫“大而化之”。

所以在读书的时候,不是光为了知识而读书,而且要为了修养而读书,关照自己,提升自己。这就是在四书《大学》里面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的读书方法论(下)

我们发现人们对《大学》中这个“八目”的印象很有意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家都记得,因为这是效果;“格物致知”,大家也记得,因为这是方法。唯独“诚意、正心”,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中间还有这两条。而没有“诚意、正心”,前两条,后六条,全是白搭。

当我们要改变自己,首先要改变的是认识,是理念,是自己的心,而不是方法。欲修其身,先正其心。心不正,啥都修不来。如果你心里没装着父母,倒要去找人学习怎么孝敬父母,岂不荒谬?如果你心里装着父母,你自然自己就会,对父母的言语行为,无不恰当。难道我们去参加学习班,学习孝敬父母的方法吗?这一切都只在你自己的心里,你自己的心正不正,意诚不诚:如果你正心诚意,一切自然生发;如果心不正,意不诚,你学个什么?你什么都学不到。

我的读书方法论(下)

为什么说,读书关照自己、提升自己很重要?

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一以贯之的是什么道呢?就是忠恕之道。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想得到的,那别人也想得到,我就先让别人得到。恕道,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想遭遇的,我不要施之于别人。你能做到在处理每一件事,对待每一个人的时候,都遵循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就是100%的圣人。这就叫言行一致,知行合一。

你自己做到了,然后才能去教化别人。这就是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率先垂范。我们常说的“上行下效”和“上梁不正下梁歪”,就是这个道理。你在单位做领导也好,在公司当老板也好,做小组长也好,你要求别人要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你在家里做父母也一样,要求孩子要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但是我们很多人恰恰相反,给孩子的要求,都是去完成自己小时候没完成的任务,或者把自己没能实现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这把孩子也压垮了。所以你要管孩子,主要更要管自己。这就是忠恕之道。

通过读书,提升素质,这实际上也是知行合一、致良知的修炼过程。我们能时刻存养自己的良知,放大它,扩充它,这就是修养的方法。

文字 | 王大珊

摄影 | 东方生命研究院

图片 | 网络



(点击上方蓝字查看链接)

我的读书方法论(下)

关联阅读

更多精选文章、潘麟先生著作有声书、公益视频和课程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东方生命研究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